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奈米銀絲導電膜應用於大尺寸電容式觸控螢幕 (2015.02.09) Carestream Advanced Materials提供多種FLEXX透明導電膜用於生產下一代觸控螢幕。其所研發的奈米銀絲導電膜為觸控螢幕廠商減化生產製程、降低設備成本和改善最終使用者體驗 |
 |
再造鋼鐵衣 工研院打造外骨骼新價值 (2015.01.14) 一般的動物包括人類,身體的結構都是肉包骨,骨骼都是長在裡面支撐起整個身體。近年來,已經有部分電影將螃蟹這種外骨骼的概念套用在人們身上,例如用鋼鐵衣技術來提供更強的行動力與保護力 |
 |
[CES] MC10「電子刺青」皮膚貼片打開新市場 (2015.01.13) 在穿戴式電子的應用範疇中,最「貼身」的一類,無疑就是可黏貼於皮膚上的電路。目前能提供解決方案的廠商並不多,來自美國麻州劍橋的MC10則是其中的翹楚。
這家生產薄型、可伸縮式電子感測器與電路的公司,因致力於「讓電子產品與人體吻合,而非要人來適應電子產品」,至今已獲得紅點等許多大獎的肯定 |
 |
[CES]對準穿戴市場 聯發科打造Android Wear平台 (2015.01.09) 行動穿戴市場自從2014年進入起飛期之後,在2015即將邁入嶄新的戰國新局面。預期各種不同應用功能的穿戴裝置將逐步邁向成熟,並大舉出籠。也因此,行動穿戴的核心處理器,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
 |
模組化設備 點燃硬體無限可能性 (2015.01.08) 當智慧手機硬體效能發展到極致之後,
手機品牌大廠還能端出什麼樣的新菜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對此,Google將賭注押在模組化手機上,
將選擇的自主權交還給消費者,讓消費者自行決定手機的功能 |
 |
[專欄]2015高科技產業十大趨勢 (2015.01.05) 在全球經濟維持穩定下,2014年高科技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除了PC等傳統產品出貨回溫外,各大業者更積極開發新興應用,物聯網、穿戴式裝置、智慧城市等議題廣受各界矚目 |
 |
ROHM研發:低功耗穿戴型生物感應技術 (2014.12.23) 主旨
半導體製造商ROHM株式會社與神戶大學研究所專攻系統資訊學研技科資訊科學之吉本雅彥教授共同在NEDO企劃之「常閉運算(Normally-Off Computing)基礎技術研發」中,成功研發出適合於次世代穿戴型生物感應器之全球最低超低功耗技術 |
 |
東芝擴大穿戴式裝置應用處理器系列 (2014.11.27) 東芝公司(Toshiba)TZ1000系列ApP Lite穿戴式裝置應用處理器增添新成員。新設備TZ1021MBG整合了處理器和快閃記憶體,並未搭載東芝之前推出的TZ1001MBG所整合的低功耗藍牙(Bluetooth Low Energy)和加速計,因此外形更小巧輕盈,適用於穿戴式裝置,例如活動監視器、智慧手錶、手環和眼鏡類設備 |
 |
恩智浦半導體收購昆天科旗下穿戴式和藍牙低功耗IC業務 (2014.11.25)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與昆天科(Quintic)達成最終協議,收購該公司旗下穿戴式設備和藍牙低功耗晶片業務相關的資產和專利。此交易將促使恩智浦為快速增長的物聯網應用,創造出更多安全和連結的解決方案,其中包含穿戴式健康和健身裝置、行動支付、鄰近行銷(Proximity Marketing)、智慧家庭和汽車等 |
 |
由肌電訊號控制的機械手臂 (2014.11.24) 位於美國新罕布夏州的DEKA公司發展的機械手臂,相較於一般義肢,將讓使用者能夠更大幅度的運用關節活動,甚至於是義肢無法做到的延展動作。預計量產上市,將為傷殘人士帶來許多的協助 |
