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9
工研院開發智慧舒眠睡墊 可監測使用者心跳等睡眠數據 (2025.01.23)
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於不久前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展示了其最新的健康科技創新產品——iSleePad智慧舒眠睡墊。iSleePad是一款全能的睡眠健康守護者,適用於各年齡層,包括銀髮族、嬰幼兒和成人
機器人進駐手術室 英國大學醫院引進機器人輔助關節置換 (2025.01.20)
根據BBC的報導,英國哈特爾浦大學醫院近日引進機器人科技,為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提供更精準的治療。 該院骨科的一個團隊已於本月初開始使用這套系統。負責領導的醫師表示,這款機器人手術助手將幫助醫生進行手術,為每位患者提供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CES 2025:工研院KneeBo便攜式下肢膝關節外骨骼瞄準亞健康族群 (2025.01.07)
在2025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上,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展示了多項創新科技,其中「KneeBo便攜式下肢膝關節外骨骼」引起了廣泛關注。 KneeBo便攜式下肢膝關節外骨骼是一款專為亞健康族群及長者設計的輕量化輔助裝置,旨在協助膝關節功能退化或行動不便的使用者提升行走能力
工研院亮相CES 2025 顛覆醫療照護新未來 (2025.01.06)
即將揭幕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 2025)持續關注生命永續議題,今年工研院第九度踏上CES國際舞台,也以「科技守護健康,讓生活更安心!」為主題,將特別注重在「健康科技」、「智慧照護」兩大主題的跨域應用
MONAI推出用於部署醫學影像AI應用程式框架 (2022.11.30)
大規模提供人工智慧(AI)加速醫療服務需要數千個神經網路共同運作,以涵蓋人類生理學、疾病,甚至醫院營運等範疇,這對當前的智慧醫院環境而言是一大挑戰。 MONAI是下載量超過65萬次的開源醫學影像AI框架,透過NVIDIA(輝達)的技術加速運算,現在將藉由MONAI Application Packages(MAPs)更輕鬆地將這些模型導入臨床工作流程
半導體大廠齊聚TIE創新領航館 自主創新技術獨步全球 (2022.10.13)
適逢連日來半導體產業再度成為美中角力,波及亞洲半導體產業成為重災區,在今(13)日再度舉行的2022年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中,展出國內外一流先進技術的創新領航館,更是眾所矚目的焦點,不僅匯聚經濟部工業局、技術處、中小企業處、國發會、國防部等部會局處科技計畫投入的研發成果,以及國內外跨領域科技業者的創新技術
實證數據加速臨床試驗申請 產研協力分析膝軟骨細胞治療 (2021.11.19)
在日常生活中,各種活動都會頻繁的使用到膝蓋,如果使用不當,或是輕忽維護保養,一旦磨損嚴重,說不定必須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2018年9月衛福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開放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用於膝關節軟骨缺損的細胞治療技術後,民眾就多了一種治療的選擇
醫療保健市場語音應用潛力商機大 (2020.07.16)
在新冠肺炎疫情態勢持續延燒之際,不但對於整體經濟、社會和生活環境有所衝擊,也改變了既有的生活形態與經濟模式,在各國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閉式管理防疫政策之下,眾多產業各見消長,其中以宅經濟相關產業倍受矚目,面對疫情如何應變且創造商機,無疑是各方廠商難以避免的重要課題
工研院攜手博晟生醫研發有成 打造「膝」望更樂活 (2020.06.16)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退化關節炎盛行率達15%,相當於每6.5個人中就有1人有膝關節退化問題,不論是全球高齡化或運動傷害所造成的膝蓋損傷,都將帶動全球骨科醫療器材市場持續成長
醫病護三方建立連結APP 開啟醫療數位轉型新膝望 (2018.10.19)
