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聯合國宣告2025年為「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加速量子科技躍進 (2025.07.04) 2025 年是量子力學誕生 100 週年,也是量子科技進入重要里程碑的一年。聯合國大會宣告將 2025 年定為「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IYQ)」,由 UNESCO 主導並獲得超過 70 國共同背書,聯合國會員國、科研機構、學界與產業組織共襄盛舉,向全球推廣量子科學與技術的理念 |
 |
AWS機器人大軍破百萬 啟用生成式AI模型加速物流飆速 (2025.07.01) AWS近日宣布兩項重大科技發展里程碑,不僅已在其營運中部署了第一百萬台機器人,更推出一款創新的生成式AI基礎模型「DeepFleet」,預計將提升其機器人車隊的移動效率達10% |
 |
英國開發輕量化太陽能電池 創新太空能源系統 (2025.07.01) 英國羅浮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與斯旺西大學(Swansea University)宣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研發基於超薄玻璃的輕量級碲化鎘(CdTe)太陽能電池。這項技術有望徹底改變衛星和太空製造的能源系統,為蓬勃發展的全球太空產業帶來革命性變革 |
 |
Microchip新一代15W輻射強化電源模組加速太空應用SWaP最佳化布局 (2025.07.01) Microchip推出新一代15W輻射強化即用型DC-DC電源轉換器SA15-28,並同步發表符合軍規MIL-STD-461的電磁干擾濾波器SF100-28,進一步擴展其太空電源解決方案陣容。該組合設計專為應對惡劣環境中的太空任務,提供靈活性高且可擴展的即用型方案 |
 |
宏發電聲攜Vicor打造新一代主動懸架電源系統 (2025.07.01) 高密度電源模組與 48V 供電網路賦能中階車型解鎖豪華車功能
隨著汽車電氣化浪潮加速,專注於電源管理與配電的宏發電聲與Vicor 攜手打造創新主動懸架電源系統,將過往專屬於豪華車型的懸吊科技,成功拓展至中階車款,為汽車產業樹立嶄新標竿 |
 |
研究:學者揭露電腦視覺如何成為監控幫兇 (2025.06.30) 根據《nature》網站的報導,一項由多位學者主導的研究揭示了AI電腦視覺與大規模監控之間的緊密關係。這項研究挑戰了主流觀點,指出監控並非僅由少數不法實體推動,而是已經滲透並常態化於整個電腦視覺領域 |
 |
視AI為成長主力 博世科技日宣示至2027年投資逾25億歐元 (2025.06.29) 看好人工智能(AI)的應用與發展,將是博世集團(Bosch)產品與服務的未來創新動力與成長動力,使得自動操作變得更加安全、可靠地檢查製造過程的質量;並讓消費者在閒暇時,以及家中工作的日常生活變得更輕鬆 |
 |
Nissan推出第三代e-POWER技術 可用電力直驅馬達 (2025.06.29) Nissan宣布正式在歐洲推出其e-POWER技術的第三代系統。這項技術的核心是汽油引擎僅用於發電,電力直接驅動電動馬達來帶動車輪,提供類似純電動車的平穩加速,且無需外部充電 |
 |
巨額投入vs零碎收益 AI投資的兩極現象 (2025.06.27) 美國科技巨頭Alphabet、Amazon、Meta、Microsoft在 AI 基建上的資本支出(CapEx)激增,總額達近 950 億美元,並計畫未來再投入 750 億美元 以上。這股投資狂潮並未因經濟不確定或短期財報考量而減緩,反而不斷加速 |
 |
R&S WIRELESS INNOVATION DAY領通訊浪潮 正式啟用新竹辦公室 (2025.06.25) 由德國量測儀器大廠台灣羅德史瓦茲(Rohde & Schwarz Taiwan)主辦的年度盛事「2025 R&S Wireless Innovation Day」今年移師新竹並圓滿落幕,也宣示該公司正式將據點拓展至新竹辦公室啟用後,將為更多客戶提供服務 |
 |
