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5810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澳洲團隊成功將量子機器學習應用於半導體製造過程 (2025.07.04)
近日,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領導的國際團隊發表創新成果,首次成功將量子機器學習(Quantum Machine Learning, QML)技術應用於半導體製造過程,重點聚焦在氮化鎵(GaN)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中「歐姆接觸電阻(Ohmic contact resistance)」的建模與優化,成為量子算法於製造實務領域中的里程碑案例
台電跨足核子醫學領域 攜普瑞默生技推動核醫輻射安全 (2025.07.04)
台灣電力公司旗下的放射試驗室,自1975年創立以來,一直是台灣核能電廠輻射安全監測的核心單位,負責核電人員劑量監控、環境偵測、儀器校驗與化學分析等任務,亦為台灣放射防護技術與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
CPO引領高速運算新時代 從設計到測試打造電光融合關鍵實力 (2025.06.27)
從矽光子晶片、混合封裝到系統佈署,光電整合仍面臨多重挑戰。本次《共同封裝光學應用與挑戰》研討會聚焦於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技術,深入解析高頻光電訊號、封裝架構與系統驗證三大關鍵
機械公會公告《食品機械產業標準》 強化智慧製造競爭力 (2025.06.26)
面對近期食安事件不斷,已成為消費者普遍關注議題,食品製造業者對於產銷履歷、生產品質與流程透明度的要求亦持續升高。為協助食品機械產業因應智慧製造趨勢,強化整體系統整合能力與國際競爭力
村田針對工業設備開發數位三軸MEMS加速度感測器 (2025.06.25)
隨著工業設備的數位化,自動檢測結構物和機械設備等異常或損傷、實現預測性維護的需求不斷成長。如橋樑、建築等結構物需要長期監測變化,能否透過感測器進行自動化偵測,準確捕捉結構物微小形變或變化的加速度感測器效能,將會影響整個監測系統的可靠性
2025年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 與 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 (2025.06.25)
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 (FOOD TAIPEI MEGA SHOWS)匯集「台北國際食品展 (FOOD TAIPEI)」、「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 (FOODTECH TAIPEI)」、「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 (BIO/PHARMATECH TAIWAN)」、「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 (TAIPEI PACK)」及「臺灣國際飯店暨餐飲設備用品展 (TAIWAN HORECA)」,5展同期於南港展覽1、2館展出
晶創主機Nano 助半導體產業創新與升級 打造南部半導體創新樞紐 (2025.06.24)
為強化晶片與AI雙軌佈局,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辦,於今(24)日假台南沙崙國科會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舉行「新一代國家AI超級電腦-晶創主機Nano 5驅動半導體產業創新與升級成果發表會」,展現其在推動半導體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上的多元研發應用成果,吸引產官學研各界踴躍參與
智農上場 厚植雲林農業實力共創永續未來 (2025.06.23)
為厚植在地農業人才實力,雲林縣政府推動「雲林縣智慧農業大學」,近日舉辦2024年度結業式暨成果發表會,並頒發結業證書予54位學員,同時表揚10位優秀學員及3組共好團隊,期勉透過智慧科技與人才培育,積極提升農業競爭力與永續發展
台塑新智能全固態鋰電池試量產線啟用 促下世代電池技術落地 (2025.06.20)
台塑新智能與明志科大綠能電池研究中心全固態鋰電池試量產線正式啟用,此試量產線涵蓋關鍵材料與元件合成製備、電池堆疊與模組化製程,並結合精準檢測、品管機制,確保產品與製程穩定性,同時導入自主專利技術提升電池性能與循環壽命,加速推動全固態電池實用化,奠基未來新能源體系之核心技術能力
從自動化邁向智慧製造之路 朝陽科大A2I中心打造產業轉型引擎 (2025.06.19)
在工業4.0、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演進的浪潮下,業界正面臨少子化所帶來的人力短缺與人才斷層壓力,加速導入智慧製造的發展趨勢。朝陽科技大學智慧產業技術研發中心扮演橋接學術與產業的關鍵角色,累積產學合作總績效超過5,000萬元,成為推動智慧化轉型的重要推手
