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12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視AI為成長主力 博世科技日宣示至2027年投資逾25億歐元 (2025.06.29)
看好人工智能(AI)的應用與發展,將是博世集團(Bosch)產品與服務的未來創新動力與成長動力,使得自動操作變得更加安全、可靠地檢查製造過程的質量;並讓消費者在閒暇時,以及家中工作的日常生活變得更輕鬆
博世在台營收再創新高 形塑未來交通願景及AI落地應用 (2025.06.20)
即使在現今艱困的市場環境中,根據博世集團(Bosch)最新公布2024年在台營收仍達到365億新台幣(約10億5,000萬歐元),較前一年逆勢穩健成長12.6%,以歐元計算則成長9.2%;2024年在台年營收再創新高
清大團隊研發「雷射低碳製造技術」 助攻半導體綠色製造 (2025.06.04)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李明蒼教授團隊成功開發出具備高彈性與低碳特性的「雷射低碳製造技術」,此技術鎖定光電半導體產品,預期將大幅縮短製程工序時間、降低材料成本,並為產業帶來顯著的綠色製造效益
IPAC'25國際粒子加速器會議首度在臺灣登場 (2025.06.02)
第16屆國際粒子加速器會議(International Particle Accelerator Conference, IPAC'25)於6月1至6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盛大舉行,吸引來自全球37個國家、近千位學者專家與70多家國內外廠商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粒子加速器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應用技術
國家實驗研究院英文名稱更名揭牌 (2025.03.25)
國研院於今(25)日宣布變更英文名稱,由原本的「National Applied Research Laboratories」(NARlabs),變更為「National Institutes of Applied Research」( NIAR),並且舉行揭牌儀式,由國科會主委兼國研院董事長吳誠文與國研院院長蔡宏營共同揭牌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清華奪冠 全能機器人成功挑戰未來產線MVP (2025.03.16)
國研院儀科中心協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台灣分會舉辦「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學生競賽(SPDC),於今(15)日齊聚清華大學進行「機器人挑戰未來產線全能MVP 」產線機器人挑揀分類競速賽,由清華大學「DIT-Bounty Robot」團隊拔得頭籌
默克完成收購Unity-SC 強化光電產品組合以滿足半導體產業需求 (2024.11.06)
默克宣布完成對 Unity-SC 的收購,此舉旨在強化其電子科技事業於半導體領域的策略佈局。憑藉深厚的技術實力及半導體與顯示器業務的策略整合,默克將進一步強化產品組合,為全球半導體市場帶來更豐富完整的技術支持
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出爐 清大及嘉義高工奪冠 (2024.10.07)
為培育儀器自製人才添薪火,國科會轄下國研院儀科中心近日舉辦第16屆「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決選與頒獎典禮,專上組由清華大學團隊奪得首獎及獎金10萬元,中學組由嘉義高工團隊獲得首獎及獎金8萬元
[SEMICON] 儀科中心展現自主研製實績 助半導體設備鏈在地化 (2024.09.04)
因應半導體元件製程與先進晶片封裝技術之應用發展,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儀科中心)全力投入自研自製半導體高階儀器設備及關鍵零組件,協助台灣半導體設備供應鏈在地化發展,於今(4)日SEMICON Taiwan 2024展現近期研發成果,並安排真空技術與光學領域專家到場與業界人士對談,了解產業需求及技術瓶頸
號召新世代高手過招 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徵件開始 (2024.05.09)
關鍵儀器設備自主化是推動台灣高科技進步,維持半導體競爭力的重要策略。國研院儀科中心建構跨領域整合儀器科技研發服務平台,開發前瞻研究與實驗所需客製特殊儀器設備之外,同時致力於人才培育
工研院8度掄下愛迪生獎 謀求美好生活科技獲1金3銀 (2024.04.23)
素有「創新界奧斯卡獎」美譽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公布今年度獲獎名單,工研院連續8年獲獎,與國際大廠陶氏化工(Dow)、康寧、杜邦(DuPont)共同在國際發光,在全球近400多項技術、產品中,勇奪1金3銀,總計擒獲4面獎牌,2024年創下佳績
