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水擴大導入AI應用 強化智慧營運與轉型動能 (2025.05.08) 面對現今氣候變遷與水資源管理挑戰,台水公司也因應行政院「AI產業化,產業AI化」政策目標,積極導入AI技術,強化基礎設施韌性與營運效能。藉此深入應用於水務營運第一線,包括供水系統各項營運環節,全面提升效率與服務品質;並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建構AI應用生態系,展現智慧水務轉型的堅實成果 |
 |
meet the expert-關稅戰下的生存指南 企業AI助理實務教程 (2025.05.06) CTIMES東西講座特別邀請鼎新數智公司製造業事業群數位專家黃正傑現身說法,解析企業正面臨的諸多挑戰,以及可提供所需AI解決方案的策略佈局。 |
 |
關稅戰下的生存指南:企業AI助理實務教程 (2025.04.25) 當全球產業正逢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於台灣的代工產業被加徵32%不僅有直接銷美貨品,恐被迫砍價削利潤;還有其他銷往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組裝生產的零組件、半成品等,恐面臨三殺格局 |
 |
IPC並肩生態系夥伴 揭示邊緣AIoT跨域整合進程 (2025.04.20) 迎接目前AI生態系蓬勃發展,IPC大廠研華公司也於今年度舉行的「2025年嵌入式設計論壇」上,展示其在 Edge AI解決方案與技術佈局台灣產業應用的最新成果,共吸引超過250位來自資訊科技、高階製造與智慧物流等多元領域的產業代表與技術專家共襄盛舉 |
 |
報告:AI普及引爆惡意機械人浪潮 全球企業網安壓力飆升 (2025.04.18) 隨著生成式AI與大語言模型(LLM)的快速進展,惡意機械人(Bot)攻擊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升溫。根據全球技術與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Thales近日發表的《2025年Imperva惡意機械人報告》 |
 |
3D雲端技術與AI深度融合 3D雲平台方案分進合擊 (2025.04.11) 繼今年初DeepSeek問世以來,更突顯小語言模型將是未來生成式AI成長的方向。機械業不僅掌握最多專業數據,更有超過30年開發和使用3D 數位模型應用經驗的大廠,持續推出AI助理工具等系統整合解決方案 |
 |
看好AI伺服器、電動車應用驅動 TPCA估今年PCB成長5.5% (2025.04.10) 基於2024年全球PCB產業展現技術驅動與多元化發展,包括人工智慧(AI)伺服器、電動車應用等扮演主要成長動能,手機與記憶體市場逐步回暖,帶動整體需求復甦。其中,HDI與HLC受惠於AI伺服器市場成長與規格升級,表現尤為突出 |
 |
電巴充能標準奠基 擴大能源新佈局 (2025.04.08) 相較於現今市場上競爭劇烈的電動乘用轎車,台灣則除了尋求電動車AIoT時代的資通訊商機,更聚焦電動巴士發展,迎合「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推動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增添AI數位及淨零轉型的動能 |
 |
凌群展示生成式AI轉型新藍圖 開發智慧電腦人創新應用 (2025.03.19) 全球生成式AI應用衍展於各種產業,凌群於2025年智慧城市展中展示最新的AI賦能應用與趨勢,聚焦AI政府(公部門生成式AI應用範例)、智慧醫療(醫療智慧電腦人AI Agent與 |
 |
Google發表大語言模型實體機器人:Gemini Robotics (2025.03.13) Google DeepMind 日前發表全新模型 Gemini Robotics,將其大型語言模型(LLM)與機器人技術結合,為機器人帶來前所未有的靈活性、自然語言指令操作能力,以及跨任務的能力。
DeepMind機器人部門主管Kanishka Rao在發表會上表示 |
 |
MIC剖析2025 MWC趨勢帶來產業新契機 (2025.03.12)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即將於3/14舉辦《MWC 2025展會重點觀測—智慧型手機x次世代行動通訊x新興AI應用》研討會,剖析從西班牙展場帶回的產業情報。整體而言,全球領導電信商與設備廠皆聚焦AI,並尋求行動通訊服務的新營收契機 |
 |
創建工具機生態系價值鏈 (2025.03.07) 為分散總體經濟受到關稅衝擊的風險,近來除了法人單位呼籲政府,應強化半導體、AI與傳統產業鏈結、擴散以提升競爭力。同時期許台灣工具機產業能積極開拓半導體、機器人等終端創新應用領域加乘效益,共同創造最大市場價值突圍 |
 |
耐能借鏡DeepSeek-R1訓練框架 實現輕量級大語言模型 (2025.03.07) 在人工智慧領域,大型語言模型(LLM)的發展日新月異,但其龐大的計算需求和資源消耗一直是普及應用的主要障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多研究團隊開始探索如何將大語言模型的強大能力移植到輕量級模型上,並在保持高效運行的同時,提升其推理和反思能力 |
 |
人工智慧將會如何顛覆物聯網? (2025.02.24) 在物聯網融入人工智慧可以極大地提升能力和靈活性,不過,首先需要克服重大的工程技術挑戰。 |
 |
多功機器人協作再進化 (2025.02.11) 橫跨2024年初從NVIDIA執行長黃仁勳頻繁登台、年底由台積電董座魏哲家發言,以及2025年CES首度發表Cosmos模型以來,這波人形機器人熱潮方興未艾。台灣除了追逐供應鏈商機,也不能忽略多功應用與工業5.0「以人為本」的關聯性 |
 |
產業AI化因時制宜 開源AI小語言模型異軍突起 (2025.02.02) 在這波針對DeepSeek開源推理模型熱烈討論的表象之外,倘若能排除地緣政治、人為意識型態的干擾,其實早在2024年底就有許多專業組織指出,人工智慧(AI)小語言模型將是今年持續成長的關鍵,相關技術發展或許比起預期快速,再次突顯開源模式的價值,但仍在原先所預測的發展路徑上 |
 |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2025.01.10) 面對2025年各國大選結束後政權交替,其經貿、匯率及關稅政策亦將隨之重塑。根據工研院IEK CQM預測團隊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並加入中研院AI大語言模型後預估,整體製造業產值年成長率將達到6.48%、約為25.9兆元新台幣 |
 |
CTIMES編輯群解析2025趨勢 (2025.01.10) 每年的一月,CTIMES編輯群們針對自身所關注的領域,提出各自對於科技產業的觀察心得與看法。今年AI應用在各產業所發揮的影響力更甚於以往,為產業增添許多的新變數,並持續為產業造就出更多的樣貌 |
 |
AI結合3D列印打造未來車 還能讀懂駕駛情緒 (2024.12.09) 美商PIX Moving公司推出一種3D列印的微型金屬汽車「Robo-EV」。「Robo-EV」搭載的AI可作為駕駛的個人助理,它可以讀取駕駛的情緒和語氣,提供情感協助。根據開發團隊的說法,該系統使用大語言模型來實現AI與駕駛之間的互動 |
 |
沙崙資安基地首創虛實整合資安競賽 CGGC「海狗再打十年」隊奪冠 (2024.12.09) 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攜手資安社群NDS次世代創新數位安全協會,共同舉辦「2024 CGGC網路守護者挑戰賽」(Cyber Guardian Grand Challenge),日前於台南沙崙資安基地舉行決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