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Nvidia
科技
典故
浏览器的演进

浏览器最早的名称为WorldWideWeb,1990年它还只是仅供浏览网页之用。1993年美国国家高速计算机中心针对Unix系统研发出Mosaic,利用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接口程序,可以将网页上的图跟文展现在屏幕上。1994年由网景公司推出的Netscape Communicator,在市场中有着相当高的占有率,但目前浏览器的使用以IE为主流。
技嘉全新GeForce RTX 40系列绘图晶片效能大跃进 (2022.11.16)
技嘉科技於11月16日上市搭载NVIDIA Ada Lovelace架构GeForce RTX 4080 16GB系列显示卡。全新GeForce RTX 40系列绘图晶片效能大跃进,玩家与内容创作者能享受游戏高质量帧数与提升创作流程效率
NVIDIA宣布采用H100与Quantum-2系统 加速推动科学探索 (2022.11.15)
NVIDIA(辉达)今日宣布全球广泛采用新一代 H100 Tensor 核心 GPU 与 Quantum-2 InfiniBand 系统,包括在 Microsoft Azure 云端服务和超过 50 个全新合作夥伴的系统上推出新服务,以加速推动科学探索
Rescale采用NVIDIA AI软体 推动工业科学运算领域发展 (2022.11.10)
工业科学运算领域如同许多企业一样,都在资料上卡关。解决看似棘手的难题需要用到大量的高效能运算资源,无论是开发新能源、创造新的运输模式,或是解决提高营运效率及改善客户支援等重大问题皆然
Cartken推出由NVIDIA Jetson驱动自主移动机器人外送服务 (2022.10.27)
人行道上出现新的机器人,它用充满趣味的方式将咖啡和餐点外送到人们的手中。来自加州奥克兰的新创公司Cartken对这类机器人兴致勃勃。Cartken成立於2019年,已协助某些客户快速部署机器人应用,当中包括星巴克和Grubhub的餐点外送服务
NVIDIA Isaac ROS导入自主移动机器开放原始码提供监控功能 (2022.10.21)
NVIDIA在ROSCon 2022大会宣布推出最新Isaac ROS软体 Developer Preview(DP)2版本,在该版本中加入用於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机队的云端与边缘机器人任务管理与监控全新功能,以及其他供ROS 2开发人员使用的功能
戴尔、VMware与NVIDIA合作实现突破性创新 为多云解决方案提供效能 (2022.10.20)
戴尔科技集团推出与VMware共同设计的全新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搭配NVIDIA适合所有工作负载且高效安全的加速基础架构 - BlueField DPU,并与NVIDIA深化AI领域合作,为企业之多云及边际策略提供更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及更?大的效能,并透过改善关键决策的即时数据分析,加快数位转型
NVIDIA携手HP与北科大 打造「NVIDIA Studio x HP 协作空间」 (2022.10.20)
适逢2022年9月初一幅由人工智慧(AI)工具Midjourney生成的画作「太空歌剧院」(Theatre D'opera Spatial),因为赢得了美国科罗拉多博览会的艺术奖项,AI再度在人类社会掀起轩然大波
Oracle携手NVIDIA扩大部署企业采用OCI加速运算与AI技术 (2022.10.19)
Oracle(甲骨文)与NVIDIA(辉达)今日宣布扩大双方长期的结盟关系,共同进行一项为期数年的合作计画,利用加速运算与人工智慧(AI)协助客户应对商业上的各项挑战。本次合作旨在将完整NVIDIA加速运算堆叠导入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包括GPU、系统与软体
NVIDIA Research全新AI模型GET3D 打造3D虚拟世界物件 (2022.09.26)
在NVIDIA Research开发出全新人工智慧(AI)模型後,越来越多公司及创作者可以将各种3D建筑物、车辆和人物角色置入他们打造的庞大虚拟世界中。 NVIDIA GET3D单纯使用2D影像进行训练,便能产生出极为逼真的纹理和具复杂几何细节的3D形状
NVIDIA推出SaaS与IaaS Omniverse Cloud 打造工业元宇宙 (2022.09.21)
NVIDIA(辉达)今天宣布推出首款软体即服务(SaaS)与基础设施即服务产品NVIDIA Omniverse Cloud,这套全方位的云端服务套件可供艺术家、开发人员及企业团队在任何地方设计、发布、操作与体验元宇宙应用
技嘉推出新一代AORUS RTX 40系列高阶显示卡 (2022.09.21)
