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協作型機器人:適用於各種規模企業的自動化進程 (2018.06.13) 協作型機器人讓一些原本沒有能力大舉投資工業用機器人的企業,可以依照自身條件開始推動製程自動化。 |
 |
智慧場域創新模式 南科醫材產業聚落共創國產國用 (2018.06.13) 南部醫材產業聚落再升級!為了有效協助國產醫療設備精進,加速醫療設備功能與設計精進,協助國內外市場之切入,由成大醫院提供優質的臨床醫護體驗,結合南部醫材產業聚落的國產醫療設備,成功開啟產業升級及市場化進程,共同朝向人民福祉及社會效益提升而邁進 |
 |
抓住電動車馬達的三大發展趨勢 (2018.06.06) 電動車的關鍵零組件之中,以電池、馬達與電控模組最為主要。目前成本最高的是電池的部分,至於馬達則是台灣的擅場。 |
 |
人工智慧有望實現超級智能? (2018.05.31) 我們是否應該害怕人工智能及其進步的速度?或者我們是否應該害怕恐懼本身以及它扼殺創新的風險?無論這種進展如何,進展的進展顯示出幾乎沒有放緩的跡象。 哪些公司和國家領先?專家們分享了AI技術如何不僅塑造了我們的未來 ,也可能是我們對過去的理解 |
 |
馬達控制技術趨勢 (2018.05.31) 馬達控制IC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不論是在工廠或是居家用品,都能看見它的身影,整合度高、驅動能力強為近年的設計要點。 |
 |
新一波醫療產業群聚效應 強化跨域整合力 (2018.05.31) 106年台灣生醫產業總營業額達新台幣4,866億元(包含:健康福祉、醫療器材、製藥及應用生技等),較105年整體成長3.54%,另外,投資額也成長到526億元,產業進展蓬勃。生醫創新執行中心及義守大學、義大醫院、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共同打造「智慧醫療主題館」,於5月30日至6月2日在高雄展覽館展出 |
 |
寶元數控智慧機械機上盒提升機台智能 (2018.05.30) 為迎接機台全面智慧化趨勢,寶元數控推出智慧機械機上盒(Smart Machine Box)IFC系列,並加入工業局智慧機上盒輔導計畫,積極推動台灣精密機械升級為智慧機械。寶元智慧機械機上盒不僅具備資料處理、儲存及傳輸 |
 |
轉動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關鍵:馬達動力系統 (2018.05.29) 兩家台灣馬達供應商對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本刊特別專訪這兩家領先業者,一探其最新的技術進展與策略佈局。 |
 |
協作型機器人將成智慧工廠的另一要角 (2018.05.24) 為了加速產業升級,生產設備從自動化一路推進到客製化、更智慧化,協作型機器人也開始出現在工廠中,擔任不可或缺的角色。 |
 |
擘劃未來工廠藍圖 iMTduo 2018聚焦智慧機械 (2018.05.23) iMTduo 2018於5月12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圓滿落幕,這次的展會聚焦智慧機械,除了國內外製造業者與會外,工研院與外貿協會也針對主題,展出相關技術成果。 |
 |
機聯網智慧鏈接 工具機設備稼動率全面提升 (2018.05.16) 機聯網是工業物聯網中最基礎的架構,政府近年來推動的智慧機械政策,也將之納入前期推動重點,透過聯網技術,台灣工具機產業將可踏出智慧化的第一步。 |
 |
蔡英文:資源整合、人才培育與設備國產化是智慧機械3大方向 (2018.05.10) 新政府上台後將智慧機械列為台灣未來的重要政策,在5月9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開展的「台北國際智慧機械暨智慧製造展(iMTduo)」,總統蔡英文也蒞臨展場,並表示智慧機械是政府提倡「五加二產業創新計劃」代表產業,未來將朝向擴大資源整合、擴大培育高階技術人才、提高設備國產化比重三個方向,建構台灣工業4.0產業實力 |
 |
iMTduo 2018登場 聚焦智慧工廠、IoT、工業機器人、3D列印 (2018.05.09) 2018年iMTduo今天在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登場,今年的將以智慧工廠、IoT、工業機器人、3D列印為4大主題,完整呈現臺灣智慧製造解決方案,例如工研院將展出應用於工具機、PCB、運具等產業的智慧生產示範產線 |
 |
工業4.0標準不一 逐步落實才能順利到位 (2018.05.02) 工業4.0成為近年來製造業最重要的趨勢,不過有業者指出,目前工廠自動化市場亂象頻仍,主因就是連德國都尚未明確定義出工業4.0標準,包括資訊模型、垂直/水平與端對端整合架構都付之闕如,至於大陸方面,期自動化水準、基礎仍離歐美日甚遠,只有汽車、菸草業約可達到3 |
 |
智慧CNC加工控制 台灣業者有ICT利基 (2018.05.02) 凌華科技替CNC機具導入智能 提升加工品質與稼動率,P值+專機化讓台達CNC解決方案迎頭趕上日德大廠。 |
 |
日本在泛用型CNC綜合加工中心機的進化論 (2018.05.02) 由於加工製造的關鍵在於加工設備的自動控制與融合技術部分,日本還是掌握了加工知識與軟體實力,而持續保有其市場上的優勢性。 |
 |
伺服機械手為車輪生產帶來新突破 (2018.04.24) 小至 Smart,大至悍馬,消費者對汽車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高,汽車製造商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也不斷推出新的車型,導致對車輪的生產靈活性要求隨之倍增,這些輪胎在大小、重量、花紋、顏色等大量細節上,都存在差異 |
 |
YAMAHA與易控機器人於5月在台發表新型態機器人 (2018.04.16) 日本YAMAHA 發動機宣布今年將攜手其配合多年的專業機器人代理商-「易控機器人」於5/25下午1點在新竹台元科技園區舉辦台灣區唯一一場的新產品發表會。當天YAMAHA發動機機器人事業部的高層人員也將到訪台灣,實際了解台灣市場環境需求 |
 |
美中貿易大戰禍及台商? 台灣機械廠應順勢轉型 (2018.04.02) 川普上台後,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開始走向保護主義,近期更祭出對大陸商品課徵懲罰性關稅,將影響其出口及進口設備需求,間接衝擊台灣工具機出口市場,而成為代罪羔羊,但面對威脅同時,也伴隨著機會,機械產業人士指出,若美國因為缺乏勞工而大量增加自動化產線,也可能創造台廠另一波商機 |
 |
建立數位化基石 智慧工廠願景方能落實 (2018.03.27) 智慧工廠必須將IT與OT系統緊密串連,同時讓所有系統的數據可被擷取、儲存與分析,因此數位化將成為打造智慧工廠的先決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