產學醫界攜手推動全台高教界首創學生免費健檢制度 (2025.06.16)
淡江大學與鴻海科技集團、耕莘醫療體系及法蘭德醫療器材物業管理顧問公司於今(16)日舉辦健康檢測儀器捐贈合作儀式,由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鴻海科技集團「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新店耕莘醫院院長鄒繼群、法蘭德公司總經理林光宗簽署合約,共同推動全台高教界首創的學生年度免費健康檢查制度
邊緣AI驅動工業轉型 結合資通訊實現真實大數據 (2025.06.16)
邊緣AI的發展正在重新定義基礎裝置與元件的角色。透過感測化、通訊化與智慧化三大路徑,加上與ICT技術的深度融合,傳統設備的數位轉型正從概念走向大規模實現,為智慧工廠、智慧城市等應用奠定關鍵基礎
智慧工廠裡的邊緣AI基礎元件發展趨勢 (2025.06.16)
市場研究預測,全球工業邊緣運算市場到2030年將達到1,062.5億美元的規模,特別是在生成式AI的推動下,邊緣AI的應用正從概念驗證階段邁向大規模的部署。
智慧製造快速驗證廚房成型 (2025.06.16)
在今年COMPUTEX 2025首日主題演講上,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不僅宣示將推動AI資料中心朝向AI Factory工廠轉型,與鴻海、國科會合作落腳南台灣。且強調所生產的並非產品,而是「算力(Token)」
共創智慧醫療未來 成大「AISVision智醫影像創研中心」揭牌啟用 (2025.06.12)
AI應用在智慧醫療領域的是重要一環,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與華碩攜手合作,今(12)日於成大醫學院圖書館舉行「AISVision 智醫影像創研中心」揭牌儀式。華碩此次捐贈的AISVision軟體10套,可協助成大建置AI視覺應用教學與研究平台,以期透過產學合作深化基礎醫學、臨床研究與AI科技的跨域整合目標
生物感測應用的關鍵元件與技術 (2025.06.11)
生物感測器是一種能偵測生物或化學反應並產生相應訊號分析的元件,正迅速革新醫療診斷、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等多個領域。本文將深入探討生物感測器的主要核心元件、感測器技術的多元發展
生物感測市場:零組件供應商的新藍海 (2025.06.11)
對現代人來說,健康是一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它包含生活型態的塑造,以及對身體素質的追求,其中身體素質是一個全然得以運用數位化來呈現的指標,也因此,它成為目前最炙手可熱的電子元件應用市場,也是生物感測器的龐大商機
澳洲大學開發新AI工具 顛覆皮膚病理診斷 (2025.06.10)
一項由澳洲蒙納許大學主導,並有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參與的尖端人工智慧(AI)工具 「PanDerm」 近期問世,其核心技術旨在同步分析多種醫學影像,顯著提升包括黑色素瘤在內的多種皮膚疾病的檢測速度與精準度
晶創計畫引領智慧醫療 BIO DAY 2025論壇聚焦創新技術與國際合作 (2025.06.06)
為推動智慧醫療邁向下一世代,工研院今(6)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舉辦「2025 BIO DAY 創新醫材技術論壇」,聚集來自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與德國傅勞恩霍夫微電子研究所(Fraunhofer IMS)等歐洲權威科研機構專家
提升視覺感測器功能:3D圖像拼接演算法協助擴大視野 (2025.06.06)
本文討論的3D圖像拼接演算法專為支援主機處理器而設計,無需雲端運算。該演算法將來自多個ToF攝影機的紅外線和深度資料即時無縫結合,產生連續的高品質3D圖像,該圖像具有超越獨立單元的擴大視場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意法半導體推出車用閘極驅動器 強化電動車動力系統的效能與擴充彈性
2 英飛凌 CoolMOS 8 超接面 MOSFET 為光寶科技資料中心應用樹立最佳化的系統效能新標竿
3 意法半導體推出模組化 IO-Link 開發套件 簡化工業自動化裝置節點的開發
4 貿澤即日起供貨適用於5G、mMIMO應用的 全新Qorvo QPA9822線性5G高增益/高驅動放大器
5 貿澤電子最新EIT系列 探索永續技術與工程創新交匯點
6 ROHM推出適用於AI伺服器48V電源熱插拔電路的100V功率MOSFET
7 Microchip 推出具備業界最佳PWM 解析度和 ADC 速度的數位訊號控制器
8 安勤新一代COM-HPC模組平台重塑邊緣運算架構
9 建興儲存推出影像錄影專用SATA SSD 實現穩定持續的寫入效能
10 Littelfuse新款KSC PF密封輕觸開關強化灌封設計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