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锁新一代3D NAND快闪记忆体的垂直间距微缩 (2025.07.15) 3D NAND快闪记忆体的产品目前配有超过300层堆叠氧化层和字元线层,以满足位元储存能力方面的需求。imec正在开发两项可在不牺牲记忆体运作和可靠度的情况下实现垂直间距微缩的关键技术:气隙整合与电荷捕捉层分离 |
 |
加州理工学院团队发现能於常温展现超导特性的二维材料 (2025.07.14) 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物理学家团队宣布发现一种能在常温下展现超导特性的二维材料,打破传统超导需要极低温的限制。此突破性成果发表於《Nature Physics》期刊,可能为电力传输、磁浮技术与量子计算带来革命性变革 |
 |
宏发电声携Vicor打造新一代主动悬架电源系统 (2025.07.01) 高密度电源模组与 48V 供电网路赋能中阶车型解锁豪华车功能
随着汽车电气化浪潮加速,专注於电源管理与配电的宏发电声与Vicor 携手打造创新主动悬架电源系统,将过往专属於豪华车型的悬吊科技,成功拓展至中阶车款,为汽车产业树立崭新标竿 |
 |
提升视觉感测器功能:3D图像拼接演算法协助扩大视野 (2025.06.06) 本文讨论的3D图像拼接演算法专为支援主机处理器而设计,无需云端运算。该演算法将来自多个ToF摄影机的红外线和深度资料即时无缝结合,产生连续的高品质3D图像,该图像具有超越独立单元的扩大视场 |
 |
国科会打造台湾首个卫星系 福卫8号提高关键元件自主能力 (2025.05.15) 基於太空领域是全球急速蓬勃的新兴产业,包含气象、光学遥测、合成孔径雷达和通讯等卫星,都攸关国家安全及人民福祉。台湾则盼利用高科技研发及制程的优势,经由政府推出太空产业深耕计画,更透过与民间产业携手合作的研制过程,促使产官学研的脚步可以更快、更整齐,让台湾的太空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长远 |
 |
Micro LED高成本难题未解 Aledia奈米线技术能否开创新局!? (2025.05.14) 高成本显然是绊住Micro LED脚步的一颗大石头,尽管被称为终极显示技术,但Micro LED的发展进程却是不甚令人满意,不仅市面上可见的产品与导入的设计寥寥可数,甚至原本看好的穿戴市场也未能顺利展开 |
 |
光程研创和采??合作推出新世代矽基Metalens超颖透镜 (2025.05.06) 光程研创(Artilux)与采??科技共同发表最新超颖透镜(Metalens)技术。此次发表的超颖透镜新技术采用全平面、超薄化的光学元件设计,不仅能精确控制光波,更可直接於12寸矽基板上制造超高精度奈米结构 |
 |
创新3D缓冲记忆体 助力AI与机器学习 (2025.05.06) imec的研究显示,包含氧化????锌(IGZO)传导通道的3D整合式电荷耦合元件(CCD)记忆体是绝隹的潜力元件。 |
 |
SEMI矽光子联盟启动3大SIGs 抢攻2030年78亿美元市场 (2025.04.13) 由於人工智慧(AI)等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矽光子技术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动能。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旗下矽光子产业联盟(SEMI SiPhIA)近日也举办「矽光子前瞻论坛:SEMI矽光子产业联盟SIGs启动与技术交流」 |
 |
TIMTOS展工具机能量 协助终端产业创新 (2025.04.11) 由外贸协会与机械公会共同主办的「台北国际工具机展(TIMTOS 2025)」集结逾千家厂商使用6,100个摊位,於日前画下完美句点。 |
 |
贸泽电子即日起供货Molex的航太与国防解决方案 (2025.04.01) 提供种类最齐全的半导体与电子元件™、专注於新产品导入的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供货Molex最尖端的射频与EMI元件。这些元件的设计能改善任务关键型航太与国防应用的讯号完整性和电磁相容性 |
 |
【TIMTOS 2025】大昌华嘉引进Maegerle铣磨加工机 聚焦航太与能源应用需求 (2025.03.05) 台湾大昌华嘉在今年TIMTOS期间,主推瑞士Magerle铣磨加工中心机MFP 50,采用五轴或六轴系统,并在紧凑结构设计中结合了高灵活性,适用於加工各种高标准工件的应用需求 |
 |
科林研发新型导体蚀刻机台具备新颖电浆处理技术 (2025.02.25) Lam Research科林研发推出先进的导体蚀刻机台 Akara ━ 突破创新电浆蚀刻领域的效能。Akara 具备新颖的电浆处理技术,可实现 3D 晶片制造所需的卓越蚀刻精度和效能,助力晶片制造商克服面临的关键微缩挑战 |
 |
突破散热瓶颈 3D适应性热管技术问世 (2025.02.24) 「自然(Nature)」网站发表了一项新的散热技术,研究者开发出3D适应性热管(AHP),利用相变原理,结合客制化设计与3D列印技术,打造能适应任意形状的散热系统。
由於电子设备持续朝小型化发展,晶片电路制程日益精细,设备设计也更加紧凑 |
 |
??侠与SanDisk携手突破3D快闪记忆体技术 NAND速度达4.8Gb/s (2025.02.20) Kioxia Corporation(??侠)与SanDisk近日共同宣布,在3D快闪记忆体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出业界领先的技术,不仅实现了4.8Gb/s的NAND介面速度,更在功耗和密度方面表现卓越 |
 |
重新认识光场显示技术 (2025.01.10) 智慧眼镜的风云再起!几家科技大厂的频频动作,意味着这个曾经备受批评的穿戴式显示产品,即将重回镁光灯的焦点。
而曾一度被认为发展受限的光场显示技术,也开始随着智慧眼镜的新浪潮再度受到关注,甚至被认为是成为建构真正沉浸式体验的关键 |
 |
工研院欢厌电光50周年 百位半导体及光电业者齐聚 (2024.12.27) 适逢2024年工研院推动半导体技术迈入半世纪!由电光所日前举办的「电光50纪念餐会」,汇聚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和超过百位产业界重量级人士共襄盛举。包括史钦泰、徐爵民、陈良基等10位历任所长也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见证台湾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的奋斗故事 |
 |
imec推出无铅量子点短波红外线感测器 为自驾和医疗带来全新气象 (2024.12.17) 於本周举行的2024年IEEE国际电子会议(IEDM)上,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携手其比利时Q-COMIRSE研究计画的合作夥伴,展示第一款包含砷化??(InAs)量子点光电二极体的短波红外线影像(SWIR)感测器原型 |
 |
积层制造加速产业创新 (2024.11.25) 即使现今积层制造技术已从最初的塑胶桌上型制造系统逐渐普及,推动了新创团队概念实现商品化,但至今尚未真正实现大规模落实与普及。反而可??先由传产制程的模具、关键元件开始,推动制造业逐步转型 |
 |
掌握石墨回收与替代 化解电池断链危机 (2024.11.25) 发展石墨回收和替代技术,成为确保电池产业永续发展的关键策略。本文将深入探讨石墨回收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具有潜力的替代材料,并分析其对电池性能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