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科會核准逾265億元投資 聚焦半導體、光電及生醫 (2025.07.02) 國科會科學園區審議會於今(2)日召開第25次會議,共核准11件投資案,總金額達新臺幣265.83億元,另有13件增資案,合計增資54.2億元。本次核准的投資案涵蓋積體電路、精密機械、光電及生物技術等多元產業,展現臺灣在高科技領域的持續發展動能 |
 |
晶創計畫引領智慧醫療 BIO DAY 2025論壇聚焦創新技術與國際合作 (2025.06.06) 為推動智慧醫療邁向下一世代,工研院今(6)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舉辦「2025 BIO DAY 創新醫材技術論壇」,聚集來自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與德國傅勞恩霍夫微電子研究所(Fraunhofer IMS)等歐洲權威科研機構專家 |
 |
AI持續進化 未來科學界可能將由AI代理人主導 (2025.06.05)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近日合表示,隨著 AI 技術突飛猛進,未來一年內,AI 代理人極有可能成為推動科學發現的重要力量。根據 Altman 的預測,AI 代理人將能自動處理海量數據、模擬複雜現象,進而突破傳統科學研究中的瓶頸,解決長期以來困擾技術與工程問題的難題 |
 |
TWC聯盟推動基因定序科技 打造台灣精準醫療新引擎 (2025.04.25) 面對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居高不下的盛行率,台灣正面臨沉重的健康醫療挑戰與健保負擔。為解決此一難題,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基盟生技今(25)日共同舉辦「2025精準健康論壇」,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本次論壇的三大精神在於公私協力、跨域合作及鎖定疾病項目 |
 |
蘇姿丰於AI PC創新峰會預言 今年將見證AI應用爆發式增長 (2025.03.20) 在NVIDIA舉辦GTC的同時,AMD也於北京舉辦AI PC創新峰會,執行長蘇姿丰博士以AI技術重塑世界為核心,描繪了從晶片底層創新到生態協作的AI PC全景。
蘇姿丰在演說中強調,AI已成為「過去50年最具變革性的技術」,其影響力正以指數級速度滲透至醫療、製造、物流等核心領域 |
 |
哈佛醫學院研究團隊開發AI模型 癌症類型診斷準確率達96% (2025.03.04) 人工智慧(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正日益深化,特別是在癌症的早期診斷方面,AI技術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研究人員開發的AI系統能夠分析醫學影像,協助醫師提高診斷準確率,及早發現癌症,挽救更多生命 |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成為基因研究和治療領域的重要工具 (2025.03.03)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自被發現以來,已成為基因研究和治療領域的重要工具。其高效、精確的特性,使其在疾病治療和基因改造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
 |
工研院攜手中華電信前進MWC大展高軌衛星通訊 (2025.02.27) 隨著低軌衛星的強勢發展,再加上消費者的收視習慣改變,逐漸從衛星電視轉自網路串流,成為電信業經營高軌衛星的挑戰之一。若電信業能提升高軌衛星的多元運用,即可均衡布局多軌衛星商機 |
 |
AI 助力解碼基因:預測疾病風險的利器 (2025.01.19)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突破性的技術,結合人工智慧和基因分析,更精準地預測疾病風險。這項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利用名為lentiMPRA的技術,分析了人類基因組中數十萬個控制基因表達的DNA片段,並通過機器學習模型MPRALegNet預測基因的活性,準確度堪比實驗結果 |
 |
CTIMES編輯群解析2025趨勢 (2025.01.10) 每年的一月,CTIMES編輯群們針對自身所關注的領域,提出各自對於科技產業的觀察心得與看法。今年AI應用在各產業所發揮的影響力更甚於以往,為產業增添許多的新變數,並持續為產業造就出更多的樣貌 |
 |
長佳智能運用AI技術整合演算法提升管理系統成效 (2024.12.06) 長佳智能在今年醫療科技展不僅展示AI技術對於癌症個人化精準醫療的助力,同時也推出其他非屬醫療器材,但須運用AI技術或特殊演算法的輔助醫療或改善醫療院所管理的產品,例如兒童生長評估系統與智能化健檢排程系統 |
 |
台達首度擔任CBD COP16觀察員 分享生物多樣性政策與珊瑚復育成果 (2024.11.04) 適逢今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6屆締約方大會(CBD COP16)於哥倫比亞展開,台達於今(4)日舉行返台成果發表會,不僅透過基金會取得本屆CBD COP16觀察員的資格,更於當地舉辦4場活動 |
 |
國科會智慧醫療產學聯盟成果發表 AI 輔助診斷提升醫療效率 (2024.10.28) 國科會今(28)日展現「智慧醫療產學聯盟計畫」成果,聯盟以病患旅程為核心提出創新醫療解決方案,透過學醫產跨域結盟,加速智慧醫療產品場域實證,推升智慧醫療服務品質 |
 |
貿澤即日起供貨適合高效能運算應用的AMD Alveo V80加速器卡 (2024.09.25) 全球最新電子元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即日起供貨AMD的Alveo V80運算加速器卡。Alveo V80運算加速器卡搭載高效能的AMD Versal HBM自適應系統單晶片(SoC) |
 |
亞洲生技大會開幕 經濟部宣示技轉癌症新藥與精準檢測技術 (2024.07.26) 歷經後疫時代生醫產業倍受矚目,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4)今(26)日隆重開幕,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也正式宣布2項癌症醫療研發成果重大產業化進展:其一是由生技中心專屬授權朗齊生醫 |
 |
2024 BTC預備會議掀序幕 智慧創新協助生醫產業升級 (2024.07.10) 為布局生醫產業發展藍圖、完善產業政策規劃,行政院每年定期舉辦「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io Taiwan Committee;BTC)」及預備會議。2024年度預備會議於今(10)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
 |
小晶片大事記:imec創辦40周年回顧 (2024.07.02) 1984年1月,義大利自行車手Francesco Moser創下當時的世界一小時單車紀錄;美國雷根總統正式宣布競選連任;蘋果史上第一台Mac上市。而比利時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一重大活動,於1月16日正式成立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 |
 |
國衛院與華碩集團結盟 推動醫療資訊及生醫大數據研發運用 (2024.06.21) 台灣預估在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運用精準醫療來預防疾病增進健康成為重要議題。精準醫療與智慧學習是世界醫療科技的發展趨勢,而這需要藉助真實世界數據的持續累積 |
 |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入健保 開啟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 (2024.05.14) 癌症長期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2023年的相關醫療支出近1,400億元,占國家總醫療預算近兩成,健保資源面臨莫大的挑戰,衛生福利部於5月1日將19種癌症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納入健保給付,透過檢測生物標記尋找基因突變,進而評估標靶藥物精準投藥,預計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 |
 |
Renishaw 引領 5 軸量測新未來 AGILITYR 5 軸三次元量床重磅登場 TMTS 2024 (2024.03.28) 台灣國際工具機展(TMTS 2024)在台北南港展覽館拉開序幕。作為全球領先的量測與製程控制設備領導廠商,Renishaw 展出重量級量測解決方案 — AGILITY 5 軸三次元量床 — 重磅亮相南港一館 4 樓 L0618 攤位,宣告開啟「精於五軸、靈於量測」的劃時代量測方案所帶來的嶄新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