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的重大挑戰,文化大學近日與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合作,共同推動「長期照護創新行動計畫」,致力培育符合長照3.0趨勢的健康AI專業人才。該計畫結合學術與實務資源,打造融合人文素養與科技應用的長照教育新模式,藉由AI與智慧輔具導入,發展個人化、預防導向的照護模式,提升服務品質。
 |
文化大學以人文與科技並進來打造新世代照護人才,並積極導入AI科技與智慧輔具,發展創新的照護模式。圖二為文化大學將運動健身數據雲端化,導入AI,培育長照3.0健康AI專業人才。 |
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表示,長照不應只侷限於醫療領域,而是全社會需共同面對的公共議題。他以一場跨界協作的社會實驗來形容與學會的合作,此次合作計畫強調跨院系整合與社會實踐,期望學生不只是學習照護技術,更能學會關懷、理解與創新,透過合作平台,期盼學生實質走入社會、回應時代需求。
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理事長謝文淮醫師指出,長照是一項跨專業、跨系統的合作工程,文化大學的參與將有助推動社區、醫療與教育資源整合,擴大長照視野與實踐層次。
在專業知識與實務操作方面,文化大學規劃跨域師資合作,學生在學期間即可接觸智慧照護、AI健康管理等實務應用,包含身體活動監測、營養諮詢等,提前與未來職場接軌,培養兼具人文關懷與科技實力的長照新世代人才。
文化大學體育不分系教授戴旭志指出,學校將結合體育運動健康資源相關資源與設備,強化學生在健康促進應用與預防照護領域的能力,並打造以「全人健康(Wellness)」為核心,致力於整合運動、健康與創新產業的多元學習環境,培育「長照3.0健康AI專業人才」,銜接產業需求。此外,文化大學也將引進藝術、音樂、戲劇等人文療癒手法,延緩與預防失能,建構兼顧身心靈的創新照護模式,藉以補足目前長照體系中「前端健康促進與預防」的非醫療面向。
衛福部近年推動住宿型機構照護品質獎勵計畫,鼓勵導入資訊系統與智慧照護科技,文化大學將配合政策,規劃於長者健康促進站引進AI科技,提供個人化健康管理服務,涵蓋身體活動與營養諮詢等多元面向。
未來,雙方將持續推動長照相關課程設計、實習場域建立、專業認證制度與政策研究,串聯藝術與健康促進成果,打造「大學在地化、照護創新化」為核心的永續合作平台,落實產學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