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聯合國宣告2025年為「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加速量子科技躍進 (2025.07.04) 2025 年是量子力學誕生 100 週年,也是量子科技進入重要里程碑的一年。聯合國大會宣告將 2025 年定為「國際量子科學與技術年(IYQ)」,由 UNESCO 主導並獲得超過 70 國共同背書,聯合國會員國、科研機構、學界與產業組織共襄盛舉,向全球推廣量子科學與技術的理念 |
 |
先進封裝技術崛起 SEMICON Taiwan 2025引領系統級創新 (2025.07.03) 由於AI晶片及HPC等高效能應用需求急遽攀升,推動封裝技術升溫,全球半導體產業正迎來新一波技術變革。SEMICON Taiwan 2025今(3)日也宣佈,即將於9月8日起,假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辦多場前瞻技術國際論壇,並於9月10~12日正式開展 |
 |
Microchip攜手日本Chemi-Con與NetVision推出首個針對日本車用市場的ASA-ML攝影機開發生態系 (2025.07.03) 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轉型期,逐步以開放且可互通的 Automotive Serdes Alliance Motion Link(ASA-ML)標準,取代專屬的攝影機連接技術。ASA-ML 標準由全球逾 150 家成員公司共同推動 |
 |
Anritsu安立知支援「跨業者緊急漫遊」功能驗證 確保災害期間網路不中斷 (2025.07.03) Anritsu 安立知宣布,其 5G NR 行動裝置測試平台 ME7834NR 現已支援「跨業者緊急漫遊」 (Intercarrier Roaming in Emergency) 功能的技術標準認證 (Technical Standard Certification) 測試該功能協助行動裝置在日本因災害導致通訊中斷時,仍可維持緊急通訊不中斷 |
 |
歐盟發布《Quantum Europe Strategy》 目標2030年成全球量子科技領航者 (2025.07.03) 歐盟正式通過其首個整體量子科技戰略《Quantum Europe Strategy》,目標在2030年前使歐洲躍升為全球量子技術的領導者。此舉不僅回應歐盟數位自主需求,也力圖將科學成果轉化為具戰略價值的工業應用 |
 |
國科會核准逾265億元投資 聚焦半導體、光電及生醫 (2025.07.02) 國科會科學園區審議會於今(2)日召開第25次會議,共核准11件投資案,總金額達新臺幣265.83億元,另有13件增資案,合計增資54.2億元。本次核准的投資案涵蓋積體電路、精密機械、光電及生物技術等多元產業,展現臺灣在高科技領域的持續發展動能 |
 |
Neuralink腦機接口技術突破 癱瘓患者用意念控制遊戲 (2025.07.02) 由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Neuralink公司,在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術領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該公司開發的N1植入物已成功應用於人體試驗,使癱瘓患者能夠通過「意念」控制電腦游標,進行下棋、玩遊戲等操作 |
 |
AWS機器人大軍破百萬 啟用生成式AI模型加速物流飆速 (2025.07.01) AWS近日宣布兩項重大科技發展里程碑,不僅已在其營運中部署了第一百萬台機器人,更推出一款創新的生成式AI基礎模型「DeepFleet」,預計將提升其機器人車隊的移動效率達10% |
 |
是德科技電子量測論壇2025重磅登場 AI與6G引領未來通訊與智慧應用 (2025.07.01) 隨著AI、6G與軟體定義車輛 (SDV) 等關鍵技術加速落地,全球產業正邁向高效、智慧與永續的新時代。是德科技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今 (1) 日於台北舉辦年度盛會「是德科技電子量測論壇」,集結超過20位產官學界專家,展示近30 項創新解決方案,聚焦6G、AI與SDV等關鍵趨勢,助力業界掌握ICT基礎建設重構下的新技術與新商機 |
