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941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雷射先進應用的最新趨勢與市場動態 (2025.07.11)
在全球製造業面臨淨零碳排與智慧製造雙重轉型之際,先進雷射技術正以其高精度、高效率、低能耗及非接觸式加工等顯著優勢,成為實現永續與高效生產的關鍵。
良率低落元兇?四大表面形貌量測手法 如何選? (2025.07.07)
選錯量測分析手法,可能讓你產品良率下滑、製程誤判、重工延宕,甚至導致整批報廢。隨著AI晶片、CoWoS、HPC等先進製程快速推進,每個關鍵工序都依賴高精度的表面形貌量測
興大和成大聯手打造全球首見懸浮式鐵電二維電晶體 (2025.07.04)
突破材料限制開啟建構晶片新局面。在國科會自然司、尖端晶體材料開發及製作計畫與A世代前瞻半導體專案計畫,以及教育部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劃的大力支持下,由中興大學與成功大學共組的研究團隊
英國開發輕量化太陽能電池 創新太空能源系統 (2025.07.01)
英國羅浮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與斯旺西大學(Swansea University)宣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研發基於超薄玻璃的輕量級碲化鎘(CdTe)太陽能電池。這項技術有望徹底改變衛星和太空製造的能源系統,為蓬勃發展的全球太空產業帶來革命性變革
Vishay 新增0402 外殼尺寸CHA 系列薄膜晶片電阻器 (2025.06.26)
Vishay Intertechnology推出符合 AEC-Q200 標準的 CHA 系列薄膜晶片電阻器新增 0402 外殼尺寸產品。 CHA0402 電阻器提供從 10 Ω 至 500 Ω 的寬阻值範圍,可提供高達 50 GHz 的高頻性能,適用於汽車、電信、醫療、航太、航空電子和軍事應用
德國萊比錫大學開發分子組裝新技術 突破奈米電子與感測元件瓶頸 (2025.06.24)
根據外媒報導,德國萊比錫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創新方法,成功將氣態、帶電的分子碎片選擇性組裝成複雜新分子,並沉積於材料表面。這項突破性技術為現代奈米電子學與感測器技術開闢嶄新應用前景,並有望拓展至催化研究及醫療應用
智慧生物感測器:從數據收集到個人化的健康洞察 (2025.06.11)
人工智慧正賦予生物感測器全新智慧,使其能透過穿戴式裝置提供即時、預測性的健康洞察,引領個人化醫療邁向新時代。
清大團隊研發「雷射低碳製造技術」 助攻半導體綠色製造 (2025.06.04)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李明蒼教授團隊成功開發出具備高彈性與低碳特性的「雷射低碳製造技術」,此技術鎖定光電半導體產品,預期將大幅縮短製程工序時間、降低材料成本,並為產業帶來顯著的綠色製造效益
實現無冷媒冰箱 三星與APL實驗室攜手發表新固態致冷技術 (2025.05.28)
三星電子日前與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實驗室(Johns Hopkins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 APL)共同發表一篇論文,闡述下一代帕爾帖(Peltier)致冷技術,無需使用冷媒,有望作為下一代低環境衝擊的冷媒替代方案
ETRI 採用 Anritsu 安立知雙埠 VNA 驗證具室內穿透力的 RIS 技術 (2025.05.14)
隨著可重構智慧表面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 技術日益受到關注,並被視為下一代高頻通訊解決方案,建構準確且彈性的量測環境已成為 RIS 技術研究中的關鍵要素
研究突破:新型電極技術直接從海水中高效提取氫燃料 (2025.05.13)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迦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項創新技術,能夠直接從海水中生產潔淨的氫燃料,並且具備工業級的生產規模潛力。 這項發表於《Small》期刊的研究指出,研究團隊成功從海水中提取氫氣,過程中無需去除海水中的礦物鹽,也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物質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2025.05.07)
發展碳捕捉與封存(CCS)等負排放技術,才能補償無法減排或後期累積的排放量。到2050年,全球CO2減排量約有15%需要依賴CCS實現。在此背景下,CCS技術已成為重工業和能源業脫碳的關鍵工具
