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數位轉型下的新信任危機與治理挑戰 (2025.05.06) 經濟和社會的數位轉型已為趨勢,但導入數位技術的同時也帶來風險,因此隨之而來的數位信任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數位信任涵蓋的範疇甚廣,從網路安全、身分和存取管理、隱私強化技術到監管科技、AI信任等,各種不同的數位信任概念與技術隨之而起,也吸引數位科技導入者與投資者的目光 |
 |
拓展AI-RAN版圖:產學研界攜手引領行動通訊新潮流 (2025.04.08) 在近兩年生成式AI風潮下,NVIDIA成了最大的贏家之一,目前正針對電信領域,挖掘更多市場機會。2024年第一季在以行動通訊產業為主的MWC巴塞隆納展會上,該業者與T-Mobile、Softbank等國際行動電信商以及產學研界共同成立AI-RAN聯盟 |
 |
AI為下世代RAN的節流與開源扮演關鍵角色 (2025.03.06) AI-RAN聯盟成立的目標是以透過與各方建構生態系統,促進AI技術在行動電信行業深入發展。AI RAN的推進,接續著第一波AI技術在能耗與選址等面向的表現,將以更成熟的AI技術為行動通訊傳輸系統附加在頻譜利用率、網路延遲表現、傳輸安全、維運管理等面向精進 |
 |
美中科技角力升溫:稀土成全球供應鏈戰略焦點 (2025.01.03) 美國政府近期對中國持續實施貿易出口管制,主要針對高科技產品及技術,特別是在半導體、電動車和人工智慧領域,旨在削弱中國先進技術的發展能力,並防止其軍事工業增強 |
 |
台灣無人機產業未來發展與應用 (2024.12.02) 無人機技術逐漸成為國家產業發展的重心,對國防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均具有深遠影響。從「國家戰略產業」層次觀察,我國政府將無人機定位為軍工產業的重點布局項目,並從國防安全到經濟推動,進以打造台灣的信賴產業 |
 |
以戰略產業層次看無人機產業發展方向 (2024.10.24) 因應俄烏戰爭中無人機展現出的「不對稱作戰」優異表現,以及地緣政治緊張所造成的國際市場去中化趨勢,無人機技術逐漸成為國家產業發展的重心,對國防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均具有深遠影響 |
 |
「中國衝擊2.0」下的產業挑戰與機會 (2024.09.25) 由於中國本土製造業產能過剩造成中國大量出口產品,但中國衝擊2.0的成因與品項,均較1990年代後期與2000年代前期時的中國衝擊1.0不同。在探討「中國衝擊2.0」對製造產業分工模式的影響之後,本期將進一步討論面對這波中國衝擊2.0,後續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機會何在 |
 |
從電動車走向智慧車的新產業格局 (2024.06.25) 汽車電動化自2019年起躍居汽車產業顯學,無論是混合動力或純電動車,帶動一波電動車市場快速發展的趨勢,動力技術持續革新,驅使電動車日益普及。發展至2023年,全球電動車市場已呈現「平價化價格競爭、中國車廠崛起」的跡象,預估2024年也將延續此一態勢 |
 |
打造無牆醫療讓健康照護不打烊 (2024.04.17) 為達到無牆醫療願景,醫療院所需採用更多數位工具與平台提供遠距診療、線上諮詢服務,包含遠端監測設備、健康醫療應用程式(APP)等,以改善及強化服務的易用性。
長照機構及社區健康中心需建立與醫療院所的合作網絡,提高健康資源的可取得性,並強化居民的健康意識與自我健康管理 |
 |
國際健康資訊互通 促進醫療領域數位轉型 (2024.02.19) 在歷經疫情之後,2023年全球醫療新創募資下滑,加上總體經濟影響,多家醫療新創獨角獸陷入經營困境,例如第一個獲得FDA核准的處方數位療法的Pear Therapeutics在2021年上市,於2023年4月申請破產 |
