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AI
科技
典故
叫醒硬體準備工作的BIOS

硬體組裝在一起,只是一堆相互無法聯繫的零件,零件要能相互聯絡、溝通與協調,才能構成整體的「系統」的基礎,而BIOS便扮演這樣的角色。
戴爾:57%企業已處於GenAI的早期至中期發展階段 (2024.09.24)
戴爾科技集團舉辦「戴爾科技論壇」,聚焦探討新一代AI革命與數位轉型所帶來的加乘效應與挑戰,而各產業如何將人工智慧融入企業營運與實務應用以加速業務創新力。根據2024年戴爾科技集團創新催化劑研究顯示
Arm透過PyTorch和ExecuTorch整合 加速雲到邊緣端的人工智慧發展 (2024.09.19)
Arm宣佈透過將 Arm Kleidi 技術整合到 PyTorch 和 ExecuTorch,促使新一代的應用在 Arm CPU 上運行大語言模型(LLM)。Kleidi 彙集了最新的開發人員賦能技術和關鍵資源,目標在於推動機器學習(ML)技術堆疊中的技術協作和創新
耐能登CRN評選2024年最熱門半導體榜單 並獲國際知名研究機構認可 (2024.09.18)
近日,國際專業的IT媒體CRN發佈2024年迄今為止最熱門的 10 家半導體新創公司榜單。耐能智慧(Kneron)成功入榜。這一榮譽不僅是對耐能在半導體領域創新實力的高度認可,也標誌著公司在推動終端AI領域進步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MIC:AI生命週期管理成科技投資重點 (2024.09.12)
2024年全球企業AI採用率持續提升,進而帶動模型管理商機,使得AI生命週期管理成為企業科技投資重點項目。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產業分析師楊淳安表示,導入AI生命週期管理的第一步
IBM公布企業AI治理手冊 協助AI治理速啟動、穩落地 (2024.09.12)
根據 2024年 IBM 全球CEO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生成式AI的投資持續增加,但其中屬於試行與實驗性質者佔了將近一半(47%),主因之一在於企業的AI治理並未完全落地,企業對於AI產生內容的穩定度、可信度、透明度、公平性、資訊安全與隱私保護仍有諸多顧慮
數位雙生結合AI 革新電力系統運作模式 (2024.09.03)
本場講座由安瑟樂威公司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鄭智文親自分享該公司整合產學研資源團隊成果。
強健的智慧農業 讓AI平台成為農作物守護者 (2024.09.03)
這場講座邀請到浙江大學數位技術創新創業中心主任暨講座教授陳杏圓教授,分享物聯網與區塊鏈對於打造智慧農業的重要性,同時也將分享智慧農業平台跨足智慧醫療領域的應用成果
生成式AI 整合機器視覺檢測的崛起 (2024.08.28)
隨著生成式 AI 和機器視覺檢測的快速發展,為智慧 AOI 檢測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將聚焦在智慧 AOI 檢測市場的發展現況與趨勢,並剖析其在智慧工廠巡檢與品質管控的應用場景,並關注生成式 AI 與機器視覺檢測所帶來的變革
NVIDIA在日本與台灣推出用於生成式AI的NIM微服務 (2024.08.27)
世界各國都在追求發展主權 AI,利用自己的運算基礎設施、資料、勞動力及商業網路來發展AI,以確保 AI 系統符合當地的價值觀、法律與利益。NVIDIA 為了支持這些努力,今日宣布推出四款全新 NVIDIA NIM 微服務,讓開發人員能夠更輕鬆地建置與部署高效能的生成式 AI 應用
[自動化展]宸曜科技以智造先鋒姿態 推動AI賦能自動化轉型 (2024.08.24)
在2024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大展上,全球邊緣運算工業電腦領域領導者宸曜科技(Neousys Technology),以「智造先鋒、AI賦能加速自動化轉型」為主題,展示了一系列先進的邊緣AI運算平台
量子運算:打造自動駕駛汽車新領域 (2024.08.22)
生成式AI將為電動車發展帶來革新,量子運算可謂是重要助力,共同推動電動車的各種創新。本文討論量子運算如何完善先進車輛駕駛輔助系統,以及與這項顛覆性技術相關的資安風險
