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拓展碳化矽實力 安森美將收購GT Advanced (2021.08.26) 安森美(onsemi)和碳化矽 (SiC) 生產商GT Advanced Technologies (「GTAT」) 於美國時間8月25日宣佈已達成最終協定,根據該協定,安森美將以4.15億美元現金收購GTAT。
GTAT 成立於 1994 年,在包括 SiC 在內的晶體成長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
 |
微軟塑造數位保險服務新常態 協助台灣金融產業創新 (2021.08.26) 在全球保險滲透率名列前茅的台灣,近年興起 InsurTech(保險科技)趨勢,除了受疫情影響而加速保險數位化進程,政府機關也力推純網路保險、將視訊投保常態化。自金管會五月底開放保險業者可用視訊完成保戶親晤親簽的程序 |
 |
NVIDIA AI Enterprise正式上市 各行各業盡享AI (2021.08.25) NVIDIA (輝達)正式推出全方位的人工智慧 (AI) 工具與框架軟體套件 NVIDIA AI Enterprise,讓數十萬家運行 VMware vSphere 的企業在 NVIDIA 認證系統上以虛擬化的方式處理 AI 作業負載 |
 |
台灣企業正加速調整ICT策略 以支持遠距工作模式 (2021.08.24) 澳大利亞電訊(Telstra)發佈一份新的市場調查報告,受訪者是512名來自北亞地區的企業ICT和業務營運決策者,當中有103名受訪者是來自台灣。該調查主要是分析多家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應對措施,以及他們的未來IT策略 |
 |
趨勢科技與微軟共同合作 提升網路資安 (2021.08.19) 趨勢科技與微軟 (Microsoft) 展開新的合作。透過這項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 Microsoft Azure 上的雲端資安解決方案,創造共同銷售商機,更期許透過 Azure 的雲端運算平台與趨勢科技的資安專業技術,進一步帶動共同客戶的數位轉型 |
 |
3M以中空玻璃球降低能源使用 達成碳減排永續方案 (2021.08.19) 世界各國制訂的氣候目標,為建築、技術和材料產業的創新提供了機會,而歐盟具有野心的氣候目標也不例外。七年前,3M先進材料部門(AdMD)的 3M中空玻璃球團隊接受了讓歐洲城市建築透過隔熱解決方案降低能源使用度的挑戰,讓這些有歲月痕跡的建築能減少碳排放 |
 |
艾邁斯歐司朗提供一次性內視鏡檢查的最小攝影鏡頭模組 (2021.08.18) 艾邁斯歐司朗集團(ams AG)推出用於一次性醫療內視鏡檢查的 NanEyeM 攝影鏡頭模組,進一步擴展其 NanEye 產品組合。這款產品符合目前市場的高解析度標準,是尺寸最小的數位內視鏡攝影鏡頭模組 |
 |
Sony和三井達成獨立5G環境下運作的動態頻譜接取系統 (2021.08.16) 索尼集團公司以及三井物產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布全球首次在5G 獨立組網環境中成功運作的Sony動態頻譜接取(Dynamic Spectrum Access, DSA)技術;隨著這項成功的里程碑,兩家公司亦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將共同研究此項技術的商用發展前景,並透過此技術支援更有效的頻譜資源應用 |
 |
意法半導體製造首批8吋碳化矽晶圓 (2021.08.13)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宣布,ST瑞典Norrkoping工廠製造出首批8吋(200mm)碳化矽(SiC)晶圓,這些晶圓將用於生產下一代功率電子晶片產品原型。將SiC晶圓升級到8吋代表著ST針對汽車和工業客戶的擴產計畫獲得重要階段性的成功 |
 |
三大營運動能加值 宇瞻完成數位轉型最後一塊拼圖 (2021.08.13) 宇瞻科技最新一季營收單季EPS為1.68,上半年累積EPS為2.91。Q2毛利率為19%,營業利益率為9%,淨利率為7%,單季表現亦為近三年最佳。總經理張家騉表示,今年營運雖部分受惠於需求逐漸回溫與漲價,但宇瞻年初即宣告將強化三大營運動能(專注重點領域、佈局未來技術與營運數位轉型)對營運貢獻的強度,耕耘效益在此時反映在財報上 |