資策會與大林慈院共同研發膝關節健康管理系統,提升個案追蹤管理效率。 台灣40歲以上的中、高齡人口大約有一半以上,約為600萬人曾經有過膝蓋疼痛的經驗。至於60歲以上的銀髮族
南台灣國際產學聯盟展現智慧照護醫材軟硬實力 (2018.06.21)
「南台灣國際產學聯盟」(GLORIA,Global Research & Industry Alliance)於今(21)日舉行簽約儀式,由科技部許華偉科長見證,邀請州巧科技、風行海洋、杰成顧問、太璽生醫共同簽署加入第三波「南台灣國際產學聯盟」會員
南科3D列印聚落已具雛型 醫材將率先商用 (2018.05.22)
科技部政務次長許有進今日至南科高雄園區訪視3D列印產業聚落,參訪了3D列印醫材智慧製造示範場域,同時也赴東台精機了解3D列印目前在產業應用與資源共享情形。 南科高雄園區設置全國首座一站式「3D列印醫材智慧製造示範場域」,不僅擁有全方位智慧製造流程與設備,也將協助台灣醫材廠商從設計、試製到商品化製作
緯創醫學與臺大醫院合作簽約 建構復健醫療新成效 (2018.03.07)
根據工研院產經中心(IEK)估計,全球智慧型機器人的市場成長規模可望由2011年的122億美元成長至2021年的336億美元,當中以醫療照護與陪伴型機器人為成長主力,並預估服務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會大於工業機器人
震旦行去年獲利及EPS創歷史新高 大陸事業高成長 (2018.01.31)
震旦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17年第四季自結稅後淨利新台幣(下同)7.24億元,年成長125%,每股盈餘達2.88元;累計全年稅後淨利18.08億,年成長45%,每股盈餘6.65元,均創歷史新高紀錄
3D列印技術添助力 共創醫材產業新榮景 (2016.09.21)
根據國際調研組織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BMI)統計,2015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為3,239億美元,2018年更上看3,825億美元,其中2015年全球人工關節市場規模達154億美元,產值持續攀升
震旦集團搶攻3D列印醫療應用商機 (2016.03.21)
震旦集團於3月19-20日攜手台灣的中國醫藥大學首次舉辦《3D列印應用骨科及復健領域課程研習會》,並盛邀上海交通大學專家共同與會分享,研習會中由中醫大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與上海交大數字醫學臨床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雙方專家,分享3D列印醫療目前的最新研究及臨床進展
你的身體就是發電機 (2014.12.05)
穿戴式裝置發展至目前為止, 電池續航力一直是每家廠商面臨的最大也急欲解決的問題之一, 若能夠讓人體自行產生發電,自給自足, 不僅環保,也讓穿戴式裝置有更多的應用
達梭系統:以模擬工具加速上市並兼顧品質 (2013.12.02)
「模擬」這個名詞在IC設計流程中是耳熟能詳的標準工作之一,不過,跳脫IC設計領域,諸多環境或是終端系統設計等,也會需要工具進行量產前的模擬,以維持產品本身的品質及耐用度等
機器膝關節讓你跑更快 (2009.12.24)
電影「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裡的「超人裝」可不完全是科幻,透過機電科技,這種飛簷走壁的功夫確實有可能實現。對此日本的科學家就發明了一種機器膝關節,能讓使用者用很少的力氣,同時跑得更快


  十大熱門新聞
1 ROHM推出高功率密度新型SiC模組 助力車載充電器OBC實現小型化
2 KSC XA輕觸開關提供聲音柔和的輕觸回饋,增強用戶體驗
3 Microchip推出面向邊緣人工智慧應用的新型高密度電源模組MCPF1412
4 Microchip發佈PIC16F17576 微控制器系列,簡化類比感測器設計
5 首款採用 DO-214AB 緊湊型封裝的 2kA 保護晶閘管
6 ROHM推出支援負電壓和高電壓的高精度電流檢測放大器
7 Bourns IsoMOV 混合保護器榮獲 IEC 61051-2 符合性認證, 並列入 UL 1449 認證名單
8 Microchip推出MEC175xB系列,為嵌入式控制器引入硬體量子抗性
9 意法半導體推出工業級加速計 其整合了邊緣 AI 與超低功耗技術,適用於免維護智慧感測應用
10 ST 推出內建唯一識別碼的新款序列式 EEPROM 對應產品辨識、追蹤與永續設計需求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