随着NVIDIA GeForce RTX 40系列显示卡问世,技嘉科技同步推出全新阵容。新一代AORUS RTX 40系列高阶显示卡完全释放新世代显示晶片的高性能,在效能规格上全面升级,不仅采用更强大的散热技术,还加入众多创新设计及优化功能,为追求顶尖效能的创作者和电竞玩家升级有感体验
NVIDIA Hopper於MLPerf AI推论基准测试初登场即创世界纪录 (2022.09.12)
NVIDIA H100 Tensor核心GPU在MLPerf人工智慧(AI)基准测试初登场,便在各项推论作业负载创下世界纪录,其效能较前一代GPU高出达4.5倍。此测试结果显示,对於先进AI模型有最高效能需求的用户来说,Hopper就是首选产品
NVIDIA携手戴尔针对AI和零信任安全推出资料中心解决方案 (2022.08.31)
NVIDIA(辉达)今日宣布与戴尔科技集团(Dell Technologies)携手推出专为人工智慧(AI)时代设计的全新资料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全球企业最先进的AI训练、AI推论、资料处理、资料科学及零信任安全功能
Seoul Robotics运用NVIDIA技术 协助车辆自主移动与停车 (2022.08.17)
想像开着一辆没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去购物商场、机场或停车场,接着透过应用程式让汽车自己开走并停妥。南韩的Seoul Robotics软体公司运用NVIDIA的技术实现了这个想像,让没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得以完成自动驾驶
Telexistence搭载NVIDIA AI技术补货机器人 部署日本便利商店 (2022.08.15)
位於东京的新创公司Telexistence本周宣布将在日本的数百间全家便利商店部署搭载NVIDIA人工智慧(AI)技术的补货机器人。 日本有5.6万间便利商店,密度居全球第三位,其中全家便利商店约有1.6万间
NVIDIA推出Omniverse ACE 加速虚拟助理和数位人开发及部署 (2022.08.10)
NVIDIA(辉达)今日宣布推出云端原生人工智慧(AI)模型与服务 NVIDIA Omniverse Avatar Cloud Engine(ACE),让开发人员能更轻松地打造及客制化逼真的虚拟助理和数位人。 任何规模的企业使用ACE在云端提供的这些模型和服务
NVIDIA携手合作夥伴推动USD 加速工业元宇宙与3D世界发展 (2022.08.10)
NVIDIA(辉达)今日宣布一项广泛计画,将3D世界中开源且可扩展的语言,通用场景描述(USD),打造成为建立开放元宇宙和3D网际网路的基础。 NVIDIA将与发明USD的皮克斯(Pixar)
NVIDIA Jetson AGX Orin 32GB生产模组开始供货 (2022.08.04)
对开发人员与企业来说,想要将新的人工智慧 (AI) 及机器人应用和产品推向市场,或支援现有的应用和产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已开始供货的 NVIDIA Jetson AGX Orin 32GB 生产模组,能协助开发人员及企业解决这个难题
NVIDIA AI平台强化NeMo Megatron框架大型语言模型功能 (2022.07.29)
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加,NVIDIA 今日宣布推出NeMo Megatron框架的更新内容,更新後可加快训练速度达30%。这些更新内容包括两项开创性技术及一项超叁数工具,用在任意GPU数量的LLM训练最隹化及扩展,为使用NVIDIA AI平台训练与部署模型提供新的功能
NVIDIA:新创公司正将AI视觉技术应用於运动赛事 (2022.07.28)
体育比赛会产生大量资料。深度技术新创公司 TVConal 的总经理 Masoumeh Izadi 表示,以板球为例,每场比赛都会产生数百万个影格资料点,供体育赛事分析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十大热门新闻
1 NVIDIA发表新AI工具 助力机器人学习和人形机器人开发
2 茂纶使用NVIDIA Omniverse及Epson机械手臂实现生成式AI瑕疵检测自动化
3 印尼科技领导者与NVIDIA合作推出国家人工智慧Sahabat-AI
4 印度机器人生态系利用NVIDIA创新 从仓储自动化到最後一哩路配送
5 u-blox加入NVIDIA Jetson合作夥伴生态系统 推动高精准度定位应用
6 NVIDIA AI Blueprint协助开发视觉AI代理 以提高效率、最隹化流程并创造空间
7 NVIDIA乙太网路技术加速被应用於建造全球最大AI超级电脑
8 黄仁勋:新的运算时代正在启动
9 Ansys透过NVIDIA Omniverse实现3D-IC设计3D多物理视觉化
10 日立轨道公司采用NVIDIA技术推进即时铁路分析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