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2025.08.20)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陪伴製造產業數十年,匯聚了各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成為許多知名廠商參展的首選之地。隨著AI技術日益普及,製造業的升級需求不斷攀升,您也能在展會中發掘提升效能、優化品質、降低成本、促進永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開拓更多商業機會,共同邁向永續經營 |
 |
全球經濟劇變 台灣製造業亟需透過數位轉型重新定位 (2025.04.22) 在全球經濟劇變與產業轉型壓力下,台灣製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原物料成本飆升、人才短缺、供應鏈不穩、國際政策波動,以及數位化腳步的落後,都讓產業備感壓力 |
 |
2025 Touch Taiwan系列展 – Forward Together (2025.04.16) Touch Taiwan系列展是台灣上半年重要的科技盛會,近年來,因應產業趨勢,展示主題在原有的智慧顯示已跨足到智慧製造、先進設備、工業材料、新創學研、淨零碳排等領域 |
 |
ROHM推出業界首創具有AI功能的微控制器 (2025.04.10) 半導體製造商ROHM(總公司:日本京都市)推出了具有 AI(人工智慧)功能的微控制器「ML63Q253x-NNNxx / ML63Q255x-NNNxx」(以下簡稱 AI微控制器),該產品可利用在馬達等工業設備,及其他各種設備的感測資料進行故障檢測和劣化預測,而且無需網路即可進行學習和推理,是業界首創的微控制器 |
 |
工研院攜手產業克服高關稅挑戰 以數位科技助攻深度節能 (2025.04.08) 順應目前仍有部份國家持續提升能源效率與潔淨技術研發,視之為產業未來重點策略。工研院今(8)日舉辦第四屆「ITRI NET ZERO DAY打造能源效率新勢力」論壇暨特展,邀請跨領域產業專家,共同探討如何以數位科技打造完善能源效率解決方案,並接軌國際趨勢攜手產業建構氫氨產業鏈,期待克服美國對等關稅新措施挑戰 |
 |
AI驅動虛擬雙生技術 「活體心臟」計畫邁向新階段 (2025.03.31) 基於現今AI人工智慧應用逐漸落地發展,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近期宣佈旗下「活體心臟(Living Heart)」計畫的成員,正在測試新一代高度客製化活體心臟模型的開發、beta測試與評估,能透過一鍵操作調整組織屬性、結構變異和其他參數,針對個別患者或群體進行高度客製化配置 |
 |
研揚更新品牌識別 邊緣AI、機器人今年將貢獻雙位數成長 (2025.03.31) 受惠於近年AI人工智慧潮流不斷推波助瀾,促進工業電腦品牌大廠研揚科技的營收及客戶群不斷成長,也決定重新塑造公司的品牌形象,並於2025年初開始使用新企業識別商標 |
 |
工研院直擊MWC 2025 AI驅動開放轉型布局6G (2025.03.14) 經歷COVID-19疫情停辦後再度舉行的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估計今年共吸引超過10.9萬人參與。親臨現場的工研院也在今(14)日舉辦「MWC 2025 展會直擊:AI 驅動未來通訊與智慧應用研討會」,聚焦其中關鍵議題「開放」(Open)與「AI人工智慧」,探討對產業未來發展的深遠影響 |
 |
VLSI TSA研討會4月將登場 聚焦高效能運算、矽光子、量子計算 (2025.03.13) 隨著全球半導體技術持續推進,AI、量子計算、高效能運算(HPC)等技術發展正驅動產業革新,今年由工研院主辦第42年的「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系統暨應用研討會」(VLSI TSA),即將於4月21~24日於新竹國賓飯店登場 |
 |
西門子TIMTOS展出全方位解決方案 導入AI驅動工具機永續競爭力 (2025.03.09) 因應國際市場積極推動永續發展,由西門子數位工業透過全方位工具機解決方案,導入AI人工智慧的驅動下,推進工具機產業數位轉型。在今年TIMTOS 2025展出3大主題:打造最新世代智慧機械、優化生產與管理流程、整合能源管理邁向永續發展,持續優化設備性能,並透過嶄新的CNC與數位化科技,攜手產業提升競爭力 |
 |