晶創主機Nano 助半導體產業創新與升級 打造南部半導體創新樞紐 (2025.06.24) 為強化晶片與AI雙軌佈局,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辦,於今(24)日假台南沙崙國科會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舉行「新一代國家AI超級電腦-晶創主機Nano 5驅動半導體產業創新與升級成果發表會」,展現其在推動半導體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上的多元研發應用成果,吸引產官學研各界踴躍參與 |
 |
中興通訊展示5G通訊機器人 實現跨品牌機器人智慧協同 (2025.06.24) 中興通訊在2025上海世界行動通信大會展上,偕同DroidUp、AgiBot及TLIBOT等機器人製造商,展示其無限無線實驗室的合作成果,完成業界首個跨品牌機器人智慧協同場景展示,聚焦智慧零售應用 |
 |
結合資安防護機制 詮隼續導入智慧空品監測應用 (2025.06.23) 面對現今室內空氣品質法規日益嚴格,公共場域在空氣品質監測上不僅須要即時揭露空品數據,還有資料保密與集中管理的雙重挑戰。詮隼科技(O’Prueba)便攜手全宇資訊,結合資安防護機制及空氣盒子(AirBox)等感測設備,於百貨公司導入OOS(O’Prueba Orchestration System)系統,打造合規、高度資安和彈性、擴展性的空品監測與管理架構 |
 |
豐田汽車年底將啟用全球首座「機器人城市」 (2025.06.19) 豐田汽車 (Toyota) 預計在今年底啟用其劃時代的「Woven City」,這座位於富士山腳下的實驗性城市,將成為全球首個聚焦新型移動技術、先進基礎設施與永續科技的真實世界實驗平台 |
 |
鴻佰科技捐贈健行科大AI伺服器 強化產學合作效益 (2025.06.19) 健行科技大學近日舉辦「教育部113年度產業學院計畫『資通訊技術應用智慧製造與資安防護』成果展暨企業交流座談會」。此次活動展示計畫執行成果以外,並促進深度對話,強化產學合作效益 |
 |
怪醫杜立德成真?百度申請AI翻譯動物語言專利 (2025.06.18) 近年來,全球AI產業積極投入動物語言翻譯領域。例如,2020年啟動的「抹香鯨翻譯計畫(Project CETI)」與「地球物種計畫(Earth Species Project)」,皆嘗試以AI破解動物溝通密碼 |
 |
ARC與Deep Atomic聯手 小型核能有望進駐超大規模資料中心 (2025.06.18) 加拿大ARC清潔科技與瑞士及美國的 Deep Atomic近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共同研發ARC-100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以支援未來超大規模與邊緣數據基礎設施的能源需求,以應對全球數據中心日益增長的電力消耗,尤其是在AI 和機器學習工作負載的驅動下,預計到2030年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可能翻倍 |
 |
MIC:生成式AI使用率持續攀升 年輕族群為成長動能 (2025.06.18)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最新公布的「臺灣生成式AI行為與意向調查」顯示,生成式AI在台灣社會中的滲透率持續攀升,已有46%的網友曾經使用過生成式AI工具,較去年成長約一成 |
 |
儲能市場蓬勃發展 安全防火成為關鍵課題 (2025.06.17)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腳步加快,儲能系統(Energy Storage System, ESS)在智慧電網、再生能源整合、電力調度等領域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尤其在太陽能、風電等間歇性電源快速成長下,儲能裝置可提升供電穩定性與效率,帶動市場需求強勁增長 |
 |
智慧資安獨家代理AuthenTrend產品 三年內將為百家企業導入無密碼驗證 (2025.06.17) 隨著量子運算技術發展,傳統密碼機制面臨更大的安全挑戰,進而促使無密碼驗證成為全球資安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智慧資安科技(uniXecure)宣布成為無密碼驗證品牌–AuthenTrend台灣獨家代理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