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鯧뎅꿥ꆱ藥 20544
2025 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 (2025.08.20)
台北国际自动化工业大展陪伴制造产业数十年,汇聚了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也成为许多知名厂商叁展的首选之地。随着AI技术日益普及,制造业的升级需求不断攀升,您也能在展会中发掘提升效能、优化品质、降低成本、促进永续发展的合作夥伴,开拓更多商业机会,共同迈向永续经营
[COMPUTEX] COOLIFY x DYNATRON展现散热科技新样貌 (2025.05.22)
在追求效能与个人化体验日益重要的电脑与行动装置使用时代,散热效益成为风格与创新的延伸。DYNATRON与旗下品牌 COOLIFY再创散热科技新标竿, 在COMPUTEX 2025展示全新一代电脑机壳全息风扇 HOLO FAN2,以及全球首创支援声控 RGB 灯效的手机散热器 ZEPHYR,藉由技术创新应用,进一步形塑未来散热科技的样貌
[Computex] Nordic引领IoT产业迈向高效、互通、安全的全新阶段 (2025.05.22)
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Taipei)期间,Nordic Semiconductor 展示了最新的物联网(IoT)、蓝牙、Wi Fi 及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展示内容涵盖了下一代低功耗蓝牙SoC、精确定位技术、蓝牙音讯、Matter生态系统叁考设计、Wi Fi与蜂巢式通讯整合、即??即用电源管理IC,以及人机介面设备等多个领域
【【COMPUTEX】信??科技展出新一代晶片与智慧巡检相机 驱动AI多元应用 (2025.05.21)
信??科技今(21)日於甫登场的COMPUTEX 2025,除了发表新一代AST1800晶片,可??简化未来伺服器设计与提升效能,并与旗下酷博乐以Eyes of AI为主轴,亮相下一代搭载新款晶片的Cupola360智慧巡检相机RX2000
促进长期照护创新行动 育成长照3.0健康AI专业人才 (2025.05.21)
因应台湾迈向超高龄社会的重大挑战,文化大学近日与台湾长照人才品管学会合作,共同推动「长期照护创新行动计画」,致力培育符合长照3.0趋势的健康AI专业人才。该计画结合学术与实务资源,打造融合人文素养与科技应用的长照教育新模式,藉由AI与智慧辅具导入,发展个人化、预防导向的照护模式,提升服务品质
封装技术推升AI运算效能 Deca与IBM合作打造北美MFIT生产基地 (2025.05.21)
在 2025 年的 COMPUTEX 展场,从 GPU、伺服器到 AI PC,无不围绕着「运算力」展开激烈竞争。但越来越多产业观察者注意到:推动这场效能革命的,不再只是晶片本身,而是背後的封装技术
【Computex】明基隹世达展AI综效 23家企业协作代理9大跨域应用 (2025.05.20)
明基隹世达集团今年以「AI WOW」为主题,再度叁与2025年COMPUTEX台北国际电脑展,共汇聚集团旗下23家企业的技术能量,以双倍展位呈现「联合舰队综效」的坚实实力,聚焦9大应用场域的智慧解决方案
[COMPUTEX] USB的新角色:从数据传输到通用供电介面的摇身一变 (2025.05.20)
当今年轻的一代要找供电介面的时候,他们也许只会寻找USB Type-C的孔位,因为这可能是未来全球通用的供电介面。这个曾经主要用於数据传输的USB介面,正经历一场显着的转变,要化身为全球电子设备的通用供电标准,甚至连USB介面开发协会都没预期到会有这样的发展
台积电领军进驻 屏东打造半导体供应链专区 (2025.05.20)
国科会联手屏东县政府与台积电,共同推动在屏东科学园区设立「半导体供应链专区」,由台积电领衔并结合其半导体供应链厂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此举为南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新里程碑
亿仕登精密系统斥资千万设厂 抢攻台湾精密制造市场 (2025.05.20)
新加坡亿仕登控股集团(ISDN Holdings Group)看好台湾半导体、雷射光电与电动车等高精密产业的未来发展,於2024年在台成立子公司亿仕登精密系统(ISDN Precision System),投资在台生产线性马达、高精密龙门平台及客制化机电整合设计服务
Anritsu 安立知 Site Master 系列手持式测试仪新增 VNA 与 VVM 功能 (2025.05.19)
Anritsu 安立知为其业界标准的 Site Master 系列手持式电缆与天线分析仪新增向量网路分析仪 (VNA) 和向量电压计 (VVM) 测量功能。最新版 Site Master MS2085A 和 MS2089A 是 Anritsu 安立知迄今功能最强大的手持式现场测试仪,深受全球射频 (RF) 通讯工程师信赖使用
