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造6G次世代通讯产业链 行政院6年270亿元布局商用化 (2025.07.10) 为迎合全球6G及宽频卫星通讯趋势,行政院会今(10)日宣布通过6年270亿元的「次世代通讯科技发展方案」,除了将盘点台湾法规,把握契机为次世代通讯产业提前布局,具有国际决策竞争力;也预计在掌握低轨卫星通讯主权情况下,目标将於2030年引进3家国际卫星的星系落地 |
 |
R&S WIRELESS INNOVATION DAY引领通讯新浪潮 宣示启用新竹办公室 (2025.06.25) 由德国量测仪器大厂台湾罗德史瓦兹(Rohde & Schwarz Taiwan)主办的年度盛事「2025 R&S Wireless Innovation Day」今年移师新竹并圆满落幕,也宣示该公司正式将据点拓展至新竹办公室启用後,将为更多客户提供服务 |
 |
台湾首枚深太空辐射探测仪任务完成 央大刷新最远飞行纪录 (2025.06.09) 台湾在太空探索领域迈出历史性一步!中央大学携手日本太空新创公司ispace,叁与其「Mission 2」登月任务,成功研发台湾首个深太空辐射探测仪(DSRP, Deep Space Radiation Probe),虽然登月小艇最终未能成功软着陆於月球表面,这次任务仍被视为我国太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
国科会擘划次世代通讯产业 2027年自有卫星通讯将升空测试 (2025.05.21) 国科会今日举行第15次委员会会後媒体说明会,会中聚焦台湾未来科技发展关键领域,提出「次世代通讯科技发展方案草案」、「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以及「智慧医疗成果与展??」等,擘划未来台湾在通讯、农业及医疗科技领域的布局 |
 |
国科会打造台湾首个卫星系 福卫8号提高关键元件自主能力 (2025.05.15) 基於太空领域是全球急速蓬勃的新兴产业,包含气象、光学遥测、合成孔径雷达和通讯等卫星,都攸关国家安全及人民福祉。台湾则盼利用高科技研发及制程的优势,经由政府推出太空产业深耕计画,更透过与民间产业携手合作的研制过程,促使产官学研的脚步可以更快、更整齐,让台湾的太空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长远 |
 |
太空科技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联合国吁加强合作 (2025.02.10) 许多目前在地球轨道上的新卫星,都配备了革命性的工具和数据,旨在改善全球粮食安全并加强农业粮食系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UNOOSA)的一份新报告,向各领域的专家和决策者介绍太空科技与农业、林业和土地利用管理,以及气候和环境趋势等多个交叉领域的应用 |
 |
经济部助攻链结矽谷生态圈 新创募资订单上看4亿台币 (2025.01.15)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於今年美国CES消费性电子展後,除了率领涵盖半导体、太空科技、医疗科技、量子运算与永续循环等领域,共11家台湾前瞻科技新创团队及企业叁展外,也积极链结矽谷新创生态圈,安排10家新创团队至Stanford、Berkeley Skydeck二校拓展商务,可??创造4亿台币商机 |
 |
鸿海科亮相台湾太空国际年会 展现低轨卫星实力 (2024.12.01) 鸿海科技集团周日叁与第二届台湾太空国际年会(TASTI),首度公开其低轨卫星的轨道运行技术,并展示在太空产业链的完整布局。
未来的通讯技术将朝向高覆盖率、高可靠度、高连接密度和低延迟发展 |
 |
宜特即将启用亚洲最完整的太空环境测试中心 (2024.09.10) 随着新太空时代来临、低轨卫星兴起,商业化测试验证需求大增,宜特今(10)日宣布成立太空环境测试实验室,提供从地面火箭发射到太空所需,包括震动、冲击、热真空、辐射等关键项目在内的各项环境与可靠度测试一站式解决方案,该实验室预计10月起正式启用 |
 |
攸泰科技五月兴柜转上市 首度公开GEO系统、无人机和控制器抢市 (2024.04.16) 看好2024年无人机、卫星通讯市场动能,太空科技链大厂攸泰科技即将於五月份从兴柜转上市,并在今(16)日举行上市前业绩发表会,分享2023年顺利达成创业12年以来营收新高点37.2亿的亮眼成绩,还首度公开亮相最新产品:陆地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GEO)及新款无人机和控制器,展现品牌企图心 |
