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把基礎建設做好,使用者就會來!」 (2019.08.22) 從液晶面板和投影機製造轉型為產業智慧化系統商,佳世達在2014年啟動聯合艦隊策略,5年後新事業的年營收比例已經佔原有業務的20%,李昌鴻指出,成功的關鍵在於基礎建設,你把基礎建設做好,使用者就會來 |
 |
各國政策加速投入 加速擬人機器人發展腳步 (2019.08.19) 機器人是高新技術密集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在已開發國家,工業機器人已經得到廣泛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人的應用範圍也日益擴大,遍及工業、國防、宇宙空間、海洋開發、醫療健康等領域 |
 |
PoE設計六大重點 滿足垂直應用需求 (2019.08.19) PoE設備安裝於工業環境中,需要重點考慮的部分,包括可靠性、不同的輸出電壓、高電壓需求和最大功率的限制、寬溫操作溫度、潛藏的DC斷線與監控及管理功能等六大區塊 |
 |
工業過渡:實現可信的工業自動化 (2019.08.16) 新技術的進步以及對更高效生產工藝和生產廠的期盼,正推動工業設施發生前所未有的變革。這些變革提高了自動化程度、精確度和可用資料量。 |
 |
新世代工廠輸送系統問世 電驅磁浮解決傳統機械困境 (2019.08.14) 採機械式設計的傳統輸送帶不但容易故障,而且採固定式設計,難以因應現在智慧製造的彈性化生產需求,彈性電驅輸送系統則以電驅加上磁浮技術,讓工廠產線更靈活。 |
 |
工廠自動化漸趨成熟 智慧感測器不可或缺 (2019.08.13) 感測器身為提供數據資料的第一線元件,對於智慧工廠將不可或缺。智慧製造對於感測器的功能需求更高,佈建也將更廣泛。可以說,感測器是成功推動工業4.0的先決條件 |
 |
協作機器人百家爭鳴 靈活性和感測技術定天下 (2019.08.13) 協作機器人(cobot)便大大地應用了兩項關鍵技術—人工智慧和智慧型介面,在智慧製造版圖中,各工業機器人大廠紛紛進駐協作機器人市場... |
 |
釋放機械助力 協作機器人成長態勢確定 (2019.08.13) 從汽車業、電子製造及金屬零件,都可見到協作機器人導入的身影。而過去只在製造業才能看到機器人,現在一般的手搖店也可見其蹤跡。預計未來,協作機器人將越來越深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
 |
工業機器人提升感測效能與價值 有賴與半導體業者深度整合 (2019.08.13) 當2011年工業4.0概念問世以來,讓台灣製造業者深感憂慮的,不外乎設備將因此成本大增,以及市場上仍缺乏工規等級感測器,而積極尋求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結盟,直到近年來始吸引國際大廠關注 |
 |
全面掌握廠房狀態 精準打造智慧廠務系統 (2019.08.13) 廠務系統會是智慧化系統效益浮現最快之處,在智慧建築與工業物聯網的架構下,工廠的節能、環境監測都可有立即且顯著的提升。 |
 |
中科代表隊出征2019 FIRA智慧機器人運動大賽 (2019.08.12) 2019 FIRA(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Robot-sports Association)Roboworld Cup智慧機器人運動大賽即將在今年8月12日至16日於南韓昌原市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辦,中科代表隊首次出征應戰,將帶著自己親自調校機器人參賽 |
 |
卓越的編碼器技術滿足不妥協工業環境應用之要求 (2019.08.05) 可程式意味著除了能夠在工廠中加速生產時程之外,還可以對編碼器現場進行微調。 |
 |
台灣三豐強化銷售服務能力 (2019.08.02) 今後台灣三豐還會藉此更投注心力,以滿足當地經銷通路、協力夥伴與客戶就近展示,或攜帶工件來現場親自體驗量測效能空間的需求,解決現今所面臨的各種難題。 |
 |
工業機器人發展加速 汽車與電子業為最大需求市場 (2019.08.01) 機器人技術作為先進製造技術的典型代表,是集機械、電子、控制、運算、感測器、人工智能等多種不同領域先進技術於一體的重要現代製造業自動化裝備。國際機器人聯盟(IFR)認為,近幾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增加速度明顯加快 |
 |
工廠資安事件頻傳 你的工業控制系統夠安全嗎? (2019.08.01) 伴隨工業4.0而來的資安危機,將成為製造業難以迴避的課題,而唯有透過適合的OT解決方案,才能讓製造系統的效能與安全兼具。 |
 |
捷拓提供穩定隔離電源 微型化高功率 (2019.08.01) 目前隔離電源模組已被大量用於智慧製造的泛工業設備,以及綠能、電力與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將為台灣電源的製造廠商直接或間接帶來龐大商機。 |
 |
以網通設備中的資安DNA維護OT的網路安全 (2019.08.01) 工業物聯網的演進將製造業智慧生產的願景具體落地。不過當新技術導入的同時,廠域網路除了邁入新階段應用外,惡意攻擊或非法侵入的問題也伴隨著而來。 |
 |
工業機器人歷經萌芽茁壯 著眼成熟發展契機 (2019.08.01) 台灣產研雙方皆已看好受惠於台商回流,最快可在2020年湧現商機,台灣中小企業尤應趁機跟上國際經典機器人腳步,加快邁向成熟發展階段。 |
 |
工研院TechDay六大亮點 中巴自駕載具發展機會大 (2019.07.31) 在電影情節中,利用ATM、便利商店的各個攝影機來追蹤人物,如今在現實生活中已開始萌芽。工研院在其ICT TechDay(資通訊科技日)展示了34項資通訊創新技術,例如在珠寶名畫展試圖神不知鬼不覺混入人流的可疑人物 |
 |
人機協作的最大公約數 安全認證勢在必行 (2019.07.31) 機器人的時代已經來臨,能安全與人類互動才是未來趨勢。而機器人要跨出圍籬並近距離進行人機協作的最大關鍵,在於「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