趋势科技AI防护平台整合NVIDIA验证设计 守护云地两端资料安全 (2025.05.19)
为了协助全球企业利用次世代AI基础架构进行业务转型时提升安全性,全球网路资安厂商趋势科技宣布其能为NVIDIA Enterprise AI Factory验证设计,在客户面临资安挑战新环境,迈向AI的所有阶段提供提供强大、简化的防护
Secutech 2025落幕:AI驱动安全科技跨域整合 打造智慧防灾与永续未来 (2025.05.19)
随着人工智慧与物联网持续深化各类场域,台湾在智慧安全与防灾领域的整合能力与创新潜力,正迈向全球舞台。第26届亚洲年度安全科技盛会台北国际安全科技应用博览会(Secutech 2025)於日前圆满落幕
TMTS 2026回归台中展演生态系 共创智慧制造新格局 (2025.05.18)
因「TMTS 2026台湾国际工具机展」即将於2026年3月25~28日盛大回归台中办理,主办单位台湾工具机暨零组件工业同业公会(TMBA)近日特别举办展览说明会,针对展览整体规划、生态系展出机制、新展馆空间及报名程序进行完整介绍,并特别邀请台中市政府经济发展局局长张?源出席,展现产官携手推动产业升级与国际化的决心
德国莱因:未来车辆可靠性取决於AI、资安与系统整合能力 (2025.05.18)
面对智慧车辆兴起所带来的结构性挑战,德国莱因发布《 驾驭未来:智慧车辆与车用关键趋势发展白皮书 》,深入解析电动化、智慧化与联网化下,车用产业在技术、法规与验证层面所面临的变化与转型对策
COMPUTEX--倚天酷??发表智慧戒指与AI翻译耳机 (2025.05.16)
藉由生成式AI及智慧感测技术,科技正快速重塑人们的沟通与生活体验。倚天酷??-创发表两款主打新品━━Acer FreeSense Ring智慧戒指与AI翻译耳机「宏??译秒听」,不仅聚焦於智慧穿戴与人工智慧应用,更同步展出旗下电动滑板车、电动辅助自行车,以及多款电脑周边产品,展现多元创新布局
CPO成为AI网路基础建设关键推手 Broadcom推动CPO技术迈入200G (2025.05.16)
随着生成式AI与大规模人工智慧模型不断演进,对於资料中心的频宽、延迟与功耗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有效支援AI运算所需的高速、低延迟资料交换能力,共同封装光学(Co-Packaged Optics;CPO)技术正成为业界关键的发展方向
云林气候永续学院培育绿领人才 县府与云科大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5.05.16)
因应全球气候变迁与净零转型趋势,云林县政府与国立云林科技大学今(16)日联合举办「云林气候永续学院」开幕仪式,由县长张丽善与云科大校长张传育共同签署「气候永续学院合作备忘录」,正式宣示双方将携手推动地方永续治理与绿领人才培育,为云林迈向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
台湾算力联盟成立 强化AI基础建设布局 (2025.05.16)
随着人工智慧(AI)应用快速扩展、需求日益多元,算力(Computing Power)已成为驱动AI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因应此一趋势,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高速网路与计算中心(简称国研院国网中心)日前发起跨界共识成立「台湾算力联盟」,并举办启动大会,宣示整合各界资源、串联政府与民间力量,致力强化台湾在AI时代的算力战略布局
地震来自动「悬浮」 日本创新技术提升建筑抗震能力 (2025.05.15)
日本Air Danshin Systems近期推出一项划时代的地震安全技术,透过精密的气压系统,能在地震发生时使房屋短暂「悬浮」於地面之上,藉此大幅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直接冲击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页][最后一页]

  跥Ꞥ菧ꢗ雦뮗
1 ROHM推出高功率密度新型SiC模组 助力车载充电器OBC实现小型化
2 KSC XA轻触开关提供声音柔和的轻触回??,增强用户体验
3 Microchip推出面向边缘人工智慧应用的新型高密度电源模组MCPF1412
4 首款采用 DO-214AB 紧凑型封装的 2kA 保护晶闸管
5 Microchip发布PIC16F17576 微控制器系列,简化类比感测器设计
6 ROHM推出支援负电压和高电压的高精度电流检测放大器
7 Bourns IsoMOV 混合保护器荣获 IEC 61051-2 符合性认证, 并列入 UL 1449 认证名单
8 Microchip推出MEC175xB系列,为嵌入式控制器引入硬体量子抗性
9 意法半导体推出工业级加速计 其整合了边缘 AI 与超低功耗技术,适用於免维护智慧感测应用
10 ST 推出内建唯一识别码的新款序列式 EEPROM 对应产品辨识、追踪与永续设计需求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