創建工具機生態系價值鏈 (2025.03.07) 為分散總體經濟受到關稅衝擊的風險,近來除了法人單位呼籲政府,應強化半導體、AI與傳統產業鏈結、擴散以提升競爭力。同時期許台灣工具機產業能積極開拓半導體、機器人等終端創新應用領域加乘效益,共同創造最大市場價值突圍 |
 |
ROHM的EcoGaN被村田製作所集團旗下Murata Power Solutions的AI伺服器電源所採用 (2025.02.27) 半導體製造商ROHM(總公司:日本京都市)的650V耐壓、TOLL封裝的EcoGaN?產品GaN HEMT,被日本先進電子元件、電池和電源製造商村田製作所集團旗下Murata Power Solutions的AI(人工智慧)伺服器電源所採用 |
 |
產業AI化因時制宜 開源AI小語言模型異軍突起 (2025.02.02) 在這波針對DeepSeek開源推理模型熱烈討論的表象之外,倘若能排除地緣政治、人為意識型態的干擾,其實早在2024年底就有許多專業組織指出,人工智慧(AI)小語言模型將是今年持續成長的關鍵,相關技術發展或許比起預期快速,再次突顯開源模式的價值,但仍在原先所預測的發展路徑上 |
 |
現代與Nvidia合作 以AI 技術打造智慧車和未來工廠 (2025.01.14) 現代汽車日前與Nvidia宣布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將在業務營運中開發和應用 AI 人工智慧技術。
根據合作協議,現代將利用Nvidia的Omniverse平台構建工廠的數位孿生,以提高製造效率、改善品質並降低成本 |
 |
5G加速供應鏈跨國重組 (2025.01.10) 迎合2018年以來全球供應鏈演進,正加速擺脫單一市場。中華電信也隨著海外台商跨國布局,並為了及時掌握關鍵資訊,偕同各領域夥伴透過5G通訊串連智慧基礎建築、智慧製造等解決方案 |
 |
2025科技顧問會議落幕 聚焦氣候調適與低碳能源科技 (2025.01.08) 行政院2025年科技顧問會議今(8)日正式閉幕,經過7位國內外學研領袖組成的科技顧問、政府部會代表連續兩天的深度交流與討論後,由首席顧問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分就「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和「低碳能源與去碳化」兩大主題,向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提出總結報告 |
 |
工研院勾勒南台灣產業新藍圖 啟動AI與半導體雙引擎 (2024.12.27) 工研院今(27)日舉行「AI賦能.半導體領航-2024南台灣產業策略論壇」,邀請多位產官學研領袖與會,聚焦於南台灣成熟的半導體供應鏈與技術優勢,並結合快速崛起的AI技術,呼籲與會者及早布局「半導體南向,產業鏈聚能量」與「產業AI化、AI平民化」雙引擎的產業架構,共創新商機 |
 |
AI助力創新光學顯微鏡 觀察高速腦神經功能影像 (2024.12.24) 由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朱士維教授領軍,結合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吳順吉教授與台大學藥理學科暨研究所潘明楷副教授組成的跨領域團隊,今日在國科會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的技術,成功研發出超高速 4D顯微鏡,並結合AI人工智慧,大幅提升腦部影像清晰度,得以觀察高速腦神經運作 |
 |
AI帶動半導體與智慧製造方向 促進多功機器人產業革新 (2024.12.19) 面對現今AI人工智慧快速崛起、數位轉型、地緣政治變化種種挑戰,產業勢必要創新,半導體和智慧製造則無疑是最受矚目的領域之一。實威國際公司日前舉行法人說明會,對外說明2024年營運概況及經營績效,也強調在這兩大領域革新,多功能機器人、無人載具將是未來重點發展產業 |
 |
善用「科技行善」力量 精誠集團旗下奇唯科技榮獲「IT Matters 社會影響力產品獎」 (2024.12.13) 精誠集團子公司奇唯科技結合AI與物聯網技術,開發出國內第一個應用FHIR架構的醫療照護個管系統~「P.O. MRP個案導向醫療資源整合系統」(Patient-Oriented Medical Resource Plan),榮獲2024年「IT Matters 社會影響力產品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