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2025.08.20)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陪伴製造產業數十年,匯聚了各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成為許多知名廠商參展的首選之地。隨著AI技術日益普及,製造業的升級需求不斷攀升,您也能在展會中發掘提升效能、優化品質、降低成本、促進永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開拓更多商業機會,共同邁向永續經營 |
 |
資策會MIC:人形機器人2026年進入商業化 2028年普及 (2025.05.08)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5月8日研討會中聚焦三大新興科技趨勢:人形機器人、衛星通訊及AI賦能智慧城市。
人形機器人被視為未來實體AI代理,預計2024年導入製造物流業,2025年擴展至服務、醫療照護與娛樂業,2026年後商業化,2028年普及至人力密集產業 |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2025.05.07) 隨著國際對氫能的關注升高,全球已進入加速能源布局階段,台灣若能善用自身優勢,串聯產學研能量,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那麼氫能技術的下一步棋,不僅是能源的革新,更是產業轉型的重要契機 |
 |
CNC數控推進磨削技術應用升級 打造人型機器人關鍵零組件 (2025.05.07) 迎合現今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正透過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推動其發展,與之相關的機構、零組件供應鏈,以及上游加工設備、工藝等挑戰,隨之應運而生。 |
 |
TIMTOS展工具機能量 協助終端產業創新 (2025.04.11) 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 2025)」集結逾千家廠商使用6,100個攤位,於日前畫下完美句點。 |
 |
看好AI伺服器、電動車應用驅動 TPCA估今年PCB成長5.5% (2025.04.10) 基於2024年全球PCB產業展現技術驅動與多元化發展,包括人工智慧(AI)伺服器、電動車應用等扮演主要成長動能,手機與記憶體市場逐步回暖,帶動整體需求復甦。其中,HDI與HLC受惠於AI伺服器市場成長與規格升級,表現尤為突出 |
 |
電巴充能標準奠基 擴大能源新佈局 (2025.04.08) 相較於現今市場上競爭劇烈的電動乘用轎車,台灣則除了尋求電動車AIoT時代的資通訊商機,更聚焦電動巴士發展,迎合「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推動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增添AI數位及淨零轉型的動能 |
 |
川普關稅引發經濟恐慌 美潔淨科技產業陷衰退危機 (2025.04.06) 根據MIT Tech Review的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實施大規模關稅,引發全球股市暴跌,為全球貿易戰埋下伏筆,並加劇經濟衰退風險。專家擔憂,美國潔淨科技產業恐面臨嚴重衰退,進而阻礙溫室氣體減排進程 |
 |
2025.04(第401期)汽車乙太網路:高速互聯 (2025.03.28) 「汽車乙太網路」技術的興起,
標誌著汽車產業正邁向一個全新的數位時代。
隨著車輛功能日益複雜,
傳統的CAN、LIN匯流排已難以滿足高速數據傳輸的需求。
汽車乙太網路的出現,不僅提升了車載系統的資料處理能力,
也為未來的自動駕駛、車聯網應用奠定了基礎 |
 |
工研院促台日無人機結盟 聚焦國際合作防救災應用 (2025.03.25) 為促成台灣無人機產業擴大國際供應鏈合作,近日由工研院促成「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TEDIBOA)」,「日本無人機聯盟(Japan Drone Consortium;JDC)」簽署產業合作備忘錄(MoU),期待雙方利用彼此優勢,建立台日無人機非紅供應鏈,並在防災、救災及自主飛行測試領域合作 |
 |
機械公會80週年著重育才減碳 籲政府獎助投資與設備汰舊換新 (2025.03.24) 即將迎來成立80週年的台灣機械公會(TAMI)近年來為迎合政府政策,積極推動數位及淨零轉型,日前更在台中召開會員代表大會,呼籲政府能夠協助機械產業,利用堅實的技術與發展智慧機械及智慧製造的經驗,持續導入人工智慧(AI)、優化製程、減少成本,並朝精緻化、智慧化方向發展,真正落實產業AI化的目標 |
 |
人形機器人商機無限 台灣優勢在於關鍵零組件供應鏈 (2025.03.21) 當全球科技巨頭如特斯拉、波士頓動力、本田等企業競逐「人形機器人」商機時,台灣產業並未缺席。根據研究,台灣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優勢並非整機開發,而是背後的「關鍵零組件供應鏈」 |
 |
SATELLITE 2025衛星展起跑 經濟部領軍18家業者競推新品 (2025.03.12) 由於台灣衛星產業近年表現亮眼,今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再度攜手國科會國家太空中心,共帶領18家台廠組成「Taiwan Space台灣形象館」,於3月11~13日參與衛星產業展覽會SATELLITE 2025,展出多款比肩國際的亮點產品 |
 |
TIMTOS 2025圓滿落幕 聚焦工具機引領6大趨勢 (2025.03.09) 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 2025)」集結逾千家廠商使用6,100個攤位,於日前畫下完美句點。據統計今年共吸引來自90個國家/地區,逾4,163個國外買主進場參觀,較上屆國外買主參觀數成長5.1% |
 |
創建工具機生態系價值鏈 (2025.03.07) 為分散總體經濟受到關稅衝擊的風險,近來除了法人單位呼籲政府,應強化半導體、AI與傳統產業鏈結、擴散以提升競爭力。同時期許台灣工具機產業能積極開拓半導體、機器人等終端創新應用領域加乘效益,共同創造最大市場價值突圍 |
 |
產研加速關鍵零組件轉型 驅動工具機低碳智造 (2025.03.06) 續多年來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產業發揮中部聚落優勢,不僅成立M-Team聯盟深化中衛體系聯盟;並在工業4.0、AIoT時代加裝智慧元件,以協助蒐集邊緣運算所需真實數據;以及為了追逐淨零碳排目標,落實以大帶小策略,提高工具機生態系價值 |
 |
推進供應鏈減碳 工具機落實以大帶小 (2025.03.06) 即使美國總統川普二度上任後率先退出氣候協議,導致淨零碳排前景不明。環顧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與台灣碳費子法仍陸續接軌上路,促使工具機產業近年來不斷推動節能標章認證、PCR制度等落實以大帶小,推進供應鏈減碳策略 |
 |
2025.03(第400期)環境感知 (2025.02.18) 「環境感知」作為構建智慧世界的關鍵基石,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環境感知技術賦予機器如同人類般的感知能力,
透過各式各樣的感測器、微處理器、無線通信模組等關鍵零組件,
收集、分析、處理周遭環境的資訊,進而實現對世界的智能感知與控制 |
 |
工研院解析CES 2025洞見趨勢 AI科技全面滲透生活 (2025.01.16) 為協助產業快速掌握2025年最新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工研院於今(16)日舉辦「透視大展系列:CES 2025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長林昭憲領軍,帶領產業研究團隊涵蓋9大領域,帶回第一手展會現場情報及洞見 |
 |
工具機公會展望挑戰與機遇 看增2025年產值、出口5~10% (2025.01.13) 揮別2024年全球經濟疲軟困局,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今(13)日舉辦「2025年工具機產業展望」記者會,全面剖析工具機產業的發展趨勢。並強調儘管2025 年全球經濟環境充滿挑戰,仍預估產值與出口將分別成長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