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2025.05.07) 發展碳捕捉與封存(CCS)等負排放技術,才能補償無法減排或後期累積的排放量。到2050年,全球CO2減排量約有15%需要依賴CCS實現。在此背景下,CCS技術已成為重工業和能源業脫碳的關鍵工具 |
 |
高速時代的關鍵推手 探索矽光子技術 (2025.05.07) 矽光子正快速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階段,成為支撐高速運算、資料中心及異質整合架構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然而,矽光子在量產與測試面仍有諸多挑戰有待克服。未來矽光子有望實現更高良率、更低成本的製造目標,加速落地 |
 |
Wi-Fi 7市場需求激增 多元應用同步並進 (2025.05.07) Wi-Fi 7不僅是速度的躍進,更是連接範式革命的開端。當家庭網路可同時承載8路8K影片串流,工廠機器人實現亞毫秒級協同,AR眼鏡獲得雲端渲染支援,整體的應用數位化進程將邁入全新階段 |
 |
RISC-V的AI進化—NPU指令集擴展 (2025.05.07) 在AI技術日益主導新世代運算需求的背景下,RISC-V能否如同當年的Linux,憑藉開源特性崛起為主流?本文將從三大關鍵面向—指令集擴展、地緣政治與供應鏈、自主開發與碎片化風險—剖析RISC-V在AI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
 |
xPU能效進化論 每瓦特算力成為AI時代新價值 (2025.05.07) 半導體產業必須重新定義「效能」:不再僅以每秒浮點運算次數(FLOPS)比較,而以每瓦特浮點運算(FLOPS/W)為核心指標。本文將從製程微縮、先進封裝、架構革新三個維度,深入剖析xPU的節能技術路線 |
 |
生成式AI當道 GPU算力爭霸方興未艾 (2025.05.07) 生成式AI驅動的模型規模與複雜度急遽上升,正迫使晶片架構以遠超摩爾定律的速度進化。在這場硬體競賽中,NVIDIA、AMD、Google等科技巨頭紛紛推出「算力核彈級」晶片,並在效能、功耗與生態系三大戰場上展開正面交鋒 |
 |
Swippitt 推「烤麵包機」造型手機換電站 2秒完成電池更換 (2025.05.06) 美國新創公司 Swippitt 發表了一款創新的手機充電解決方案—Swippitt Instant Power System(IPS)。這款外形酷似烤麵包機的裝置,能在短短 2 秒內自動更換手機外接電池,為用戶提供即時的電力補充,徹底改變傳統的充電方式 |
 |
日本新創推出為「貓舌族」量身打造的吹氣機器貓 (2025.05.06) 日本新創公司Yukai Engineering發表了一款名為「Nekojita FuFu」的創新產品,專為對熱食敏感的「貓舌族」設計。這款迷你貓形機器人能模擬人類吹氣動作,快速冷卻熱食與飲品,為用餐體驗帶來全新變革 |
 |
南韓新創公司利用石墨烯 推出一款透明無線烹飪裝置 (2025.05.05) 南韓新創公司 Graphene Square 近期推出了一款創新的透明無線烹飪裝置,利用石墨烯的卓越導熱性能,為家庭烹飪帶來全新體驗。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組成的單層蜂巢狀結構,厚度僅為一個原子,具有優異的導熱性和強度 |
 |
高頻寬OTA測試難度高 安立知與MVG合作開發用於Wi-Fi 7的OTA測試方案 (2025.05.05)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快速演進,Wi-Fi 7(IEEE 802.11be)作為最新一代無線通訊標準,正引領高效能、高頻寬的應用潮流。其高速傳輸特性特別適合超高畫質影音串流、多使用者的 AR/VR/XR 沉浸式實境體驗,以及高即時性娛樂應用 |
 |
瑞典企業打造首座工業級綠色鋼鐵廠 減少碳排放量達95% (2025.05.02) 瑞典新創企業Stegra(前身為H2 Green Steel)正在北部城市博登(Boden)建設全球首座工業級綠色鋼鐵廠,預計於2026年開始生產,初期年產能為250萬公噸,目標在2030年達到500萬公噸 |