亞東工業氣體華亞新廠動土 專注供應超高純度氣體 (2025.04.30)
半導體製程的精密與高效率要求,驅動了對高純度工業氣體的龐大需求。亞東工業氣體於華亞科技園區舉行新廠動土典禮,未來該廠將專注供應超高純度的氮氣、氧氣與氬氣,成為半導體製程穩定運作的關鍵支援
台日雙邊模具中心研討技術交流 高科大推動金屬成形技術進展 (2025.04.28)
為促進前瞻金屬成形技術的創新發展與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與日本岐阜大學於今(28)日在高科大第一校區圖資大樓舉辦第二屆雙邊模具中心技術交流研討會,針對金屬成形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與研究成果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
Hyundai Mobis 與蔡司合作開發全息擋風玻璃顯示器 預計2027年量產 (2025.04.15)
Hyundai Mobis 與德國光學巨擘蔡司(ZEISS)合作開發了全球首款全息擋風玻璃顯示器(Holographic Windshield Display),預計將於 2027 年實現量產。 ? 這項創新技術利用整片前擋風玻璃作為透明顯示器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安森美Acuros CQD SWIR相機 適用於AI、工業、汽車、農業和醫療應用 (2025.04.02)
全球最新電子元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供貨安森美Acuros® CQD®短波紅外線 (SWIR) 相機。Acuros® CQD®相機具備適用於可見光、近紅外線 (NIR)、短波紅外線 (SWIR) 光譜的高解析度成像和感測能力,適用於機器視覺、保全、工業、熱像圖成像、汽車、農業和醫學成像
產發署打造智慧場域新體驗 推進透明顯示應用再進化 (2025.03.24)
為了協助近年來屢被譏為「慘」業之一的台灣顯示器產業加速升級轉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自2021年起推動「智慧顯示跨域應用暨場域推動計畫」,透過產創平台輔導機制,推動智慧顯示跨域應用,積極串聯供應鏈上下游資源,強化高值化解決方案開發
科學家成功開發晶圓級單晶二維半導體合成法 (2025.03.05)
科學期刊《自然》日前發表了一篇新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科學家成功開發「下延」(hypotaxy)技術,可在任何基板上直接生長晶圓級單晶二維半導體,解決傳統合成方法的限制
中研院成功開發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 光電轉換效率超過31% (2025.03.04)
在全球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的背景下,太陽能技術的進步備受關注。近期,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宣布了一項重大突破: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其光-電轉換效率超過31%,遠超目前市售矽基太陽能電池的效率
突破散熱瓶頸 3D適應性熱管技術問世 (2025.02.24)
「自然(Nature)」網站發表了一項新的散熱技術,研究者開發出3D適應性熱管(AHP),利用相變原理,結合客製化設計與3D列印技術,打造能適應任意形狀的散熱系統。 由於電子設備持續朝小型化發展,晶片電路製程日益精細,設備設計也更加緊湊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意法半導體推出模組化 IO-Link 開發套件 簡化工業自動化裝置節點的開發
2 建興儲存推出影像錄影專用SATA SSD 實現穩定持續的寫入效能
3 Littelfuse新款KSC PF密封輕觸開關強化灌封設計
4 Microchip 推出具備業界最佳PWM 解析度和 ADC 速度的數位訊號控制器
5 映泰EdgeComp MS-N97 邊緣運算系統符合智慧零售應用
6 Nordic Semiconductor 與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蜂巢式物聯網模組,實現可靠、節能的應用
7 村田針對工業設備開發數位三軸MEMS加速度感測器
8 浩亭革新D-Sub連接 推拉鎖扣設計, 安裝效率倍增!
9 即時控制×模組化佈線,泓格科技推出ECAT-2028C精準輸出打造高速、彈性的生產線
10 Anritsu 安立知推出 Dual-SIM 裝置緊急通話連線測試功能 全面支援日本電信業者雙卡裝置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