 |
科磊進入2021 年《財星》500大企業 (2021.08.12) 科磊(KLA)首次進入 2021 年《財星》(Fortune) 500 大企業名單。這項成就來自KLA堅守核心價值觀、不斷推動創新、為客戶提供高品質技術服務以及員工的卓越努力。
《財星》 500 大是按營收排名的 500 家最大的美國上市公司或私營公司 |
 |
高速傳輸時代來臨 群聯推PCIe 5.0高速介面IC (2021.08.12) 隨著巨量資料以及數位化時代來臨,高速資料傳輸已成為現今科技發展的主要趨勢。然而,隨著高速傳輸世代的演進,所伴隨的是系統設計的複雜度提升以及訊號傳輸時所造成的衰減現象 |
 |
工研院以科技助新創布局 搶攻疫後新常態轉型商機 (2021.08.11) 把握疫後優勢,為臺灣新創加薪火!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帶來全新的生活型態,驅動各產業加速朝數位經濟邁進,更帶給新創產業一個發展與突破的契機。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工研院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共同舉辦「2021 ITRI-Stanford科技創業論壇」,期借鏡矽谷新創生態發展經驗,助臺灣新創搶攻疫後的「新常態」市場商機 |
 |
疫後數位化潛藏危機 數位升級為新戰場的入場券 (2021.08.10) 本土疫情再次衝擊台灣企業,在許多企業因應疫情調整運營機制的同時,部分企業已經整裝旗鼓,準備好踏入因為疫情而出現的利基市場。
疫情的影響促使消費者從根本改變現有的生活習慣,卻意外的在各個產業產生不同的商機 |
 |
微軟2021亞太技術年會揭序幕 引全球資源助臺灣產業提升韌性 (2021.08.10) 由經濟部指導、經濟部工業局與臺灣微軟主辦的「DevDays Asia 2021 Online 亞太技術年會」,以「賦能創新.疾速突圍」為題,於線上登場。邁入第六年的 DevDays Asia,今年的主題聚焦 9 大技術主軸,以及臺灣企業接軌國際案例展示,提供開發者全方位的關鍵觀點洞察 |
 |
紅帽與 Nutanix 啟動策略合作 推開放式混合多雲解決方案 (2021.08.09) 紅帽公司與混合多雲(hybrid multicloud)運算廠商Nutanix,藉由策略合作提供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在地端和混合雲環境中打造、擴展和管理雲端原生應用程式。此次合作整合業界技術,落實 Red Hat OpenShift、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及 Nutanix 雲端平台(包含 Nutanix AOS 和 AHV)之間的安裝、互通和管理 |
 |
Nvidia:GPU激發轉型 突破過去無法達成的分析工作 (2021.08.09) 資料科學家Deborah Tylor,堅持不懈的運用正確的工具,達成原本以為做不到的事情。
Deborah Tylor負責整理美國國稅局 (IRS) 超過 300 TB 的龐大資料庫,從中找出可能有助於發現身份盜用和其它詐欺行為的模式 |
 |
施耐德:先進配電管理系統有效加速能源轉型 (2021.08.05) 在全球劇烈氣候變遷與能源轉型的浪潮下,台灣政府以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20%做為重要目標,卻也面臨新舊電網轉換、自然災害、龐大營運成本等問題。如何在數位化、去中心化和脫碳的時代,協助台灣能源轉型成功,是許多產業當前的首要目標 |
 |
ST:支付技術發展迅速 使用者渴望新的支付體驗 (2021.08.03) 本刊專訪了ST意法半導體的安全微控制器事業部行銷應用總監Jerome JUVIN。除了將介紹SMD(即安全微控制器事業部),也將探討銀行智慧卡和行動支付兩個市場。在分析這兩個市場的現狀之後,也將更詳細地介紹ST的產品組合、市場排名和相關解決方案 |
 |
愛立信攜手聯發科技 創毫米波上行速度最高紀錄 (2021.08.02) 長期以來,從上網到串流媒體服務,下行鏈路表現或下載速度一直在用戶的網路使用行為中佔有主導地位。 然而,隨著Covid-19疫情帶動世界各地的人們在家工作或學習,也凸顯出上行鏈路或上傳速度性能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