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G Innotek銅柱封裝技術突破 高效熱管理與超薄設計時代來臨 (2025.07.09) 著智慧手機、穿戴裝置及 IoT 製品追求更輕、更薄與更高效的新潮流,韓國 LG Innotek 推出一項前瞻性封裝創新:以 「銅柱」(Copper Post) 替代傳統焊球(solder ball),專為高頻 RF?SiP 與 FC?CSP 封裝設計,開啟半導體元件設計新方向 |
 |
鈺創科技六月營收月增6.55% 上半年營收達13.72億元 (2025.07.09) 鈺創科技今日公佈2025年6月份合併營收報告。數據顯示,6月份合併營收達新臺幣2億5仟1佰萬元,較5月成長6.55%。
綜觀2025年上半年的表現,鈺創自1月至6月的累計合併營業收入已達到新臺幣13億7仟2佰萬元 |
 |
中華精測以車用與AI晶片測試需求雙引擎推升動能 (2025.07.03) 隨著AI與車用電子驅動全球半導體測試市場動能持續升溫,中華精測宣布2025年6月合併營收創下今年以來新高紀錄,單月合併營收達4.09億元,展現市場對高階晶片測試需求的強勁回溫力道 |
 |
國科會核准逾265億元投資 聚焦半導體、光電及生醫 (2025.07.02) 國科會科學園區審議會於今(2)日召開第25次會議,共核准11件投資案,總金額達新臺幣265.83億元,另有13件增資案,合計增資54.2億元。本次核准的投資案涵蓋積體電路、精密機械、光電及生物技術等多元產業,展現臺灣在高科技領域的持續發展動能 |
 |
Microchip 推出具備業界最佳PWM 解析度和 ADC 速度的數位訊號控制器 (2025.06.19) 隨著資安與功能安全需求日益提升,加上即時嵌入式應用日趨複雜,設計人員正尋求更具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以實現更高精度、更佳可靠性,並符合產業標準。為因應這些挑戰,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宣布dsPIC33A 產品線將新增 dsPIC33AK512MPS512 與 dsPIC33AK512MC510數位訊號控制器(DSC)系列 |
 |
Microchip:整合AI/ML技術 PIC32A系列MCU鎖定邊緣智慧應用 (2025.06.18) Microchip近期發佈全新PIC32A系列微控制器(MCU),以在回應市場對高效能、運算密集型應用的需求。 |
 |
工研院探討2025全球科技業競局 聚焦半導體、零組件與量子科技 (2025.06.16) 面對全球科技快速變革與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時刻,工研院日前舉辦「2025全球科技產業競局之趨勢與挑戰系列研討會」,共吸引近500位學研專家與業者參與,聚焦半導體策略定位、電子零組件商機與量子科技供應鏈布局3大主題 |
 |
領先業界!宜特推出PCIe 6.0測試治具 支援OCP NIC 3.0非標準接口 (2025.06.11) 面對高速運算應用不斷推升的驗證挑戰,宜特今宣布(6/10),領先業界,推出 OCP NIC 3.0 PCIe Gen6 測試治具,並同步提供完整測試解決方案,協助客戶搶佔新世代資料傳輸市場先機 |
 |
ST推Stellar xMemory記憶體架構 為車用微控制器注入靈活與效率 (2025.06.10) 隨著車用產業正經歷電氣化、數位化與軟體定義車輛(SDV)三大趨勢的劇烈變革,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 ST)積極布局嶄新車用微控制器應用,推出全新 Stellar xMemory 系列,強化對車輛整合與控制功能的支援,為車用電子控制單元(ECU)注入創新動能 |
 |
ST打造Stellar xMemory記憶體架構 為車用微控制器注入靈活性與高效率 (2025.06.10) 在汽車電子技術日益高度整合與演進的當下,意法半導體推出全新 Stellar xMemory 架構,為車用微控制器提供更具彈性與效率的嵌入式記憶體解決方案。 |
 |
TPCA:AI伺服器、智駕及衛星 推升2025年HDI成長高峰 (2025.06.08) 迎接人工智慧(AI)技術應用重心逐漸由雲端運算逐步延伸至邊緣運算,AI手機與PC的溫和成長;加上AI伺服器與低軌衛星通訊需求的爆發,受惠產品設計與成本效益,都為高密度連結板(HDI)擴大了新應用市場帶來強勁成長動能 |
 |
