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減碳問題刻不容緩 再生能源勢在必行 (2018.05.25) 延緩地球暖化速度成為目前各國政府共識,要解決此問題,再生能源技術是重要解答,目前太陽能與風力被視為最重要的潔淨能源,其技術在近年來也不斷精進。 |
 |
適用於工業馬達驅動的新系統保護方案 (2018.05.09) 本文敘述如何結合X-BAR使用比較器子系統來啟動觸發區域,而達到保護系統的目的。 |
 |
高精密度馬達驅動控制推動產業升級 (2018.04.12) 如同馬達驅動器的控制使機器人和其他領域升級進步一般,馬達控制本身也依賴於電子元件的進步,以便在現實操作中實現精確控制,並產生更強大的功能、更強的生產力和更高的設備和人員安全性結果 |
 |
拉丁美洲邁入工業4.0 2018漢諾威展主打連網與協作 (2018.04.03) 今年展覽以「工業整合-連網與協作」(Integrated Industry – Connect & Collaborate)為題,揭示了工業4.0的下一階段。 |
 |
實現真正的數位I╱O (2018.04.03) 本文為討論電子配線架,簡化現場線組與控制器連接過程的設計方案,以及介紹一種將電子配線架靈活性提升到新高度的創新方案。 |
 |
智慧廠務系統開始啟動 (2018.03.22) 廠務系統是智慧製造的重要環節,透過IT系統,將可提升工安與能源的使用效率。 |
 |
5G來了!你不可不知的技術趨勢與標準 (2018.03.21) 2017年,5G技術的應用已經被大眾所知,舉凡自動駕駛、個人AI助手、遠距醫療等,都將因為5G技術的突破而實現,到底5G與4G技術的差異在哪裡呢?這就得從有線、無線傳輸開始說起 |
 |
智慧控制主動鉗位反馳式架構 (2018.03.21) 當在廚房嘗試更複雜的食譜並進行多個烹飪步驟時,擁有幫手讓烹飪體驗變得更有趣,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主動鉗位反馳式架構。 |
 |
Micro LED的關鍵生產技術-「巨量轉移」 (2018.03.20) Micro LED的製造存在許多的難題,而其中一個最主要的挑戰,就是如何導入大量生產,而此一環節被稱為「巨量轉移」。 |
 |
3D感測器市場戰雲密布 (2018.03.20) 3D感測是一深具潛力的技術正處於起飛期,究竟會達到什麼樣的規模,其實還很難估計。 |
 |
FDX技術良性迴圈的開端 (2018.03.20) 格芯的22奈米和12奈米 FDX製程適合於低功率、移動和高度結合而成的SoC應用,對於很多客戶來說,這是最佳市場。 |
 |
PI第三代InnoSwitch3-Pro提供程式化供電能力 (2018.03.12) AC-DC功率轉換市場正在與系統設計人員經歷快速轉換的過程,包括最近完成的USB PD 3.0+PPS規格,都需要可程式化的解決方案,以適應各種快速充電的通訊協定。在更寬廣的範圍內 |
 |
積體電路為高可靠性電源強化保護和安全高效 (2018.03.01) 本文探討了實現高可靠性電源的半導體解決方案,這類電源提供冗餘、電路保護和遠端系統管理,以及剖析半導體技術的改良和新安全功能如何簡化設計,並提高了元件的可靠性 |
 |
為什麼電源設計轉用 48V? (2018.02.05) 增強型48V轉換器/穩壓器可實現高效率、低成本和小尺寸/輕量化的優勢。 |
 |
無線充電應用起飛 Qi標準取得先機 (2018.02.05) 2017年初,蘋果悄悄加入無線充電標準Qi的WPC無線充電聯盟,而在2017下半年,蘋果更順勢推出了iPhone X,支援Qi標準,更加速無線充電的普及,供應商大受其惠。 |
 |
創新FDSOI能帶調製元件雙接地層Z2FET (2018.02.02) 本文介紹一個創新的依靠能帶調製方法的快速開關 Z2-FET DGP元件,該元件採用先進的FDSOI製造技術,具有超薄的UTBB,並探討在室溫取得的DC實驗結果。 |
 |
無線充電異軍突起—紅外線無線充電 (2018.01.30) 紅外線波長的應用,不僅僅可以作為通訊、農業栽植、醫療、監視照明,現在還已經發展出可以用來作為電子產品的充電介質。 |
 |
台灣電源大廠明緯 隱形冠軍的成功心法 (2018.01.26) 明緯,全球第五大電源供應商,在LED驅動電源上則排名第二,公司業務範圍涵蓋80個國家... |
 |
多開關偵測介面實現小型及高效設計整合功能 (2018.01.19) 多開關偵測介面(MSDI)可以匯集電池連接和接地連接的開關狀態訊息,並通過序列周邊設備介面對微處理器平台進行通訊支援。 |
 |
感測器於車用系統的認證設計 (2018.01.15) 對於電子元件而言,汽車是一個特別嚴格的運作環境,同時對於壽命和可靠性的要求也極為嚴苛。本文將使用感測器元件為例說明現今「車用認證」元件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