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穿戴式電子
科技
典故
Intel的崛起-4004微處理器與8080處理器

Intel因為受日本Busicom公司的委託設計晶片,促成了4004微處理器的誕生,也開啟了以單一晶片作成計算機核心的時代。1974年,Intel再接再厲研發出8080處理器,和4004微處理器同為CPU的始祖,也造就了Intel日後在中央處理器研發的主導地位。
晶神醫創首創癲癇抑制技術 (2018.01.31)
醫療器材和半導體產業,是截然不同的產業,但若結合再一起,將有機會爆發強大能量。晶神醫創即將打響第一槍,端出治療癲癇重症患者及失明患者的解方。
知識3.0:美好出路常在無法否證的地方 (2018.01.29)
改變知識結構可帶來不同的視野,透過知識3.0的視野,將能夠更有效探索未被否證的路徑。
ST:精確度將是2018年感測器發展關鍵 (2018.01.26)
在IOT與行動、穿戴型的電子裝置中,除了MCU之外,另一個要角就是感測器。感測器會觸及到的層面包括動作感知、環境、麥克風等,由於IOT在應用上對於感測器的需求更高了,例如針對POWER與功耗的要求特別高,因此會特別需要更低功耗的感測器,來提高感測器的使用延時
智慧手錶和頭戴式顯示器勢不可擋 (2018.01.11)
展望未來,帶動智慧手錶銷量的關鍵因素,在於是否能創造為個人提供獨特價值,並獨立於智慧手機之外的各種核心功能。
Micro LED將率先應用於AR/VR裝置與智慧手錶 (2018.01.02)
蘋果針對iPhone智慧手機的面板最近又頻放消息,其中最受全球業界矚目的便是Micro LED顯示器的動向。也因為AMOLED(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受制於韓商三星顯示(SDC)獨佔九成以上市場,蘋果積極尋求替代的顯示技術
長照2.0加快台灣智慧醫療腳步 (2017.12.26)
為因應台灣高齡化趨勢,政府在2016年啟動長照2.0,長照2.0放寬了醫師法的限制,同時也讓IT技術在醫療業的應用更深更廣,此一政策也將加速台灣智慧醫療腳步。
AI 時代的創新教育:AI思維+設計思維 (2017.11.24)
機器與人類的智慧化之路,是非常互補的、可以非常有效地相輔相成。
Apple Watch Series 3的技術與功能剖析 (2017.11.10)
雖然沒有引起太多的關心與討論,但最新一代的Apple Watch增加了好幾個突破性的應用,其吸睛的程度不亞於iPhone X採用OLED面板。
智慧足部裝置平台 獲國際大獎 打造醫療復健新模式 (2017.11.09)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分析報告指出,智慧衣被視為最極致的穿戴式裝置應用,今(2017)年智慧衣市場出貨量預估達330萬件、2021年智慧衣市場出貨量更有機會成長6.5倍、達2,160萬件之多
不完美 但仍持續進化 (2017.11.09)
完美,理想的智慧手錶要有最全面的無線支援,包含藍牙,Wi-Fi,5G以及對應IoT的技術;要擁有超長的電池壽命,不是一天兩天,或者一個月兩個月,而是以「年」來計,此外,它要有完美的顯示器,無論白天黑夜,室內室外,都要完美的傳遞資訊
一切仍在未定之天 別太早下定論 (2017.11.08)
智慧手錶市場才剛被起了頭,目前所有的玩家可能都是玩票性質,要說勝負,要談長遠,都太早了
可攜式手腕照護球 (2017.10.18)
本作品「可攜式手腕照護球」,主要設計對象是以腕隧道症候群者為重點相關開發。
Intel證實放棄VR獨立頭戴顯示計畫 (2017.09.25)
包括微軟、Google、蘋果及臉書等科技巨擘,都相繼投入開發AR/VR,但才於去年公布VR獨立頭戴顯示器開發計畫的英特爾(Intel)卻在日前證實,將取消這項名為「Project Alloy」的計畫,英特爾未說明具體原因,僅透露由於缺乏感興趣的合作夥伴,市場熱度不高,因此最終決議中止這項計畫
打開明日物聯網任督二脈--無線充電與防水 (2017.09.15)
隨著物聯網(IoT)創新推動許多情境下的「斷線」,像是取代有線充電器,改為讓可攜式IoT裝置保持「永遠在線」,電子產品與水共存的挑戰愈見顯露是先見之明。
Keyssa為行動裝置打造高速無線傳輸新體驗 (2017.09.05)
高速、非接觸式連接方案廠商Keyssa推出新一代零組件連接器產品KSS104M,其採用超小型3 x 3mm封裝,並具有改良的電氣和機械公差,以更易於設計、大幅降低功耗 ,並支援多種業界標準的高速通訊協定
2017年全球將賣出3.1億台穿戴式裝置 智慧手錶最具潛力市場 (2017.08.29)
未來科技逐漸導向輕量、輕便化的使用者需求,將促使穿戴式裝置爆炸性成長。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預測指出,今年全球將賣出3.1億台穿戴式裝置,較2016年成長16.7%。其中,藍牙耳機居整體穿戴式裝置市場之冠,而智慧手錶的成長潛力最被看好,未來將創造174億美元的營收
高通發表針對Android生態系統設計的深度感測攝影鏡頭技術 (2017.08.17)
美國高通公司旗下高通技術公司宣佈擴展高通Spectra模組項目(高通Spectra Module Program),實現更加優化的生物辨識功能和高解析度深度感測技術,能滿足一系列廣泛的行動終端裝置和頭戴式顯示器(HMD)所帶來日益增加的圖像及影像需求
穿戴式手環中的光學心率感測器應用 (2017.08.09)
在現實中,消費者對手環式HRM技術的體驗至今為止還不盡人意:光學HRM的基本操作看起來雖然很簡單,但在手環式裝置中應用該技術時,還要克服相當多的技術難題...
穿戴式裝置助你健康 (2017.08.07)
未來,醫療級穿戴式裝置將更加小型且可攜化,讓病患在家中也可使用,並檢測身體狀況,資料也可透過雲端回傳至院中提供醫護人員了解患者身體狀況。
穿戴式裝置需求更暢旺 (2017.08.03)
穿戴式裝置若要從過往的「玩具」,轉而向專業的醫療器材邁進,除了效能須再進一步地提升外,外型設計與利基市場,也都是相關廠商應該注重的部分。

  十大熱門新聞
1 Nordic技術為智慧眼鏡實現自動對焦功能,改善近視和遠視問題
2 智慧無線聽診器採用Nordic nPM1300提升電池性能
3 Nordic的低功耗藍牙技術為資產追蹤和個人安全解決方案實現精確定位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