 |
生成式AI搜尋演進 從AI Overview到AI Mode (2025.05.02) Google 於 2023 年推出「AI Overview」(原稱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 SGE),利用自家 Gemini AI 模型,為複雜查詢提供多步驟推理與摘要,並在搜尋結果頁面頂部呈現 AI 生成的資訊,協助用戶快速掌握重點內容 |
 |
亞東工業氣體華亞新廠動土 專注供應超高純度氣體 (2025.04.30) 半導體製程的精密與高效率要求,驅動了對高純度工業氣體的龐大需求。亞東工業氣體於華亞科技園區舉行新廠動土典禮,未來該廠將專注供應超高純度的氮氣、氧氣與氬氣,成為半導體製程穩定運作的關鍵支援 |
 |
AI輔助駕駛方興未艾 資策會與產業夥伴合作開發智駕系統 (2025.04.28) 面對大客車事故頻傳、駕駛恍神與分心問題日益嚴重,AI技術正成為提升行車防護不可或缺的助力。根據交通部統計,2024年大型車事故主因中,超過一半與駕駛恍神、緊張或分心有關,凸顯提升駕駛專注力與預防危險行為的重要性 |
 |
頻譜分析儀邁向150MHz新標準 迎戰無線通訊與國防測試需求 (2025.04.28) 隨著無線通訊、航太國防與安全監控領域對頻譜監測、非法訊號偵測與即時分析的需求持續增加,傳統手持式頻譜分析儀已難以滿足現代高頻寬應用場景。Anritsu(安立知)推出新版Field Master系列手持式頻譜分析儀,將分析頻寬擴展至150 MHz,並新增追蹤產生器功能,提供IQ數據擷取與RF頻譜監控能力 |
 |
RISC-V能否在AI時代突圍? 看開源硬體如何重塑晶片競局 (2025.04.25) 隨著AI運算需求飆升,開源硬體架構RISC-V正迅速成為AI晶片領域的焦點。根據統計,去全球RISC-V架構處理器出貨量突破100億顆,年成長率高達120%,其中超過三成應用於AI加速晶片 |
 |
Wi-Fi 6物聯網設備市場潛力強勁 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2025.04.25)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物聯網設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傳統無線網絡技術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最新一代Wi-Fi 6技術的出現,為物聯網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正在重塑智慧家庭、工業自動化和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 |
 |
兼具頻寬與傳播特性 FR3正式成為6G頻譜策略核心頻段之一 (2025.04.24) 隨著6G對更高容量、超低延遲與感測整合的需求增長,業界開始拓展頻譜視野,超越傳統的Sub-6 GHz(FR1)與毫米波(FR2)範疇,聚焦於7 GHz至24 GHz的上中頻段(FR3)。該頻段兼具較寬頻寬與相對可接受的傳播特性,被視為繼承FR1的可靠覆蓋能力及FR2的高資料速率優勢之關鍵橋樑 |
 |
汽車低延遲時脈技術當道 BAW體聲波技術站上車用電子舞台 (2025.04.24) 隨著自動駕駛與智慧車輛的快速發展,汽車電子系統的複雜度與整合性日益提高。從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到車用資訊娛樂系統(IVI),再到高效能運算(HPC)與高速數據傳輸架構,車廠對於高精度、低延遲且高度可靠的時脈技術需求與日俱增 |
 |
全球經濟劇變 台灣製造業亟需透過數位轉型重新定位 (2025.04.22) 在全球經濟劇變與產業轉型壓力下,台灣製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原物料成本飆升、人才短缺、供應鏈不穩、國際政策波動,以及數位化腳步的落後,都讓產業備感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