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析USB4測試挑戰 (2025.04.08) 從8K影音串流到工業物聯網,從電動車智能座艙到邊緣運算節點,這場由USB4介面所驅動的技術革命,正在重塑人類與數位世界的互動方式。 |
 |
台達連續四年入選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 智財佈局獲國際肯定 (2025.03.17) 台達12日宣布連續四年入選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創新成果備受國際專業評鑑肯定。台達高度重視研發創新,並以健全的智慧財產協助業務發展,近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均超過營收的8%,去年更達10% |
 |
智慧局公布百大專利排名 國內外發明人專利申請及發證數創新高 (2025.02.18) 迎合近年來人工智慧(AI)產業化浪潮,正加劇資通訊科技產業競爭,台灣也因位居半導體製造重鎮,吸引國內外大廠積極申請發明專利布局!根據智慧局最新公布2024年專利申請及公告發證統計排序 |
 |
製藥產業推動製程連續升級 加速創新研發高值藥品 (2024.12.13) 因應近年來高齡化及全球氣候變遷趨勢,現行醫藥品耗時的批次製造遭逢挑戰。在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簡稱ICH),建立連續製造技術及製程品質管控指導方針後,美國、歐盟和日本均積極投入連續、低碳與智慧化產線開發,因此推動台灣醫藥製程升級,降低能源消耗,接軌國際爭取市場商機,已勢在必行 |
 |
CAD/CAM軟體無縫加值協作 (2024.11.05) 相較於傳統獨立CAM軟體之外,如今大多數CAD設計軟體品牌旗下不外乎都有CAM軟體商深度整合,也因此讓後者有機會能透過CAD based或CAM產生程式語言,直接與工業機器人對話,進而提高操控靈活性 |
 |
從專利布局看鎵回收技術的綠色創新與永續發展 (2024.08.22) 在穩定關鍵礦物供應的因應對策中,發展回收再生綠色技術不失為一解決之道。涉及這類技術的國際專利,涵蓋了從不同來源提取和純化鎵的各種方法。 |
 |
工研院8度榮獲全球百大創新獎 創下亞太紀錄之最 (2024.03.08) 科睿唯安(Clarivate)近日公布2024「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今年全球僅有3家研究機構入選,工研院更是以專利能量在技術獨特性、影響力、全球化、成功足跡與數量等5大指標上表現傑出 |
 |
智慧局力推iPKM平台 提升中小企業研發創新能量 (2024.03.06) 為協助台灣中小企業技術研發及創新發展,智慧財產局今(6)日發表已建置「產業專利知識平台系統(iPKM)」成果,利用一站式平台整合產業所需智權知識,在2018~2023年間陸續完成162家企業實地輔導,協助企業建立智權基礎觀念,加速其熟悉產業專利知識平台工具,深化企業專利布局與技術應用能力 |
 |
台達3度入選百大創新 布局新事業及各地研發中心有成 (2024.03.06) 台達今(6)日宣布3度入選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創新成果備受國際專業評鑑肯定。更難能可貴的是,台達專利涵蓋領域除了現有的電源及零組件、交通、自動化、基礎設施4大事業範疇外,近年來更持續投入新事業發展單位,以及遍布各地的研發中心布局亦逐漸展現成績 |
 |
智慧局分析全球風機技術 台廠應急追鑄件與葉片技術 (2024.01.19) 為落實推動離岸風力發電的自主開發,2023年智慧局經過深入分析全球風力發電機葉片與鑄件製造技術,完成兩份專利分析報告。希望能協助台灣風力發電相關業者掌握全球專利技術發展趨勢,投入制定更具前瞻性的專利布局與開發策略,提升國際競爭力 |
 |
長庚、明志跨校研發太陽能電池有成 獲第20屆國家新創獎 (2024.01.05) 由長庚大學吳明忠教授與明志科技大學副教授黃裕清組成的跨校研發團隊,深耕「高效率半透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有成,豐碩研發成果在「第20屆國家新創獎」中獲得「學研新創獎」榮譽,並且為迎來好兆頭,展現強強聯手的豐沛研發能量 |
 |
聯電獲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AAA最高等級認證 (2024.01.02) 聯華電子今(2)日宣布獲得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頒發的「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Taiw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TIPS)AAA最高等級認證。聯電成為今年唯一獲得TIPS AAA最高殊榮的企業,展現出聯電長期投入並積極落實智財管理制度的成果 |
 |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決選展實力 三傑創新技術勝出 (2023.12.01) 由國科會指導、國研院科政中心執行的「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rom IP to IPO Program)透過為期6個月的培訓機制,協助學研擴散創新技術能量。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112年第二梯次決選暨頒獎典禮於今(12/1)日舉辦 |
 |
助無人機群實現協同作業 (2023.11.27) 業界過去對於飛安、資安爭論並不少見,只是通常聚焦於無人機產業下的紅色供應鏈、國安隱憂,直到美中科技戰、俄烏戰火爆發始有轉圜,如今更加重視的是,該如何掌握關鍵資通訊技術、平台,以真正實現無人機群協同作業 |
 |
高通台灣創新參與2023智慧城市展 秀先進5G及AI技術 (2023.03.29) 適逢台北舉辦智慧城市展的10週年里程碑,高通技術公司攜手13家「高通台灣創新競賽」(Qualcomm Innovate in Taiwan Challenge, QITC)歷屆入圍團隊,參與2023年智慧城市展,各優秀團隊於會中展出透過高通先進5G及AI技術所推出的智慧解決方案,及其應用於全球各大城市的案例 |
 |
2023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出爐 台11家機構脫穎而出 (2023.03.20) 臺灣以研發創新力道強化國際競爭優勢的成果斐然,科睿唯安(Clarivate)今(20)日頒發「2023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臺灣獲獎的11家機構,包括工研院、鴻海、聯發科、廣達電腦、友達光電、台達電、瑞昱半導體、台積電、緯創資通、南亞科技和華邦電子等 |
 |
台達入選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 專利智權布局獲肯定 (2023.02.18) 台達今(17)日宣布連續兩年入選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肯定台達創新及專利智權布局。截至2022年底,台達於全球專利獲准總數已累積超過15,000多件,其中 2022年獲准專利達1,070件,專利布局主要在美國、大陸、台灣、歐洲等地 |
 |
工研院智權7度獲頒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 與ASML並駕齊驅 (2023.02.18) 如今因產業能否掌握下世代核心技術,已成評估國力關鍵。依科睿唯安(Clarivate)最新發布《2023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報告,工研院已連續6年來第7度獲獎,持續蟬聯亞太區獲獎最多次研發機構,與艾司摩爾(ASML)及法國替代能源與原子能委員會(CEA)、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並駕齊驅,對於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的地位卓著 |
 |
邁向2050淨零排放 台廠申請CCUS專利已失先機 (2023.01.16) 迎接「2050淨零排放」已成為全世界共識,但產業界要達到碳中和,仍須實現「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目標,被視為邁向淨零排的最後一哩路 |
 |
聯電持續深化智財權管理 獲TIPS AA級認證 (2022.12.30) 聯華電子今(30)日宣布,繼2021年首次導入「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Taiw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TIPS),並獲得A級認證以後,2022年以相關管理措施再獲TIPS AA級認證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