AOI聚焦多元應用場景 (2024.08.22)
由於早在工業4.0問世後,疫情推動數位轉型浪潮以來,便已習慣透過各種視/力覺感測系統蒐集累積製程中/後段產生的大數據,用來監控品質、預測診斷零組件壽命,乃至於售後維運服務所需的生產履歷
揮別製程物理極限 半導體異質整合的創新與機遇 (2024.08.21)
半導體異質整合是將不同製程的晶片整合,以提升系統性能和功能。 在異質整合系統中,訊號完整性和功率完整性是兩個重要的指標。 因此必須確保系統能夠穩定地傳輸訊號,和提供足夠的功率
AI運算方興未艾 3D DRAM技術成性能瓶頸 (2024.08.21)
HBM非常有未來發展性,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和高效能運算領域。隨著生成式AI和大語言模型的快速發展,對HBM的需求也在增加。主要的記憶體製造商正在積極擴展採用3D DRAM堆疊技術的HBM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
跨過半導體極限高牆 奈米片推動摩爾定律發展 (2024.08.21)
奈米片技術在推動摩爾定律的進一步發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儘管面臨圖案化與蝕刻、熱處理、材料選擇和短通道效應等挑戰, 然而,透過先進的技術和創新,這些挑戰正在逐步被克服
Palo Alto提供由AI驅動的資安解決方案 可防範AI威脅 (2024.08.19)
Palo Alto Networks 向客戶推出 Secure AI by Design 產品組合,透過專門針對 AI 的能見度、控制能力和防護功能來應對新的風險與威脅,保障企業使用 GenAI 及開發企業 AI 應用服務時的安全
以開放原始碼塑造製造業的未來 (2024.08.19)
資料、網路和實體/數位裝置安全是邊緣部署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本文探討製造商如何使用開放原始碼更快地創新和協作,進而加速轉型,持續保持在主題領域領先的趨勢
遠傳與中研院攜手開發全台首部5G AI生態聲景蒐集器 (2024.08.14)
生物多樣性研究有了重要的支援工具,遠傳電信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攜手合作開發出全台首部「5G AI生態聲景蒐集器」。遠傳5G實驗室開發的全新聲景蒐集裝置體積小巧、兼具防水性能
IMDT採用高通技術 打造新系列EDGE AI解決方案 (2024.08.09)
IMDT與高通技術公司合作。此合作將高通技術公司的物聯網處理器整合到IMDT的節能、具成本效益且即時可用的系統模組(SOM)、單板計算機(SBC)和產品特定的定制解決方案中
ADI攜手安馳舉辦電子訊號量測競賽 扎根培育新一代電子工程人才 (2024.08.06)
為積極促進電子學理論與實務的學習交流成效,Analog Devices, Inc.(ADI)與代理商安馳科技(Macnica Anstek Inc.),攜手校園通路輔宏(iStuNet),以及亞洲矽谷學院(ASVDA COLLEGE)、國際工程與科技學會中華民國分會(IET)等國內外學術單位

  十大熱門新聞
1 IMDT採用高通技術 打造新系列EDGE AI解決方案
2 遠傳與中研院攜手開發全台首部5G AI生態聲景蒐集器
3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4 [自動化展]宸曜科技以智造先鋒姿態 推動AI賦能自動化轉型
5 東擎科技iEP-6010E系列導入NVIDIA Super Mode AI效能飆升2倍
6 Red Hat:開源AI和混合雲架構 將成為下一步AI技術發展主流趨勢
7 台科大50周年校慶,研揚科技莊永順董事長獲頒「傑出貢獻獎」
8 台達於2025漢諾威工業展展出多元AI賦能解決方案 推動智慧產業與永續能源轉型
9 廣積連續三年榮獲德國Embedded World展Best in Show大獎
10 台達代子公司Delta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 B.V.公告 發行總額美金525,000,000元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