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策會MIC: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值上看5.45兆 (2025.05.0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日於《AI無界AI Boundless》研討會中發布最新半導體產業趨勢預測,看好在高效能運算(HPC)、人工智慧(AI)、次世代通訊、車用電子及物聯網(IoT)等五大關鍵應用需求的長期驅動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將持續蓬勃發展 |
 |
數位轉型下的新信任危機與治理挑戰 (2025.05.06) 經濟和社會的數位轉型已為趨勢,但導入數位技術的同時也帶來風險,因此隨之而來的數位信任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數位信任涵蓋的範疇甚廣,從網路安全、身分和存取管理、隱私強化技術到監管科技、AI信任等,各種不同的數位信任概念與技術隨之而起,也吸引數位科技導入者與投資者的目光 |
 |
meet the expert-關稅戰下的生存指南 企業AI助理實務教程 (2025.05.06) CTIMES東西講座特別邀請鼎新數智公司製造業事業群數位專家黃正傑現身說法,解析企業正面臨的諸多挑戰,以及可提供所需AI解決方案的策略佈局。 |
 |
MIC:台灣網友觀看串流影音激增逾四成 訂閱戶每月平均消費323元 (2025.04.23)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最新發布的「臺灣影音觀看行為調查」指出,社群媒體(75%)仍是台灣網友觀看影音最主要的管道。然而,線上串流平台與傳統電視(有線/無線)的觀看比例同為72%,電影院觀影比例則有53% |
 |
南台灣高科技創新廊帶啟動 AI基礎建設助攻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 (2025.04.10) 政府推動「五大信賴產業政策」,目標在於實現南北均衡發展,並積極打造「南台灣高科技創新廊帶」,在此政策引導下,AI運算硬體基礎建設發展可期。然而,要真正發揮政策效益,關鍵在於讓南部的中小微企業能夠有效應用AI技術,結合在地產業需求,推動整體產業升級 |
 |
拓展AI-RAN版圖:產學研界攜手引領行動通訊新潮流 (2025.04.08) 在近兩年生成式AI風潮下,NVIDIA成了最大的贏家之一,目前正針對電信領域,挖掘更多市場機會。2024年第一季在以行動通訊產業為主的MWC巴塞隆納展會上,該業者與T-Mobile、Softbank等國際行動電信商以及產學研界共同成立AI-RAN聯盟 |
 |
深度解析DeepSeek (2025.03.14) DeepSeek的出現,不僅降低了AI技術的門檻,更開啟了AI應用普及化的新篇章。透過開源的方式,DeepSeek鼓勵了全球開發者的參與和創新,加速了AI技術的發展。同時,其低成本的特性,使得中小型企業和個人也能夠輕鬆運用AI技術,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可能,同時也將會為相關產業迎來新的衝擊和機會 |
 |
MIC剖析2025 MWC趨勢帶來產業新契機 (2025.03.12)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即將於3/14舉辦《MWC 2025展會重點觀測—智慧型手機x次世代行動通訊x新興AI應用》研討會,剖析從西班牙展場帶回的產業情報。整體而言,全球領導電信商與設備廠皆聚焦AI,並尋求行動通訊服務的新營收契機 |
 |
台灣電子資訊製造業擁抱AI轉型 80%導入企業面臨數據挑戰 (2025.03.11) 根據資策會MIC調查,臺灣電子資訊製造業正加速導入AI,目前已有28%業者實際應用AI技術,另有46%處於規劃階段。儘管大型企業在AI布局上仍領先中小型企業,但後者展現強勁追趕動能,預估2024至2026年中小企業AI預算年複合成長率達26%,反映產業對智慧轉型的積極態度 |
 |
AI為下世代RAN的節流與開源扮演關鍵角色 (2025.03.06) AI-RAN聯盟成立的目標是以透過與各方建構生態系統,促進AI技術在行動電信行業深入發展。AI RAN的推進,接續著第一波AI技術在能耗與選址等面向的表現,將以更成熟的AI技術為行動通訊傳輸系統附加在頻譜利用率、網路延遲表現、傳輸安全、維運管理等面向精進 |
 |
臺灣民眾對XR裝置期待高 Apple Vision Pro低價版更具吸引力 (2025.02.25)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最新發布的「XR品牌與Vision Pro意向調查」顯示,2024年臺灣有高達82%的網友期待國際品牌推出XR頭戴裝置,其中18-25歲的年輕族群期待度更高達92% |
 |
MIC:CES 2025聚焦AI終端應用 人形機器人成亮點 (2025.01.14) 資策會MIC 發佈CES 2025四大趨勢,指出AI持續深化終端應用,人形機器人互動性提升成為展會亮點。
人形機器人更智慧
展場上出現多款人形機器人,具備視覺感知、觸覺回饋與智慧互動功能 |
 |
MIC所長洪春暉看2025年產業趨勢 (2025.01.10)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洪春暉特別接受本刊的邀請,以其豐富的產業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針對2025年關鍵的AI、地緣政治和數位信任等議題,發表了精闢的見解 |
 |
美中科技角力升溫:稀土成全球供應鏈戰略焦點 (2025.01.03) 美國政府近期對中國持續實施貿易出口管制,主要針對高科技產品及技術,特別是在半導體、電動車和人工智慧領域,旨在削弱中國先進技術的發展能力,並防止其軍事工業增強 |
 |
企業積極進行低碳轉型 AI減碳漸成趨勢 (2024.12.31) 隨著低碳轉型成為全球共識,許多國家和企業紛紛投入減碳行動。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電子資訊產業淨零排放發展》的抽樣調查,顯示由於客戶對淨零需求的增加,臺灣電子資訊產業正積極進行低碳轉型 |
 |
2025.01(第398期)2025展望與回顧 (2024.12.30) 最令人看不清,也最不無法捉摸的2025年正式展開。
在更詭譎的政經環境下,科技產業的走向,究竟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本期的零組件雜誌帶您先回顧2024年最令人失望的五大科技 |
 |
CTIMES X MIC所長洪春暉:剖析2025關鍵趨勢與挑戰 (2024.12.22) 2024年最後一場的東西講座,CTIMES特別舉辦了「解析2025產業趨勢:MIC所長 x CTIMES編輯」的場次,由CTIMES的編輯部與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洪春暉,共同針對2025年科技產業的發展與挑戰進行分享 |
 |
解析2025產業趨勢:MIC所長 x CTIMES編輯 (2024.12.20) 資策會MIC 所長洪春暉,以及CTIMES 編輯部,將帶您深入解析 2025 產業趨勢!
本次講座將先由CTIMES編輯部從產業媒體的視角,聚焦半導體、顯示技術、通訊、HPC 及工業製造等熱門領域,剖析最新發展趨勢 |
 |
川普2.0時代來臨 臺灣資通訊產業機會與挑戰並存 (2024.12.19) 資策會MIC於12/19舉行產業趨勢前瞻會,分析川普2.0政策對臺灣資通訊產業的影響。預期川普將延續美國優先原則,對外加強關稅施壓,對內聚焦國家安全、能源生產和科技監管,驅使全球資通訊產業供應鏈重組 |
 |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適合工業和智慧家庭應用的 Panasonic Industrial Devices Wi-Fi 6雙頻無線模組 (2024.12.11) 全球最新電子元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供貨Panasonic Industrial Devices全新的PAN9019和PAN9019A系列Wi-FiR 6雙頻2.4 GHz/5 GHz/BluetoothR 5.4模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