 |
氢能技术下一步棋 (2025.05.07) 随着国际对氢能的关注升高,全球已进入加速能源布局阶段,台湾若能善用自身优势,串联产学研能量,积极叁与国际合作,那麽氢能技术的下一步棋,不仅是能源的革新,更是产业转型的重要契机 |
 |
金属中心携手产业打造台湾氢能产业链 推动工业应用落地 (2025.05.02) 全球迈向净零碳排的浪潮,氢能技术已成为各国争相投入的新能源重点。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积极投入氢能高压输储与工业燃烧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以期建立自主氢能产业链,强化国内产业竞争力 |
 |
德国??注氢能技术发展 1.54亿欧元助氢能创新中心 (2025.03.09) 德国联邦数位与运输部(BMDV)持续加码氢能技术,大力支持去中心化氢能创新与技术中心(ITZ-H2)的发展,颁发总计1.54亿欧元的资助通知。其中,开姆尼茨地区获得约8400万欧元的联邦资助,萨克森州亦提供约1400万欧元的共同资助 |
 |
台法携手共建氢能产业链 金属中心与Cetim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5.03.05) 为加速推动台湾氢能应用产业链建构,金属中心於近日叁与法国巴黎全球最大复合材料展JEC World,并与法国机械工业技术中心(Cetim)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MOU)。欧洲知名的工业研究机构Cetim为欧洲氢能产业的重要叁与者,Cetim 投资2,500万欧元推动HyMEET专案,专注於氢能生产、储存、运输与应用技术的开发,并设立氢能设备检测中心 |
 |
工业自动化助攻创新能源 加速氢能应用落地 (2025.02.11) 基於现今新能源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氢丰能源今(11)日也宣布旗下氢能创新技术,已获得罗升企业投资,将结合後者在工业自动化跟能源领域上的深厚经验,形成强大的互补优势,扩大在氢能领域布局,并降低企业能源转型的成本和风险,加速氢能的商业化应用 |
 |
多功机器人协作再进化 (2025.02.11) 横跨2024年初从NVIDIA执行长黄仁勋频繁登台、年底由台积电董座魏哲家发言,以及2025年CES首度发表Cosmos模型以来,这波人形机器人热潮方兴未艾。台湾除了追逐供应链商机,也不能忽略多功应用与工业5.0「以人为本」的关联性 |
 |
以模拟工具提高氢生产燃料电池使用率 (2024.11.25) 本文着重於探讨透过模拟工具如何为能源产业强化在整个价值链中的生产能力,以及因应使用率挑战。 |
 |
金属中心串联国际推动氢能输储管线模组化技术 (2024.11.11) 随着全球各国际在能源转型时相继投入氢能应用与技术发展,面临氢气输储的挑战,显现氢能输储管线模组化趋向重要。金属中心自2023年聚焦发展氢能燃烧工业应用与高压输储技术,今年更进一步串联相关业者合作发展氢输储管线模组化技术,也透过跨国合作加速氢能产业链形成 |
 |
金属中心与加拿大Powertech Labs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4.08.26) 面对2050净零挑战,为推动台湾氢能产业发展,建立完整的氢能产业工业应用安全与检测分析技术能量,金属中心与加拿大第一氢能输储产品研发制造与测试商Powertech Labs Inc |
 |
工研院投入氢气计量监测技术 打造氢能安全创新平台 (2024.03.25) 如今氢能发展虽然已是各国显学,但在处理和运输上如何确保安全也很重要。工研院今(25)日发表投入研发的「氢气计量与泄漏监测技术」,则利用最新的氢致变色薄膜,结合人工智慧(AI)影像辨识及精准数据分析,强调即使微量的氢气飘过都能补捉得到,进而打造用氢安全防护网 |
 |
经济部携手奇美开发固碳PC技术 净零城市展14项创新科技 (2024.03.20)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前瞻净零馆近日於2050净零城市展中开幕,集结工研院、金属中心、纺织所、鞋技中心研发能量,聚焦碳捕捉、纺织循环、电动车3大主题创新科技,其中「二氧化碳捕获及再利用技术」已联结PC塑料生产大厂奇美实业,共同打造新一代固碳PC生产技术,预期商业化後每年可减碳17.85万吨,带动净零转型新商机 |
 |
金属中心、元翎精密、日本HyTReC结盟开发储氢元件 投入抢氢商机 (2024.02.23) 在净零排碳的全球趋势之下,氢能相关应用发展受到重视,台日携手投入抢氢商机,金属中心、元翎精密与日本氢气能源产品研究试验中心(HyTReC)技术合作,近日举行「台日氢能应用开发合作签约仪式」 |
 |
金属中心串联氢能供应链 共同推动应用示范场域成立 (2023.11.27) 因应净零减碳、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趋势,「低碳转型」已成为各国产业积极达成的指标,金属中心为协助氢能产业提升整体成效,於传统产业创新加值园区举办「氢能高压储输与工业燃烧技术研讨会」 |
 |
产用氢能追求慎始善终 (2023.11.22) 为了加速迎接在2050年净零碳排的终极目标,「氢」已俨然成终极洁净能源之一。既可直接导入终端,协助工业、运输载具脱碳;同时推进发电及碳捕捉技术发展,於起始端产出灰、绿、蓝氢,并通过液/固态等载体储存输送,以逐步完整实现氢经济 |
 |
金属中心与台湾中油签署合作备忘录 推动氢能工业应用安全 (2023.11.22) 为推动台湾氢能产业发展,工业应用安全维护是其中的重要议题,金属中心与台湾中油於今(22)日在高雄展览馆TASS2023亚洲永续供应+循环经济会展开幕式活动举办的「氢能高压输储安全检测技术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活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氢能输储安全检测技术发展,为台湾氢能工业应用安全发展奠基 |
 |
台湾氢谷动起来 (2023.11.21) 2050净零趋势造就另一种「淘金潮(Gold Rush)」,有别於19世纪的加州淘金热或20世纪初的黑金(石油)热,21世纪全球淘金热的主角是「绿金」绿色能源。 |
 |
天时地利兼具 台湾发展氢能源正是时候 (2023.11.21) 本次的【东西讲座】特别邀请中央大学机械系??教授陈震宇博士担任讲者,他同时也是台湾氢能与燃料电池学会的理事,深入解析剖析「为什麽我们需要发展氢能源?」 |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氢』」浅谈梦幻燃料如何成真? (2023.11.17) 迎接国际净零碳排的浪潮之下,为了遮掩太阳能、风力等再生能源的不稳定天性,「氢」能已俨然成为最後一面遮羞布。截至2023年9月,全球已有42国及地区发布国家等级氢能策略,并陆续发表相关法规与不同洁净程度的认定标准 |
 |
联华林德在台取得ISO国际氢能认证 支援氢能移动与能源发电 (2023.10.18) 台湾工业气体厂商联华林德,於「台湾国际智慧能源周」,以「氢能驱动.低碳经济」主轴,展现在氢能运输、混氢发电、工业应用等布局,提出包含符合氢燃料产品与加氢站建置能力的ISO国际最高标准 |
 |
博世开始量产燃料电池模组 估2030年氢能将贡献营收达50亿欧元 (2023.07.15) 当氢能经济已被扩充导入交通移动领域发展以来,博世集团(Bosch)身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和服务供应商,兼备汽车产业长才与完整氢能价值链营运能力,无疑更不可或缺。旗下位於斯图加特费尔巴哈(Feuerbach)的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