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賓州大學成功開發柔軟磁控微型機器人 可應用於醫療與救災 (2025.04.17) 近期,由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款柔軟且可磁控的微型機器人,展現出在醫療與工程領域的廣泛應用潛力。這種機器人能夠靈活穿梭於狹小空間,未來可望應用於地震救援與人體內部手術等場景 |
 |
Anritsu 安立知攜手 NTT,在 OFC 2025 展示基於開放標準的 IOWN APN 端對端即時通訊品質驗證 (2025.04.01) 全球領先的創新測試與測量解決方案供應商 Anritsu 安立知參展 2025 年光纖通訊大會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OFC 2025),並於會中與 NTT 合作展示利用其 Netwo |
 |
眼球追蹤技術新突破 美研究團隊「偏折術」增加三千倍精準度 (2025.04.01)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了一項創新方法,有望徹底改變眼球追蹤應用。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指出將強大的三維成像技術「偏折術」(deflectometry)與先進的計算方法結合,有潛力顯著提升現有的眼球追蹤技術 |
 |
意法半導體第七度獲選 2025 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 (2025.03.21)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入選 2025 年「全球百大創新機構」(Top 100 Global Innovators 2025)。該榜單由全球知名資訊與分析機構 Clarivate 公布,每年評選並表彰在技術研發與創新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的企業 |
 |
AI驅動龐大資料生成 將迎來下一波雲端儲存需求挑戰 (2025.01.19) 基於人工智慧(AI)的普及應用,正在快速改變全球的資料儲存需求。根據Recon Analytics最新調查顯示,約有75%台灣受訪者表示,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到AI;更有61%受訪者預測雲端儲存需求,將在未來3年內成長超過100%,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料生成與儲存挑戰 |
 |
以馬達控制器ROS1驅動程式實現機器人作業系統 (2024.12.19) 本文概述如何在應用、產品和系統中使用和整合驅動程式;以及如何有助於迅速評估新技術,並避免出現與協力廠商產品的互通性問題。 |
 |
工研院攜手產業 推動電動物流車應用 (2024.12.01)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工研院與中華汽車、威剛科技等業者合作,展示3.5噸電動小貨車、電動機車等多元應用成果,加速電動運具在物流產業的導入。
經濟部產發署表示,將持續支持電動商用車發展,協助產業數位轉型,打造更永續的運輸環境 |
 |
再生水處理促進循環經濟 (2024.11.25) 經歷今年10月份的連續強颱過後,更凸顯近年來台灣受到全球極端氣候的影響加劇。除了過往仰賴帶來豐沛水量的春季梅雨、夏季颱風往往遲到或縮短,造就旱澇不一災情;加上新增的半導體先進製程、太陽能光電等高耗水產業需求,更讓用水調度捉襟見肘 |
 |
AI時代常見上網行為的三大資安隱憂 (2024.10.17) 趨勢科技全新PC-cillin 2025升級多項功能,並持續運用先進AI深度學習技術提高網路病毒與網路威脅偵測效率,協助民眾增強在AI時代下的網路資安防禦力。 |
 |
李長榮轉型「科學公司」催化3大策略 攜伴邁向碳中和 (2024.09.10) 因應現今產業與市場變化不斷轉型,李長榮化學工業公司今(10)日舉辦「重新想像科學 催化創新未來」媒體聚會,宣示將致力於改革轉型為「科學公司」,並通過「高性能聚合物與工業科學」、「半導體與互聯科學」、「永續科學」3大策略方向,提供客戶量身訂做的解決方案,打造全新企業共識「催化創新未來」 |
 |
藍牙技術支援精確定位 (2024.08.27) 通道探測技術不僅能提升生活的便利性,還能用於高效的能源管理,這項技術將成為使用BLE進行距離估計的安全且準確的新標準。隨著未來幾代BLE標準的推出,這種基於通道探測的定位功能有望變得像藍牙技術一樣普及 |
 |
資通電腦ARES PP以AI文件解密異常行為偵測判定準確率達八成以上 (2024.08.09) 隨著數位轉型的推動,企業如何偵測與防範內部員工的不當行為,以防止營業秘密被盜取?避免產生資安問題?資通電腦專為文件安全設計的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數位版權管理)軟體—ARES PP(ARES Privacy Protector) |
 |
AI智慧生產競築平台 (2024.08.01) 受惠於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 GenAI)題材持續發酵,由 NVIDIA 帶動的AI熱潮,使得台灣在 AI製造供應鏈角色備受矚目。台灣資通訊、電子零組件占有出口比重與日俱增 |
 |
智慧型無線工業感測器之設計指南 (2024.07.28) 本文專注探討SmartMesh與Bluetooth Low Energy(BLE)網狀網路是工業狀態監測感測器最適合的無線標準,並列舉多項比較標準,包括功耗、可靠度、安全性及總體持有成本。 |
 |
Arm:因應AI永無止盡的能源需求 推動資料中心工作負載 (2024.04.22) 當前資料中心的用電量已經十分驚人:全球每年需要 460 太瓦/時(TWh)的電力,相當於德國全國的用電量。預計在 2030 年前,AI 的崛起將讓這個數值成長 3 倍,超過印度這個全球人口最多國家的總用電量 |
 |
智慧家居大步走 Matter實現更好體驗與可靠連結 (2024.03.26) 連接標準聯盟發佈的Matter,定義了下一代消費電子的連接標準。
透過家庭中已經存在的網路,將多個製造商的智慧家居設備無縫互連。
Matter承諾實現通用產品互通性、更好的使用者體驗以及安全可靠的連接 |
 |
瑞音生技攜手瑞昱 共推助聽器AI晶片解決方案 (2024.03.04) 因應助聽器產業面臨的挑戰,瑞音生技與瑞昱半導體攜手合作創新的AI晶片解決方案。合作成果將在2024年國際聽力日(World Hearing Day)推出,呼應主題「轉變思維:推動耳朵和聽力照護的普及化」(Changing mindsets: Let's make ear and hearing care a reality for all!) |
 |
製造業導入AI 驅動生產再進化 (2024.02.26) 迎合當前AI話題熱潮,台灣製造業除了仰賴半導體、3C電子代工產業,已帶來龐大硬體商機。惟從機械業視角看來,也不能忽略可由垂直應用領域向上發展... |
 |
施耐德電機名列DJSI百大永續企業 連續13年獲得Corporate Knights肯定 (2024.02.02) 順應國際淨零碳排目標逐年逼近,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不僅在「企業騎士」(Corporate Knights)2024年全球百大永續企業的評比中,於電氣設備製造業者中位列第一,並在全球百大永續企業名單中排名第7,這也是施耐德電機第13次獲得「企業騎士」的肯定 |
 |
邁向B5G與6G未來 安立知新通訊方案將亮相MWC 2024 (2024.01.26) Anritsu安立知將於巴賽隆納舉行的 2024 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 (Mobile World Congress;MWC) 展示全新產品與服務 (5 館 D41 攤位)。作為電信產業測試與分析解決方案的長期合作夥伴,Anritsu 安立知正協助提升當今 5G 網路的性能,加速未來連接,實現數位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