 |
可驗證商業模式及組團多樣化 推動AI創新應用落實 (2024.01.16) 從市場案例觀察歸納,AI創新應用能夠落實於各種行業或場域,必須具備一些關鍵因素。繼探討「掌握市場需求痛點」之後,本文就「具備可驗證商業模式」、「團隊組成多樣化」另兩項關鍵因素進行深入探討 |
 |
美國在地製造法令對網通產業之衝擊 (2023.11.26) 在2021年3月公布的美國就業計畫子項目—寬頻平等、接取與發展計畫(BEAD)的補助金額龐大,美國政府除了期待藉此達成寬頻網路全國覆蓋的目標外,也嘗試藉其創造更多面向的效益,重點之一是促進美國製造業的復甦 |
 |
以「點線面體」來思考高齡科技產業發展策略 (2023.09.25) 因應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人口老化衝擊與環境整備需求,本文以銀髮高齡者的需求為核心,從「點線面體」的生活場域框架,透過連接不同的活動地點和移動方式,提供多種溝通互動和體驗感動,藉此分析未來高齡者對友善、安全、互動等科技需求,進而建構產業生態體系 |
 |
建立信任機制成為供應鏈減排待解課題 (2023.08.20) 在國家、跨國金融機構的層次之外,全球國際大廠如Apple、Microsoft、Google、Cisco、Ericsson在2018年前後,陸續將企業本身的「淨零」發展目標,轉化成為供應商的管理規範與準則 |
 |
生成式AI進化的未來探索 (2023.06.29) 自從OpenAI於2022年11月發布ChatGPT以來,直觀、容易使用且免費的對話式AI工具,已掀起生成式AI的熱潮,吸引上億人使用。2023年3月20日ChatGPT遭遇首次重大個人資料洩露之後,3月31日義大利資料保護監管機構以資料隱私問題為由,暫時禁止ChatGPT,成為第一個針對AI聊天機器人採取監管措施的西方國家 |
 |
社會準備好面對新一波AI變革的衝擊了嗎? (2023.05.26) 如今,生成式AI對消費者打開大門,讓世界意識到AI的變革潛力,但也引出許多爭論需要進一步思考,導致當前社會已面臨對生成式AI技術採取立場的難題。
生成式AI技術與社會之間的距離
生成式AI技術從開發到成功進入市場,除了技術本身之外,需要關注該技術識別和解決社會挑戰的能力,亦即該技術為社會採用的成熟度 |
 |
去全球化風潮下,半導體供應鏈跨國佈局競力 (2023.04.14) 自2018年中以來,全球高科技產業面臨巨變,除了美中貿易衝突導致生產聚落轉移,影響全球運籌之外,COVID-19疫情、美中科技競爭、區域戰爭風險,以及新興科技應用等多元因素 |
 |
各國積極發展自主半導體產業 晶片供需未來態勢待觀察 (2023.03.23) 自2020年初,COVID-19疫情動輒阻斷全球運籌,雖推升宅經濟與遠距需求,帶動資通訊產業成長,但也嚴重衝擊全球供應鏈,甚至造成晶片供需缺口。例如車用電子即出現嚴重晶片短缺,導致各國車廠面臨無車可交的困境,甚至引起各國透過外交或經濟對話模式,期望台灣半導體產業加快供應相關晶片 |
 |
雲端大廠積極布局醫療資訊市場 (2022.10.24) 隨著醫療院所不斷地進行各項資訊系統現代化,醫療資訊廠商如何強化醫療資料互通成為當中的重要議題,其中雲端大廠更是積極於醫療資訊市場進行布局,包括Google、Microsoft及Amazon等 |
 |
發布DX推動指標 日本階段性推動企業落實數位轉型 (2022.02.18) 現今企業已體認數位轉型的重要性,數位轉型已成為當前各政府顯學,為避免數位轉型淪為政府宣傳口號,日本政府逐步推動企業具體落實數位轉型。
在2019年日本經濟產業省(簡稱經產省)即發布DX推動指標(數位能力評量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