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科會擘劃次世代通訊產業 2027年自有衛星通訊將升空測試 (2025.05.21) 國科會今日舉行第15次委員會會後媒體說明會,會中聚焦台灣未來科技發展關鍵領域,提出「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草案」、「農業科技園區發展」,以及「智慧醫療成果與展望」等,擘劃未來台灣在通訊、農業及醫療科技領域的佈局 |
 |
imec與美國醫學研究所推出神經調節創新概念 採用間歇性干擾波刺激 (2025.05.16)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與美國范斯坦醫學研究所(Feinstein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推出一套利用間歇性干擾波刺激(intermittent interferential current stimulation,簡稱為i2CS)來活化神經組織的創新方法 |
 |
AI健康科技落地菲律賓 科技公司打造個人化健康守護網 (2025.05.11) ALPHAWIN近日宣布與人工智慧(AI)健康科技公司syd Life AI合作,將AI技術導入菲律賓,預計在未來五年內為超過350萬民眾提供尖端生命品質平台服務。
該平台透過分析個人健康數據,提供主動式的健康建議,協助使用者做出更明智的健康決策,進而改善整體生活品質 |
 |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2025.05.07) 發展碳捕捉與封存(CCS)等負排放技術,才能補償無法減排或後期累積的排放量。到2050年,全球CO2減排量約有15%需要依賴CCS實現。在此背景下,CCS技術已成為重工業和能源業脫碳的關鍵工具 |
 |
CNC數控推進磨削技術應用升級 打造人型機器人關鍵零組件 (2025.05.07) 迎合現今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正透過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推動其發展,與之相關的機構、零組件供應鏈,以及上游加工設備、工藝等挑戰,隨之應運而生。 |
 |
機械公會參訪金豐淨零轉型 籲產業跟進解出口衝擊 (2025.05.02) 面臨美國川普2.0貿易政策調整的外部壓力,加上全球淨零減碳的轉型需求,正形成雙重挑戰。政府應在前瞻性的產業政策中納入綠色生產,短期可刺激內需市場,長期則能加速產業綠色轉型 |
 |
亞東醫院與華碩電腦合作以智慧穿戴打造健康監測新模式 (2025.04.30) 隨著數位醫療與精準健康管理的興起,智慧穿戴裝置正快速成為現代人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亞東醫院近日宣布與華碩電腦展開合作,將華碩的智慧穿戴設備導入臨床照護、個案管理與遠距醫療應用,攜手打造以預防醫學與個人化健康管理為核心的智慧健康照護生態系,邁向全民健康促進的新里程碑 |
 |
台日雙邊模具中心研討技術交流 高科大推動金屬成形技術進展 (2025.04.28) 為促進前瞻金屬成形技術的創新發展與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與日本岐阜大學於今(28)日在高科大第一校區圖資大樓舉辦第二屆雙邊模具中心技術交流研討會,針對金屬成形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與研究成果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 |
 |
TWC聯盟推動基因定序科技 打造台灣精準醫療新引擎 (2025.04.25) 面對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居高不下的盛行率,台灣正面臨沉重的健康醫療挑戰與健保負擔。為解決此一難題,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基盟生技今(25)日共同舉辦「2025精準健康論壇」,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本次論壇的三大精神在於公私協力、跨域合作及鎖定疾病項目 |
 |
台灣工具機齊聚CIMT 2025搶單 力抗全球經貿變局 (2025.04.22) 在中美貿易戰雲密布下登場的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2025),今年以「融合創新 數智未來」為主題,仍吸引來自全球30個國家與地區,超過2,400家企業參與、總展出面積高達31萬平方米,預計將吸引近20萬名專業買主參與,成為觀察這波全球製造業脈動的關鍵場域 |
 |
美國西北大學研發全球最小可生物降解心律調節器 (2025.04.15) 美國西北大學的工程師團隊近期研發出全球最小的可生物降解心律調節器,尺寸僅為 1.8 毫米寬、3.5 毫米長、1 毫米厚,體積小於一粒米。這款裝置可透過注射方式植入體內,無需手術,並在完成任務後自然分解,無需取出 |
 |
TIMTOS展工具機能量 協助終端產業創新 (2025.04.11) 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 2025)」集結逾千家廠商使用6,100個攤位,於日前畫下完美句點。 |
 |
智慧科技輔具趨向更有效、實用性和普及化 (2025.04.11) 科技產業與新興技術推動智慧輔具的創新應用,透過整合物聯網、AI、機器學習等技術,如何推動居家輔具、復健治療與行動輔具的智慧化應用,已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
 |
ATLife揭示智慧照護新時代 智慧科技輔具迎戰超高齡挑戰 (2025.04.10)
運動樂活類
產品名稱公司名稱
TAKA憶萬富翁多人互動桌樂齡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LUG 智能插梢認知訓練機樂齡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肌力寶-關節 |
 |
耀眼智能捐百萬專利檢測系統 協助中臺科大學子增能 (2025.04.09) 視光教育再升級,為台灣視光產業注入新血。耀眼智能科技與中臺科技大學攜手簽署「雙眼視機能檢測產學合作協議」,並捐贈價值逾百萬元、具多項台灣發明專利的高階雙眼視檢測系統,為學生提供先進的學習資源,全面提升視光系教學設備品質,強化視光教育實務教學與養成臨床技能 |
 |
衛福部資訊處智慧醫療研發有成 二度榮獲愛迪生金牌獎 (2025.04.08) 愛迪生獎素有「創新界奧斯卡」之稱,對於產品的成熟度與實際社會影響力非常重視,2025年由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與前Intel執行長季辛格擔任頒獎嘉賓,頗受矚目。由衛福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領導的研發團隊 |
 |
澳洲量子科技突破:微創手術精準偵測腸胃道癌細胞 (2025.04.08) 澳洲南澳大學(UniSA)的研究人員開發一款前所未有的腹腔鏡探頭,這項技術將使外科醫生能夠精確繪製腫瘤的擴散範圍,有望顯著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與生活品質。
這款新型探頭將與Ferronova的氧化鐵奈米粒子配方(FerroTrace)協同運作,在手術過程中更有效地偵測癌性淋巴結,從而減少傳統手術中大範圍組織切除的需求 |
 |
微型磁控機器人手術問世 有望革新腦部鎖孔手術 (2025.03.30) 術」
傳統腦部手術需打開頭骨,對難以觸及的區域或腫瘤進行切除,過程侵入性高、風險大,且患者恢復期長。為解決此困境,科學家研發出新型微型磁控機器人手術工具,有望實現對腦部進行「鎖孔手術」,大幅降低手術侵入性與風險 |
 |
蘋果智慧眼鏡專利曝光 耳後隱藏式連接埠 (2025.03.23) 蘋果公司一項智慧眼鏡專利申請揭露,其設計重點在於將連接埠隱藏於使用者耳後,並透過客製化設計提高佩戴舒適度。這款智慧眼鏡的側邊固定臂末端設有電源和/或數據連接埠,臂內則置有引導顯示光線的波導 |
 |
健保推遠端監測助攻 在宅急症照護更安心 (2025.03.21) 現今的居家醫療照護模式已改變,隨著醫院診斷確認患者病況,轉介在宅急症團隊接續照護,進行訪視及執行相關醫療處置,同時指導家屬使用醫院提供的遠端監測設備(IoT)測量體溫、血中氧氣濃度等生命徵象,將量測數值自動上傳雲端資料庫,使得醫療團隊可隨時查閱及監測其生理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