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儲能新進展 臺日專家齊聚探討鋰電池與氫能關鍵技術 (2025.04.16) 「2025國際先進鋰離子電池與氫能燃料電池電化學儲能研討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於4月16~17日舉行,由國立臺南大學鋰離子電池研究發展中心、國立成功大學跨維綠能材料研究中心及先進電池材料產業聯盟共同主辦 |
 |
產學合作深耕培育未來運動專才 (2025.03.27) 為了促進運動產業的創新與永續發展,臺南大學體育學系近日與臺南市永華運動中心營運廠商堤姆公司及致力推廣兒童少年各式專項運動的威斯博舉行產學合作簽約儀式。雙方結合資源,將有助於培育未來的運動人才,產學合作推動臺灣運動產業的發展 |
 |
AI助力 南大攜手醍摩豆為智慧教學注入新動能 (2025.01.17) 產學合作推動AI未來發展,國立臺南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與全球醍摩豆智慧教育研究院(TEAM Model)近日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推動智慧教學,提升師資生提升將科技融入教學的實踐能力為目標,雙方合作為智慧教育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
 |
算力即國力 國科會TTA積極推動主權AI (2024.09.24) 全球各國正積極推動主權AI發展,以鞏固國家AI戰略資產。為此,國科會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南部據點於今日舉辦「AI主權時代:共創算力未來」座談暨媒合交流會。本次活動邀請到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主任張朝亮、日商優必達台灣有限公司企業發展副總經理謝啟耀、臺南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李健興 |
 |
南大與澎湖縣策略聯盟提升AI科技應用能力 (2024.08.19) 國立臺南大學與澎湖縣政府教育處近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結合雙方的專業優勢,在人工智慧(AI)技術上的長期耕耘,共同推動教育策略聯盟的深化發展。合作目標在於提升離島教師的AI科技應用能力,並且為教育領域帶來創新和進步 |
 |
台語人機共學系統創新模式邁向國際 預計9月導入南市中小學 (2023.07.17) 雙語教學工具趨於智慧化,人機共學系統讓學習台語更輕鬆。臺南大學知識中心李健興教授團隊,與中山大學楊弘敦教授及陽明交通大學柯立偉教授團隊共同帶領台灣團隊在今年7月前進美國,辦理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 CI智慧計算人機共學沙盒工作坊 |
 |
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論壇 (2021.09.02) 本學術研討會將能加強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以及商業應用等成果與資訊交流,藉由此一年一度之氫能與燃料電池會議為國內廣大的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的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藉以推動了台灣氫能與燃料電池相關技術之進步,並促進政府、產業、與學術研究單位之間的合作 |
 |
工研院「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 結合AI與紅外線彩色顯示 (2021.06.21) 工研院今日發表新一代「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研發成果,創新結合AI人工智慧與紅外線熱像儀彩色顯示,可同時偵測多人面部額溫,零接觸、高準度全彩偵測記錄,門禁管制、輔助疫調,超高性價比吸引全國逾百個政府機關、學校或企業採用 |
 |
科思創捐贈科學實驗教室予南大附聰 培育聽損科學種子 (2021.05.12) 為了長期培育聽損科學小種子,也讓聽損生有機會透過專業實驗設備來進行科學實驗操作,台灣科思創捐贈科學實驗教室予南大附聰。落成典禮於5月12日進行。
臺南市 |
 |
拓展ICT新興亞太市場 「亞太資通訊科技聯盟大賽」將登場 (2016.11.24) 為協助臺灣企業拓展東協及南亞國家等新興亞太市場,創造資通訊產業應用外銷商機,「亞太資通訊科技聯盟大賽(Asia Pacific ICT Alliance Awards,APICTA Awards)」,將在12月2日至5日於台北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