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巴充能標準奠基 擴大能源新佈局 (2025.04.08) 相較於現今市場上競爭劇烈的電動乘用轎車,台灣則除了尋求電動車AIoT時代的資通訊商機,更聚焦電動巴士發展,迎合「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推動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增添AI數位及淨零轉型的動能 |
 |
成大凝聚科研力 研製全台首座岸基式擺臂波浪發電機組 (2024.12.04) 台灣波浪能源新突破!國立成功大學攜手南台灣多所大學與科研機構,成功研製全台首座國產岸基式擺臂波浪發電機組「擎浪者(WaveArm)」,標誌著台灣在海洋再生能源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 |
 |
Lyten投資鋰硫電池工廠 預示新型電池技術進入商業化階段 (2024.11.26) 美國能源新創公司 Lyten 宣布投資 10 億美元,於美國建立一座鋰硫電池(Lithium-Sulfur Battery)製造工廠,這項計畫旨在推動次世代電池技術的商業化。Lyten 表示,該工廠將專注於大規模量產鋰硫電池,並計劃於未來數年內啟動營運,滿足電動車(EV)、航空航天及其他尖端應用對高性能電池日益增長的需求 |
 |
Ansys台灣用戶技術大會破千人參加 AI及先進封裝成焦點 (2024.08.06) 2024 Ansys台灣用戶技術大會(Taiwan Simulation World)今日在新竹喜來登飯店盛大舉行,共吸引超過1,000名來自各產業的專業人士參與,探討AI與模擬技術如何革新半導體、先進封裝、光電通訊、智慧交通、電力電子與能源等領域的發展 |
 |
2024 Ansys Simulation World即將展開 以AI技術掀模擬熱潮 (2024.07.15) 全球模擬軟體的領導者 Ansys今年度台灣用戶技術大會,即將於8月6號於新竹喜來登飯店盛大舉辦,活動將匯聚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模擬技術在工程領域的創新應用 |
 |
研華推動多元、開放與標準化Edge AI 攜伴打造最佳應用方案 (2024.05.27) 近期隨著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逐日逼近,人工智慧(AI)可想而知又將成為焦點。台灣工業物聯網大廠研華公司也在自家早前舉行的「2024研華嵌入式設計論壇」 |
 |
大立光跨界投資萬溢能源 發表全球充電最快電池材料 (2024.03.12) 基於當今電動車、再生能源建設所需儲能電池,已成為次世代產業的戰略資源。經濟部也在今(12)日宣布結合由大立光投資4.5億元成立的萬溢能源公司,首度跨足潔淨能源產業應用,開發全球最快充電的鋰電池負極材料,估計約5分鐘即可充飽電池,壽命亦可高達20年,搶攻全球電動車及儲能市場上千億美元商機 |
 |
桃園航空城產業論壇登場 產官學共商智慧永續桃花源 (2023.12.18) 隨著桃園航空城開發進入新階段,為擘劃產業全面升級,並攜手亞洲新矽谷夥伴,共創開放式產業創新生態系。桃園市政府於今(18)日假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舉辦「2023桃園航空城產業論壇」(Smart Utopia智慧永續桃花源)」 |
 |
產業「鈦」重要 金屬中心鈦金屬工作坊助供應鏈整合及提升韌性 (2023.10.24) 近年來航空、太空與能源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也推動鈦金屬的應用持續蓬勃發展,「鈦」成為重要的關鍵金屬資源之一。,金屬中心舉辦「2023年提升鈦金屬產業韌性共識工作坊」,鏈結鈦金屬業者交流與互動,以掌握鈦金屬材料供需、促進供應鏈穩定並提升韌性,進而推動產業穩健發展 |
 |
是德:五大關鍵領域將成產業未來十年決勝點 (2023.02.08) 是德科技(Keysight)是推動全球企業、服務供應商和政府機構網路連接與安全創新的技術領導廠商。該公司指出,過去兩年疫情雖然對整體產業產生衝擊,但也加速了科技的應用與發展 |
 |
日運能源簽20.89億元漁電共生聯貸案 預期2023年完工 (2022.10.24) 智慧能源品牌商泓德能源宣布,為加速漁電共生布局的版圖,轉投資的合資公司星?電力旗下日運綠能完成新台幣 20.89 億元的台南七股案場聯貸案,此案由國際票券與王道銀行共同主辦,其他參貸行還包括高雄銀行及全國農業金庫 |
 |
工研院推動草根運動 攜手產學研孕育綠領新貴 (2022.09.06) 因應全球淨零排放趨勢,帶動新能源產業商機與人才需求蓬勃發展,工研院持續推廣「大專校院與電網學校跨域培訓方案」,期望深入大學推動電力與能源課程,以搭配離岸風電大廠等業師進行經驗授課 |
 |
工研院推動草根運動 攜手產學研培育綠領人才 (2022.09.06) 因應全球淨零排放趨勢,帶動新能源產業商機與人才需求蓬勃發展,根據國際能源總署(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統計,預估2030年將有1400萬個綠領人才職缺。
為因應綠領跨域人才需求大增 |
 |
電氣化趨勢不可逆 車用半導體扮演推手 (2022.08.23) 電動汽車的應用已經成為汽車半導體市場成長的一大關鍵因素。
高壓、高頻、高功率密度的車用系統,發展趨勢也漸漸成形。
將半導體效能提升,才能回應新世代智慧型車輛發展的需求 |
 |
賽事邁入十周年 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Go Green 2020開放報名 (2020.01.14) 綠能觀念向下扎根才能永續經營,能源管理及自動化領域的數位轉型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持續對全球莘莘學子傳播理念,宣布其年度全球學生競賽「Schneider Go Green 2020」全球綠能創意賽開始報名 |
 |
能源轉型的成功 是維持台灣供應鏈全球競爭力關鍵 (2019.11.06) 隨著世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大,世界能源消費量持續增長。北美、中南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及亞太等六大地區的能源消費總量均有所增加。世界能源消費結構趨向優質化,但地區差異仍然很大,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與消費持續上升,石油、煤炭所占比例緩慢下降,天然氣的比例上升 |
 |
全球製造供應鏈全面綠化 再生能源前景看俏 (2019.10.17) 由經濟部指導、SEMI主辦、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協辦的「全球綠色供應鏈高峰論壇」昨(16)日於Energy Taiwan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同步登場,邀請來自國內外綠電產業供應鏈的重點發展企業廠商和政府、民間組織代表齊聚 |
 |
視塑膠廢棄物為寶貴資源 科思創計畫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2019.10.16) 為聚焦循環經濟發展,科思創將透過一項長期計畫,並致力於成為整個塑膠產業的創新領導力量。尤其在生產領域中,目標將盡可能地使用由廢棄物、植物和二氧化碳等永續資源所製成的原材料,並以最大程度減少對原油等化石資源的依賴 |
 |
生態鏈完整 中國漸站穩全球LED重要生產基地 (2019.03.07) LED產業不僅是提倡節能環保的重要產業,而且也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資訊技術等新興產業密切相關,不僅將會引導照明產業進入一場跨時代的革命,同時還將觸發關聯應用領域的整體發展策略,例如消費性電子、汽車照明以及顯示、醫療與智慧農業等 |
 |
Audi 扶植台灣優秀新創 發掘智慧移動的創意解方 (2018.11.16) ‧ Audi舉辦Audi Innovation Award,幫助在地新創與世界接軌
‧ Audi首次參加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邀請Audi Innovation Award優選台灣新創團隊,模擬2025年的智慧移動生活
Audi以前瞻科技引領車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