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藍牙SIG發布電子貨架標籤無線技術標準 加速零售產業數位轉型 (2023.02.09) 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宣佈為電子貨架標籤(Electronic Shelf Label, ESL)市場推出新的無線技術標準。一直以來,ESL 系統仰賴各廠商間的無線通訊私有協定,這為全球市場採用構成潛在阻礙 |
 |
思科:九成台灣企業認為須加強AI應用的消費者隱私 (2023.02.08) 思科近日發布全球年度調查《2023年數據隱私基準研究報告》,其為專業人士對數據隱私保護策略看法的第六屆年度全球調查。研究發現,儘管經濟環境疲軟,企業仍持續投資於隱私保護,台灣企業在隱私保護的平均支出,從兩年前的180萬美元(約5,400萬台幣)增加到今年的270萬美元(約8,100萬台幣) |
 |
是德:五大關鍵領域將成產業未來十年決勝點 (2023.02.08) 是德科技(Keysight)是推動全球企業、服務供應商和政府機構網路連接與安全創新的技術領導廠商。該公司指出,過去兩年疫情雖然對整體產業產生衝擊,但也加速了科技的應用與發展 |
 |
亞馬遜大量購買再生能源 推動新市場再生能源成長 (2023.02.07) 亞馬遜於宣布,2022年共計在11個國家與地區新增133個再生能源專案,並增加8.3 GW(Gigawatt,百萬瓩)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截至目前為止,亞馬遜已經在22個國家與地區打造401個再生能源專案,總裝置容量超過20 GW |
 |
Arm:多元化市場驅動成長 生態系夥伴達2500億晶片出貨 (2023.02.07) Arm 技術正在建構未來。多元化的市場發展持續驅動權利金與授權費營收的強勁成長,生態系夥伴也將達到 2,500 億晶片出貨量的里程碑。
根據 Arm 2022 會計年度第三季報告指出:
‧總營收達 7 |
 |
Gogoro運用資通電腦MES 加速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 (2023.02.06) 電動機車龍頭 Gogoro 將攜手台灣供應鏈與資通電腦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製造執行系統)加速海外拓展,打造全球電動汽機車產業,進一步投入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商機 |
 |
ST持續專注企業永續發展與創新 朝2027年碳中和目標邁進 (2023.02.03)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是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自1987 年開始為全球市場設計製造提供半導體晶片。作為一家具有濃厚的永續發展文化的半導體垂直整合製造商(IDM),ST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承諾到2027 年實現碳中和的半導體公司 |
 |
藍牙技術聯盟宣布Google接領域技術負責人加入董事會 (2023.02.02) 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宣布任命 Alain Michaud 為藍牙技術聯盟的董事會成員。Alain 是 Google 連接領域技術負責人暨資深主管軟體工程師,未來兩年,他將擔任藍牙技術聯盟會員董事(Associate Member Director)一職 |
 |
Pure Storage全新服務等級協議提供能源效率保證 (2023.02.01) Pure Storage宣布其包括Evergreen在內的訂閱服務產品持續成長,並推出全新Evergreen//One能源效率服務等級協議(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此協議代表企業級儲存及服務市場「首創且唯一」的能源效率保證產品,同時符合Pure Storage立志提供最永續的儲存技術為客戶達成企業目標的使命 |
 |
R&S將在MWC 2023展示行動通訊測試解決方案 (2023.02.01) Rohde & Schwarz在巴賽隆納舉行的2023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帶來了對無線通訊測試的特殊見解和對整個行動通訊生態鏈的深刻理解。以『測試、量測、創新』為座右銘,公司將展示創新行動和無線通訊測試解決方案組合 |
 |
ST:軟體定義汽車創造全新使用體驗與商業價值 (2023.02.01)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戴姆勒(Daimler,德國汽車製造商)的執行長接受了採訪,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他將如何提升其公司汽車的品牌價值。他毫不猶豫地回答,他正在努力將賓士(Mercedes-Benz)轉型為軟體定義汽車 |
 |
達梭與IBM合作 推動資產密集型產業永續轉型 (2023.01.31) 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和IBM宣佈簽署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進一步深化雙方之間的長期合作關係,透過運用雙方技術來應對影響資產密集型(asset-intensive)產業的永續挑戰 |
 |
運用內建加速器的低功耗MCU 打造高性能邊緣智慧應用 (2023.01.30) 為了將邊緣設備從單純的資料獲取轉換為具有自主操作能力的邊緣智慧,開發人員需要具有多核性能並內置加速器的新型低功耗微控制器(MCU)來執行擴展高效能。 |
 |
Google Cloud全新AI工具協助零售商提升營運表現 (2023.01.17) Google Cloud 發表四項全新及更新的 AI 技術,協助零售商改善店內貨架檢查流程,亦在購物網站為消費者提供更自然流暢的線上購物體驗,進而提升日常營運效率與電子商務網站的業績 |
 |
思科創新IT加速台灣企業轉型 以科技連結數位未來 (2023.01.17) 面對大環境變遷所帶來的挑戰,思科台灣年度科技盛會Cisco Engage Taipei以「Vision for the Future 連結無盡未來」為主題,就「混合辦公、智慧應用、基礎架構、數位資安」四大熱門趨勢,深度剖析、分享創新科技如何協助企業打造更具韌性的數位基礎,進而強化國際競爭力 |
 |
製造業的ESG永續策略 (2023.01.17) 台灣企業逾90%為中小企業,對於疫後才積極「數位轉型」的業者來說,剛拉近「零與一的距離」又得馬不停蹄地追趕永續ESG腳步,尤其製造業在工業4.0、綠色製造、綠色燈塔等浪潮下,有不得不綠的壓力 |
 |
R&S通過次太赫茲通道傳播測量 推動6G發展 (2023.01.16) 只有對電磁波傳播的特性有了扎實的瞭解,6G所設想的次太赫茲通信的發展才有可能。100 GHz和330 GHz之間的新頻率範圍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因此成為Rohde & Schwarz最近測量活動的重點 |
 |
Fluence:實現深度去碳化 儲能系統有效提升再生能源供電效能 (2023.01.16) 第27屆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27)首次選定11月11日為去碳化日(Decarbonization Day),重點檢視工業深度去碳化倡議(Industrial Deep Decarbonization Initiative, IDDI)的具體進度。面對全球工業與科技的蓬勃發展 |
 |
Palo Alto Networks:認清5大網安迷思 有效採取零信任策略 (2023.01.12) 即便是最好的網路和安全專家也有盲點。部署最新和最好的硬體或解決方案、遵守行業標準都不足以保證網路安全,而沒遭受過網路攻擊也不表示企業擁有強大的安全防護 |
 |
Wi-Fi加速改朝換代 測試挑戰逐步浮現 (2023.01.11) Wi-Fi 6是無線區域網路的下一代標準,效率與速度並重。
在壅塞區域可提供更低延遲,以及比上一代Wi-Fi更大的傳輸範圍。
只是Wi-Fi 6設計過程的其他未知挑戰,未來可能還會一一浮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