R&S攜手聯發科技推進5G車聯網 低軌衛星與6G新技術概念驗證發展 (2025.05.28) 隨著智慧車輛與無線通訊技術的快速演進,聯發科技(MediaTek)與羅德史瓦茲(Rohde & Schwarz / R&S)展開多項技術合作,透過精密的測試儀器平台加速新世代車用與通訊應用的驗證流程,涵蓋5G NG eCall、3Tx場景、非地面網路(NR NTN)及6G裝置協作多天線(Device Collaborative MIMO, Co-MIMO)新技術概念驗證 |
 |
實現無冷媒冰箱 三星與APL實驗室攜手發表新固態致冷技術 (2025.05.28) 三星電子日前與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Johns Hopkins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APL)共同發表一篇論文,闡述下一代帕爾帖(Peltier)致冷技術,無需使用冷媒,有望作為下一代低環境衝擊的冷媒替代方案 |
 |
車輛中心展現AI關鍵技術 聚焦Level 3自駕電巴與檢測服務 (2025.05.28) 迎接AI技術快速發展,吸引眾多資通訊業者商跨足車用電子領域,推動智慧車輛成為產業創新的核心焦點。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今(27)日也展示多項全台首次曝光的自主研發與跨域整合成果,包含Level 3自駕電巴,智慧座艙監控、AI伺服器振動噪音分析、電子後視鏡等多項符合國際法規的檢測技術與能量 |
 |
從等結果到即時掌握!宜特全球智慧可靠度驗證中心助AI產品搶得先機 (2025.05.09) 宜特今(5/9)宣布本月正式啟用「全球智慧可靠度驗證中心(Global Smart Reliability Center)」,因應AI與電動車等高科技產品前期驗證需求,透過「智慧監控獨立通道」、「即時反應」與「全球連線」三大功能,幫助客戶在可靠度測試過程中即時掌握進度並提早發現異常,告別以往可靠度驗證動輒數個月起跳的漫長等待 |
 |
資策會MIC: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值上看5.45兆 (2025.05.0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日於《AI無界AI Boundless》研討會中發布最新半導體產業趨勢預測,看好在高效能運算(HPC)、人工智慧(AI)、次世代通訊、車用電子及物聯網(IoT)等五大關鍵應用需求的長期驅動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將持續蓬勃發展 |
 |
汽車低延遲時脈技術當道 BAW體聲波技術站上車用電子舞台 (2025.04.24) 隨著自動駕駛與智慧車輛的快速發展,汽車電子系統的複雜度與整合性日益提高。從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到車用資訊娛樂系統(IVI),再到高效能運算(HPC)與高速數據傳輸架構,車廠對於高精度、低延遲且高度可靠的時脈技術需求與日俱增 |
 |
AI智駕革命登場!台灣首套大型車專屬智駕視界座艙系統 (2025.04.23) 根據交通部統計顯示,2024年交通事故相關主因有超過半數來自駕駛「恍神、緊張或分心」。為了補足駕駛行為監控的安全缺口,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簡稱軟體院)與大眾電腦攜手 |
 |
成大高熵科技應用中心攜手泰士科技 開發前瞻探針技術 (2025.03.17) 因應高階半導體測試需求,國立成功大學高熵科技應用中心與泰谷光電近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泰谷光電旗下的泰士科技,合作聚焦高熵微機電探針(HEA MEMS Probe)與商用探針的產業化技術開發和驗證、量產前測試與市場策略評估 |
 |
LG Innotek進軍車用半導體市場 推出車用應用處理器模組 (2025.02.27) LG Innotek宣布,將推出針對全球車用半導體元件市場的新產品-車用應用處理器模組(Automotive Application Processor Module,AP模組),將現有的電子元件業務擴展至車用半導體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