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揚更新品牌識別 邊緣AI、機器人今年將貢獻雙位數成長 (2025.03.31) 受惠於近年AI人工智慧潮流不斷推波助瀾,促進工業電腦品牌大廠研揚科技的營收及客戶群不斷成長,也決定重新塑造公司的品牌形象,並於2025年初開始使用新企業識別商標 |
 |
從川普的一句話 了解為何全球產業忘不掉台積電 (2025.03.17) 「忘記台灣晶片吧!」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媒體上的發言引發軒然大波。然而,全球科技產業鏈的真實圖景,卻與這番話形成強烈反差。從智慧手機、電動車到人工智慧超級電腦,台灣的半導體晶圓代工產能早已成為支撐數位時代的隱形支柱 |
 |
高功率元件的創新封裝與熱管理技術 (2025.02.10) 隨著高密度封裝和熱管理技術的進步,我們將看到更高效、更可靠的高功率元件應用於各不同產業,推動技術的持續演進。在這個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持續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將成為決勝關鍵 |
 |
先進封測技術帶動新一代半導體自動化設備 (2024.09.27) 因應近年來人工智慧熱潮推波助瀾下,科技巨頭無不廣設資料中心,備妥「算力軍火庫」。因此帶動龐大AI先進製程晶片需求,卻也造就台灣半導體代工產業鏈產能缺口,分別投入矽光子等先進封裝製程布新局 |
 |
形塑AOI產業創新生態 (2024.08.22) 人工智慧(AI)正逐步落實於各行各業,從製造業到醫療保健、交通管理到消費電子的應用範圍廣泛,對於許多產業來說都是一場革命,其中導入AOI與機器視覺等邊緣AI相關技術應用更為關鍵 |
 |
[COMPUTEX] 研華提出邊緣AI規模方程式 加速產業應用AI化 (2024.06.05) 迎合AI新世代浪潮,工業物聯網領導品牌研華公司也在COMPUTEX 2024期間6月5~6日另闢場地,舉辦研華邊緣AI展示與交流會,並展示應用輝達(NVIDIA)方案的全系列產業AI平台,將涵括從邊緣生成式AI、醫療AI,智慧製造AI解決方案等3大主軸,從端到雲展示最新且完整的AI邊緣運算系統與伺服器 |
 |
雷射輔助切割研磨碳化矽效率 (2023.12.26) 台灣廠商還具備過去多年來於矽基半導體產業累積的基礎,且有如工研院等法人單位輔導,正積極投入建立材料開發、雷射輔助加工製程等測試驗證平台和服務,將加速產業聚落成型 |
 |
液氣壓系統導入數位輕量化 (2023.10.29) 目前台灣中小企業亟待龍頭大廠「以大帶小(1+N)」,從供應鏈內部開始帶頭減碳,小至3C、半導體業常用的液/氣壓元件、系統等,從源頭輕量化設計開始,陸續在製程導入碳盤查、能源管理系統等工具,協同上下游產業加速脫碳 |
 |
「光」速革命 AI世代矽光子帶飛 (2023.08.28) 矽光子商機持續發酵,市調機構Yole預測,2021年的矽光子(裸晶)市場規模為1.52億美元,2027年可望攀升至9.2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6%。這些數據不難看出,矽光子的成長爆發力多麼驚人 |
 |
ST:內部擴產與製造外包並進 全盤掌控半導體供應鏈 (2023.05.18) 技術研發和製造策略是ST達成營收目標的關鍵要素之一。透過不斷投資具有競爭力的專利技術,擴大內部產能,輔之以外包加工。這是ST在半導體策略上的致勝關鍵。 |
 |
經濟部頒發國家產業創新暨發明創作獎 元太、北醫大拔頭籌 (2023.05.15) 面對地緣政治、淨零及數位轉型挑戰,唯有「創新」能確保技術和市場占有率領先。經濟部今(15)日舉行「第8屆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及111年國家發明創作獎聯合頒獎典禮」 |
 |
ST持續專注企業永續發展與創新 朝2027年碳中和目標邁進 (2023.02.03)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是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自1987 年開始為全球市場設計製造提供半導體晶片。作為一家具有濃厚的永續發展文化的半導體垂直整合製造商(IDM),ST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承諾到2027 年實現碳中和的半導體公司 |
 |
適用於晶圓檢測的工業相機 (2022.12.20) 在電子產業的晶圓製造過程中,必須準確識別和讀取每片晶圓上的字元碼,從而實現定位和追蹤。穩定性和準確性是晶圓檢測的關鍵要求,透過工業相機的機器視覺技術,可以協助確保晶圓的量產 |
 |
邊緣應用無遠弗屆 加速半導體產業創新力道 (2022.08.17) 未來十年半導體市場持續展現成長態勢,成長動能將來自邊緣運算。
而新事物的大量應用與開發,正是催生和釋放這種成長的動力。
由於半導體跨越了生活各種層面,因此成長數字將會非常快速 |
 |
NXP:未來十年半導體市場成長將來自邊緣運算 (2022.08.12) 關於近兩年來的半導體業發展,自從疫情於2020年初席捲全球之後,半導體的需求就經歷前所未見的成長,幾乎可以稱之為爆炸性的成長,這樣的狀況導致了各產業加速部署邊緣運算,而許多企業進行的遠距工作,都需要更多的筆電、藍牙設備等,這也是加速半導體市場成長的主因之一 |
 |
福斯旗下CARIAD與意法半導體合作 開發軟體定義車用晶片 (2022.08.04) 面對全球車用電子產業蓬勃發展,德國福斯汽車集團旗下軟體公司CARIAD,和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半導體大廠意法半導體(ST)今(4)日也宣布攜手創新合作模式,為設備連線、電源管理和無線更新硬體等需求,打造客製化的車用系統單晶片(SoC),讓汽車具有軟體定義功能、安全和瞄準未來 |
 |
CARIAD攜手ST開發車用SoC 滿足福斯下一代汽車要求與性能 (2022.08.04) CARIAD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宣布即將開始合作開發車用系統單晶片(SoC)。
CARIAD與意法半導體攜手,為設備連線、電源管理和無線更新硬體等需求,打造客製化的SoC,讓汽車具有軟體定義功能、安全和瞄準未來 |
 |
功率半導體元件的主流爭霸戰 (2022.07.26) 多年來,功率半導體以矽為基礎,但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等第三類半導體材料出現,讓功率半導體元件的應用更為多元。 |
 |
供應鏈重塑難再造護國群山 台廠應調適不同產業鏈韌性 (2021.07.14) 自2018年美中科技戰迄今造就的供應鏈重組話題,到了2020年因為疫情蔓延全球更凸顯其脆弱性;以及今年國際經濟景氣快速回溫,更造成各地缺料、缺艙/櫃事件頻傳,而開始檢討不同產業鏈的韌性 |
 |
IDC: 2021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將再成長7.7% (2021.02.05) 儘管COVID-19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影響,但受惠雲端運算以及遠距工作和學習設備的需求,半導體市場整體表現優於預期 。根據IDC全球半導體應用預測報告,2020年全球半導體營收達4,420億美元,相較2019年成長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