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揭曉 聯合大學高爾夫機器人奪冠 (2024.03.17)
為了持續透過科普活動培育儀器自製人才,國研院儀科中心近期與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台灣分會齊聚清華大學,共同舉辦「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學生競賽(SPDC)
國研院啟動超精密加工聯合實驗室 大昌華嘉助培育光學加工人才 (2024.01.16)
由於台灣精密光學產業發展一直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近年來也隨著光學系統在智慧駕駛輔助(Intelligent Drive)、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甚至低軌道衛星、光通訊等應用的蓬勃發展下,迎來了另一波契機
機器人打高爾夫~2024年「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即日起開放報名 (2024.01.04)
為建構跨域整合的儀器科技研發服務平台,以及培育儀器技術人才奠定諸多科研的根基,國研院儀科中心協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台灣分會,舉辦「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學生競賽(SPDC)
默克與北京八億時空專利侵權案獲勝 鞏固在德液晶混合物市場 (2023.11.08)
默克近日宣佈杜塞道夫地方法院在今年二月的第一審判決中裁定科技創新公司默克勝訴,認定北京八億時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侵犯默克的1726633號歐洲專利。法院判定涉及具有在德國為該有效專利所保護的特定成分液晶混合物,禁止在德國銷售含有侵權液晶混合物的液晶顯示器產品
國研院首次參與英國前瞻科技展會CogX Festival 搭建國際合作橋梁 (2023.09.13)
國科會積極為重點領域搭建國際合作橋梁,國研院前往英國倫敦參與世界上最大科技展會之一的CogX Festival,展出臺灣半導體發展經驗、AI晶片、器官晶片、資訊安全、淨零及半導體人才培育等六大領域成果,呈現臺灣的軟硬實力,期能與各國建立更多合作管道
台大跨團域隊研發AI光學檢測系統 突破3D-IC高深寬比量測瓶頸 (2023.04.26)
國立臺灣大學機械系陳亮嘉教授,今日帶領跨域、跨國的研發團隊,在國科會發表其半導體AI光學檢測系統的研發成果。該方案運用深紫外(DUV)寬頻光源作為光學偵測,並結合AI深度學習的技術,最小量測口徑可達 0.3 微米、深寬比可達到15,量測不確定度控制在50奈米以內,超越 SEMI 2025年官方所預測之技術需求規格
國研盃i-ONE儀器科技創新獎 號召各路好手組隊競賽 (2023.04.25)
儀器技術與人才是尖端科技研究的重要基礎。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儀科中心)自2009年創辦「國研盃 i-ONE 儀器科技創新獎」至今,即使疫情嚴峻,培育創新創意儀器自製人才從未停歇
儀科中心與穆爾集團、大昌華嘉簽署三方國際合作備忘錄 (2023.04.20)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簡稱國研院儀科中心)建構跨領域整合的儀器科技研發服務平台,同時致力培育高階儀器人才。今(4/20)日結合發展超精密加工的學術社群
儀科中心攜手義大醫院 加速國產醫材設備醫用 (2023.03.21)
國科會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儀科中心),攜手聯合骨科、台灣微創、鐿鈦、瑞鈦等四家公司產品售,獲得義大醫院臨床採用,成功完成退化性關節炎、椎體重建、骨刺、骨折等手術,病患於術後復原狀況良好,病症也獲得大幅改善


     [1]  2  3  4  5  6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意法半導體推出車用閘極驅動器 強化電動車動力系統的效能與擴充彈性
2 英飛凌 CoolMOS 8 超接面 MOSFET 為光寶科技資料中心應用樹立最佳化的系統效能新標竿
3 意法半導體推出模組化 IO-Link 開發套件 簡化工業自動化裝置節點的開發
4 貿澤電子最新EIT系列 探索永續技術與工程創新交匯點
5 貿澤即日起供貨適用於5G、mMIMO應用的 全新Qorvo QPA9822線性5G高增益/高驅動放大器
6 ROHM推出適用於AI伺服器48V電源熱插拔電路的100V功率MOSFET
7 Microchip 推出具備業界最佳PWM 解析度和 ADC 速度的數位訊號控制器
8 安勤新一代COM-HPC模組平台重塑邊緣運算架構
9 建興儲存推出影像錄影專用SATA SSD 實現穩定持續的寫入效能
10 Littelfuse新款KSC PF密封輕觸開關強化灌封設計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