 |
国科会114年度科技预算增至1800亿元 拓展AI晶片与资安实力 (2024.01.17) 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国科会)於今(17)日召开第9次委员会议,并提报「114年度政府科技发展重点规划」,将重点投入晶创台湾方案、净零科技及太空科技等,并强化培育顶尖优秀科研人才 |
 |
国研院启动「超精密加工联合实验室」 大昌华嘉支援学研界培育光学加工人才 (2024.01.16) 由於台湾精密光学产业发展一直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也随着光学系统在智慧驾驶辅助(Intelligent Drive)、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 VR)与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 AR),甚至低轨道卫星、光通讯等应用的蓬勃发展下,迎来了另一波契机 |
 |
产用氢能追求慎始善终 (2023.11.22) 为了加速迎接在2050年净零碳排的终极目标,「氢」已俨然成终极洁净能源之一。既可直接导入终端,协助工业、运输载具脱碳;同时推进发电及碳捕捉技术发展,於起始端产出灰、绿、蓝氢,并通过液/固态等载体储存输送,以逐步完整实现氢经济 |
 |
中央大学与鸿海集团共同研制立方卫星「珍珠号」成功发射 (2023.11.13) 自从《太空发展法》立法通过以後,台湾的太空科技发展更加蓬勃,继以气象观测为主的「猎风者」号发射,由中央大学与鸿海科技集团共同研制的立方卫星「珍珠号」,於11月12日凌晨搭载SpaceX猎鹰9号顺利发射成功 |
 |
2023技术博览会落幕 吸引近5万人次叁与 (2023.10.15) 2023 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TIE)-未来科技馆历经三天展出,吸引近5万人次观展、60组团体至未来科技馆叁观。国科会主委吴政忠14日亲自授奖予TIE Award 12队获奖团队.及未来科技奖80 队技术团队 |
 |
2023 TIE开幕 海内外科技巨擘畅谈半导体发展 (2023.10.12) 由国科会与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卫福部携手打造,2023 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TIE)-未来科技馆,12日起至 14日三天在世贸一馆举行。今年汇集台湾前瞻科研80队未来科技奖获奖团队、12件TIE Award,及科研成果近200件技术 |
 |
2023创博会汇聚前瞻科技 10/12即将开场 (2023.10.04) 由经济部、国科会、国防部、数位发展部、卫福部、中央研究院及环境部资源循环署等多部会联合举办的「2023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实体展,将於10月12~14日於台北世贸1馆展出 |
 |
台北天文馆携手资策会以数位学习启航 沉浸式太空??远镜体验漫游星际 (2023.08.21) 远在天边的星星透过太空??远镜欣赏不再遥远,资讯工业策进会数位教育研究所(资策会教研所)於8月20日与台北天文馆共同举办「星梦启航:xLearn无课程学校太空探索日」 |
 |
台首枚自制气象卫星「猎风者」起运 预计9月发射升空 (2023.07.16) 台湾首枚自制气象卫星卫星「猎风者卫星」,14日自国家太空中心(TASA)起运往法属圭亚那,预计今年9月自圭亚那太空中心(CSG)搭乘亚利安公司(Arianespace)的Vega火箭升空。
猎风者卫星今日上午自新竹科学园区的国家太空中心起运前往桃园国际机场 |
 |
国研院、太空中心、科教馆联手 科普展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2023.03.14) 「扎根科学,永续台湾」,经由科普活动能够打开众人的新科技视野,可帮助年轻学子及早蓄积科学与科技知识,建立翻转未来的能量。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太空中心与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合作举办「科学家的秘密基地」科普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