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日本科學家團隊研發新型合金 可克服太空極寒環境
 

【CTIMES/SmartAuto 籃貫銘 報導】   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359】

根據外媒報導,一個由日本科學家組成的團隊近期宣布,已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銅基合金。該合金的突出特性,是其在低至 ?200circC 的極端低溫中,依然能保持其獨特的「形狀記憶」效應,預期可為太空任務及其他酷寒環境的設備設計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形狀記憶合金是一種能對溫度變化做出反應的智能材料,其作用方式類似於一種「機械記憶泡棉」。在低溫下,此類合金可被彎曲或塑形;一旦被加熱至特定溫度,便會自動恢復到其預設的原始形態。這種特性使它成為製造「致動器」(Actuator)的理想材料,該裝置負責將熱能或電能轉換為精確的機械運動。

此概念的實際應用,類似於能根據室內溫度自動調節的恆溫器,或是太空船中無需人為干預即可自行移動和校準的精密機械。這些應用的成功,均仰賴能夠在不同溫度下做出可預測反應的先進材料。

然而,現有的形狀記憶合金技術在極寒環境下面臨著嚴峻限制。最普及的鎳鈦合金(Nickel-Titanium)在溫度低於 ?20circC 時便會失去其形狀記憶功能。儘管有少數特殊合金能在 ?100circC 以下運作,但其性能與成本效益並不符合實際應用需求。

由於太空設備在任務中經常需要面對遠低於?100circC 的酷寒。例如,在低至 ?223circC 環境中運行的韋伯太空望遠鏡其搭載的精密儀器,極度需要能在深空酷寒中穩定運作的活動元件。

為了解決此難題,來自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與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多家機構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這種新型的銅-鋁-錳(Copper-Aluminum-Manganese)合金。根據其發表的研究,團隊已成功在 ?170circC 的環境下對該合金進行了驗證,證明其可透過在「接觸」與「非接觸」狀態間切換來有效控制熱傳遞,象徵著材料科學領域的一大進步。

研究人員已利用這種新合金製造出一個名為「機械熱開關」的原型裝置,該裝置能依據環境溫度變化自動控制熱量的流動。研究發現,透過微調合金的化學成分比例,可以精確設定其觸發反應的工作溫度,使其能靈活適應不同太空任務的特定熱管理需求。

相關新聞
Nimble導入PTC開發平台加速擴大超級機器人設計與製造規模
緊湊型PTS647輕觸開關系列增加了降噪和防塵功能
從台北至休士頓2.5小時 AIT建議台灣參與「太空港」計畫
PCB與電子製造業啟動低碳轉型新賽局 使「碳管理」晉升企業競爭戰略
AI重塑勞動市場致裁員潮再起 科技人才需求兩極化擴大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解鎖新一代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垂直間距微縮
» 雷射鑽磨改質助半導體革命
» 透過標準化創造價值
» 5G RedCap為物聯網注入新動能
» 四開關μModule穩壓器彈性化應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216.73.216.24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