 |
宏發電聲攜Vicor打造新一代主動懸架電源系統 (2025.07.01) 高密度電源模組與 48V 供電網路賦能中階車型解鎖豪華車功能
隨著汽車電氣化浪潮加速,專注於電源管理與配電的宏發電聲與Vicor 攜手打造創新主動懸架電源系統,將過往專屬於豪華車型的懸吊科技,成功拓展至中階車款,為汽車產業樹立嶄新標竿 |
 |
女媧創造運用AWS打造AI機器人生態系 (2025.07.01) (圖1)女媧創造營運長張智傑(右)
成立於2016年的女媧創造,正將其核心業務從消費性陪伴型機器人,轉向解決工業與商業服務領域的關鍵需求。這家以神話中「女媧造人」為靈感命名的公司,正在透過開發強大的機器人平台並建立開放的生態系,將人工智慧融入現實的機器人應用中 |
 |
三貿機械聯手洛克威爾自動化 深化輪胎成型機智慧製造布局 (2025.06.30) 因應現今市場快速多變、量產化競爭日趨激烈,終端客戶對設備數據透明度與洞察的需求持續提升,OEM 製造商迫切推動數位轉型以提升決策效率,加速邁向智慧製造。台灣輪胎成型機設計及製造領導品牌三貿機械 |
 |
趨勢攜手Dell與NVIDIA 打造安全AI工廠基礎架構 (2025.06.30) 在全球AI浪潮席捲、駭客攻擊手法日趨智能化之下,企業對於兼具彈性與安全性的基礎架構需求大增。趨勢科技攜手Dell Technologies與NVIDIA推出一套專為AI工廠設計的大型安全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在現代化IT環境中迅速、安全導入AI應用 |
 |
沙盒計畫再啟動 聚焦公私協力打造淨零行動創新典範 (2025.06.30) 現今淨零和減碳行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打造融合創新與公共性的淨零行動典範,由國研院執行國科會計畫設立的「台灣淨零科技方案推動小組」,今年度「公民團體創新示範與沙盒試驗計畫」(簡稱沙盒計畫)啟動會議 |
 |
研究:學者揭露電腦視覺如何成為監控幫兇 (2025.06.30) 根據《nature》網站的報導,一項由多位學者主導的研究揭示了AI電腦視覺與大規模監控之間的緊密關係。這項研究挑戰了主流觀點,指出監控並非僅由少數不法實體推動,而是已經滲透並常態化於整個電腦視覺領域 |
 |
視AI為成長主力 博世科技日宣示至2027年投資逾25億歐元 (2025.06.29) 看好人工智能(AI)的應用與發展,將是博世集團(Bosch)產品與服務的未來創新動力與成長動力,使得自動操作變得更加安全、可靠地檢查製造過程的質量;並讓消費者在閒暇時,以及家中工作的日常生活變得更輕鬆 |
 |
AI驅動記憶體革新 台積電與三星引領儲存技術搶攻兆元商機 (2025.06.29) 全球新興記憶體與儲存技術市場正快速擴張,而台積電、三星、美光、英特爾等半導體巨頭正與專業IP供應商合作,積極推動先進非揮發性記憶體解決方案的商業化。
過去兩年 |
 |
CPO引領高速運算新時代 從設計到測試打造電光融合關鍵實力 (2025.06.27) 從矽光子晶片、混合封裝到系統佈署,光電整合仍面臨多重挑戰。本次《共同封裝光學應用與挑戰》研討會聚焦於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技術,深入解析高頻光電訊號、封裝架構與系統驗證三大關鍵 |
 |
巨額投入vs零碎收益 AI投資的兩極現象 (2025.06.27) 美國科技巨頭Alphabet、Amazon、Meta、Microsoft在 AI 基建上的資本支出(CapEx)激增,總額達近 950 億美元,並計畫未來再投入 750 億美元 以上。這股投資狂潮並未因經濟不確定或短期財報考量而減緩,反而不斷加速 |
 |
研究:亞太與日本企業環境平均部署66種AI程式 約10%為高風險 (2025.06.27) 隨著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GenAI)技術的迅速普及,企業面臨的資安挑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大。根據Palo Alto Networks最新發布的《2025生成式AI現況報告》,2024年全球企業中與GenAI相關的網路流量激增高達890%,顯示AI應用正以爆炸性的速度滲透各行各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