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麻州大學分校開發類視網膜晶片 大幅提升電腦視覺效率 (2025.06.19) 美國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功開發出新型矽基硬體,能在類比域中同步進行視覺資料的捕捉與處理 |
 |
OpenGMSL聯盟宣告成立以推動未來車載連接技術變革 (2025.06.04) 多家領先的汽車原始設備製造商(OEM)、一級供應商、半導體製造商和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共同宣佈成立OpenGMSL聯盟,旨在彙聚產業力量,將影像和/或高速資料的SerDes傳輸打造為全球汽車生態系統的開放標準 |
 |
DigiKey 推出永續主題的新系列影片 (2025.03.31) DigiKey 是全球商業經銷領導廠商,提供最豐富的技術元件和自動化產品,且有現貨可立即出貨。在此宣佈推出新的永續未來系列影片,介紹推動環境友善技術的創新者。此系列影片由 Analog Devices, Inc. (ADI) 贊助播出;第一季的焦點在於引領綠色科技開發,並在其組織內引進更加永續作法的企業與個人 |
 |
自動駕駛計程車上路 有望在未來幾年實現大規模普及 (2025.03.25) 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s)經過多年的技術測試和實地驗證,終於在全球多個城市向大眾開放。
目前,自動駕駛計程車已在美國、中國、日本等多個國家進行商業化運營或試點測試 |
 |
茂綸登場NVIDIA GTC大會 展示全方位AI自動化解決方案 (2025.03.20) 茂綸將於 3 月 17 日至 21 日首度亮相 NVIDIA 年度 GTC 大會,並以 NVIDIA 代理商的身份參與展覽,現場展示茂綸的即時環境生成服務 AI Try Now,以及與先構技研共同開發的Epson機械手臂應用於AI瑕疵檢測解決方案等,並與全球AI領域共同探討技術發展趨勢 |
 |
亞馬遜無人配送2025年落地倒數 三大挑戰待突破 (2025.03.20) 亞馬遜(Amazon)正加速推進「最後一哩路」自動化配送計畫,透過無人機Prime Air與Scout自動駕駛車,企圖顛覆傳統物流模式。根據內部文件與公開聲明,該公司目標在2025年前將無人配送技術導入主要市場,但技術穩定性、法規限制與社會接受度,仍形成難以忽視的推進障礙 |
 |
茂綸登場NVIDIA GTC大會 展示全方位AI自動化解決方案 (2025.03.19) 茂綸將於 3 月 17 日至 21 日首度亮相 NVIDIA 年度 GTC 大會,並以 NVIDIA 代理商的身份參與展覽,現場展示茂綸的即時環境生成服務 AI Try Now,以及與先構技研共同開發的Epson機械手臂應用於AI瑕疵檢測解決方案等,並與全球AI領域共同探討技術發展趨勢 |
 |
中國小鵬人形機器人進駐廣州工廠 目標2026年L3級量產 (2025.03.10) 小鵬汽車日前在其頻道上表示,其人形機器人「鐵桿」(XPeng Iron)已在廣州工廠投入使用,計劃於2026年實現L3級初始能力的量產。
執行長何小鵬指出,將借鑒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經驗,利用政策支持促進L3級機器人的市場應用,加速大規模發展 |
 |
通過PMIC和處理器為工業應用供電 (2025.03.06) 本文敘述如何通過PMIC和處理器匹配,進而高效地轉換DC電源,為系統單晶片(SoC)或處理器及其相關外設供電,拓展更多的工業、汽車和消費電子應用。 |
 |
台達在 ELECRAMA 2025電子展首推新型協作機器人 (2025.02.24) 台達電子參加印度ELECRAMA 2025展會,以「智能製造」為主題,首次在印度市場推出新型D-Bot協作型機器人(Cobots),這些六軸協作型機器人具有高達30公斤的載重能力,且速度達每秒200度,可為不同行業提供更智慧、更高效的生產流程,應用於電子組裝、包裝、原物料處理,甚至焊接領域 |