 |
瞄準穿戴式 Littelfuse發揮靜電保護專長 (2014.11.21) 所有的電子產品設計,不管上至航太衛星、下至簡單的消費性玩具,所有的產品都會有靜電保護甚至是突波電流的防護設計,不管是何種作法,都是盡可能讓電子產品可以正常運作 |
 |
IEK:高附加價值醫材擁商機 亞太新興市場值得關注 (2014.11.21) 在工研院及經濟部ITIS計畫主辦的「眺望~201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當中,工研院產經中心(IEK)資深研究團隊及產業界專家提供精闢的分析,探討生醫與健康照護領域的議題,剖析產業新趨勢 |
 |
GLOBALPRESS矽谷參訪報導(上) (2014.11.17) 在四月份的春季Euroasia Press結束後,同樣是在微涼的十月份,
主辦單位Globalpress又舉辦了秋季Euroasia Press,地點同樣在矽谷,@中標:不過參與的半導體業者名單,就有相當大的不同了,
有別於先前僅是針對各廠商的獨立報導,這次CTIMES嘗試從不同技術@中標:或是應用領域的角度切入,來談談這次受邀業者們的市場策略 |
 |
鉅景一小步 智慧眼鏡跨出導覽應用一大步 (2014.11.13) 藝術結合科技,會讓呈現的方式更為多樣化,也更容易帶給觀賞者視覺上的新體驗。第九屆的台北數位藝術節,便與鉅景科技及資策會網通所共同合作,將最新的數位科技帶入藝術的殿堂,並以跨領域合作方式整合研發「視覺化導覽實驗計畫」,參觀者在觀看數位設計專題作品時,只要戴上智慧眼鏡,即可體驗到智慧化的即時導覽服務 |
 |
2014總結:Watch到Band、Box到Stick (2014.11.10) 資通訊大廠針對終端消費者推出的產品,大體會在10月出盡,以保留時間行銷造勢,而後在12月消費旺季收割銷售。因此11月、12月大體不會有新品,可以藉此檢視今年的發展動向 |
 |
一件衣服 穿出“布”一樣的生活 (2014.11.07) 你有想過,一件衣服能有什麼功能?
修飾身形、時尚、保暖、吸濕排汗,
除了這些之外,還能偵測呼吸心跳、消耗的熱量等生理數據,
甚至隨著你的動作變換不同的色彩 |
 |
Audience eS800系列處理器具有高級語音架構 (2014.11.06) 第五代架構支持遠距離聲控、不間斷語音辨識和語音羅盤的功能
Audience公司為需要複雜的遠距離聲控(far field)和不間斷語音辨識(barge-in)功能的消費電子設備推出新的eS800系列高級語音處理器 |
 |
從穿戴式醫療 看類比元件的整合與獨立 (2014.10.26) 談到系統層級的設計,不外乎類比與混合訊號電路,再加上數位訊號處理與控制的流程,少了哪一個環結,系統都無法運作。而在類比前端電路的設計上,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李仁貴教授便談到 |
 |
當傳產遇見科技 帶來”布”一樣的生活 (2014.10.22) 穿戴式裝置熱潮興起,除了智慧眼鏡、智慧手錶這一類型的裝置之外,智慧紡織也是多家大廠所關注的穿戴市市場之一,根據Gartner研究,2013年至2018年配戴於身體的穿戴式裝置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25%,其中高於100%的年複合成長率除了出現在智慧手錶、智慧眼鏡之外,智慧服裝也是其一 |
 |
感測集線器市場生波瀾 QuickLogic從產品與生態系統下手 (2014.10.14) 自QuickLogic從傳統的FPGA(可編程邏輯閘陣列)開始轉型成CSSP(客製化規格標準產品)後,該公司近年來就把重心放在感測集線器(Sensor Hub)領域,與MCU(微控制器)相較,標榜擁有高客製化與極低功耗等技術優勢,所以讓感測集線器市場產生了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