 |
成大半導體學院團隊研發新型光學仿生元件 為AI應用開創新視角 (2025.01.20) 台灣半導體先進技術不斷翻新,近日國立成功大學智慧半導體及永續製造學院教授李亞儒團隊研發出新型光學神經形態突觸元件,此元件基於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能夠高度整合感測、記憶與運算等功能,為鄰近感測計算技術發展開闢新局,可應用在自駕車導航、智慧製造和醫療影像分析等高效彩色影像處理,為人工智慧應用開創新視角 |
 |
機器人LLM估破千億美元 Cosmos平台成主流 (2025.01.09) 基於現今人型機器人邁向高度系統整合,並有望從工業場景走進居家生活,前端的AI模型訓練將更為關鍵,以滿足更多後端的理解、互動需求。依TrendForce預估,包含AI訓練、AIGC解決方案在內的全球機器人大語言模型(LLM)市場,有望於2028年超越1,000億美元,2025~2028年複合成長率將達48.2% |
 |
CES 2025:BMW展示全新iDrive系統 打造未來駕駛體驗 (2025.01.08) BMW 集團於2025年美國消費電子展 (CES) 上,發表了接近量產版本的全新 BMW iDrive系統,其核心為創新的 BMW 全景視覺系統 (BMW Panoramic Vision)。該系統將擋風玻璃化身為顯示平台,提供更直觀的駕駛信息 |
 |
新一代雙臂協作機器人:多元應用與創新商業模式 (2024.11.22) 伴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持續生成演進,現今產業正面臨激烈國際競爭,應該慎思AI機器人該如何才能接手多元化任務,創新應用加值!如由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虎尾科技大學副校長張禎元主持「基於人類技能移轉之雙手機器人應用去毛邊技術」計畫 |
 |
Basler全新小型高速線掃描相機適合主流應用 (2024.11.01) Basler推出全新2k與4k線掃描相機racer 2 S,擴大racer 2相機系列陣容。具備多種相容元件,Basler提供主流應用所需的完整線掃描視覺系統,例如特殊的線掃描LED光源和C-mount鏡頭 |
 |
PCB搶進智慧減碳革新 (2024.10.29) 當前國內外電子品牌大廠積極推動產品碳中和浪潮下的綠色生產議題,卻累積推進台灣PCB廠商等上游製程端節能減碳的壓力,持續往高階供應鏈轉型發展。並依TPCA盤點產業耗電後,更需要及早投入低碳製造布局維持產業競爭優勢 |
 |
生成式AI 整合機器視覺檢測的崛起 (2024.08.28) 隨著生成式 AI 和機器視覺檢測的快速發展,為智慧 AOI 檢測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將聚焦在智慧 AOI 檢測市場的發展現況與趨勢,並剖析其在智慧工廠巡檢與品質管控的應用場景,並關注生成式 AI 與機器視覺檢測所帶來的變革 |
 |
機器視覺與電腦視覺技術的不同應用 (2024.08.28) 在工業應用領域當中,機器視覺這項技術算是重要角色,不僅提升生產效率,還能夠改善產品品質,為製造業提供全新的應用機會。本文探討機器視覺與電腦視覺技術的差異,以及其應用如何驅動工業領域邁向新格局 |
 |
形塑AOI產業創新生態 (2024.08.22) 人工智慧(AI)正逐步落實於各行各業,從製造業到醫療保健、交通管理到消費電子的應用範圍廣泛,對於許多產業來說都是一場革命,其中導入AOI與機器視覺等邊緣AI相關技術應用更為關鍵 |
 |
[自動化展] 推動無油、低成本自動化 易格斯展出多項業界首創方案 (2024.08.21) 推動無油化(zero lubrication)是易格斯(igus)的重要願景,今年的展覽以此為主題,展示了一系列在無油化(零潤滑)解決方案上的最新應用產品。此外,igus也展出了新的低成本自動化化方案與RBTX 平台,為客戶提供更便捷和經濟的產品選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