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2025.08.20)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陪伴製造產業數十年,匯聚了各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成為許多知名廠商參展的首選之地。隨著AI技術日益普及,製造業的升級需求不斷攀升,您也能在展會中發掘提升效能、優化品質、降低成本、促進永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開拓更多商業機會,共同邁向永續經營 |
 |
歐盟劍指2030量子科技霸主地位 聚焦技術突破與產業化 (2025.07.03) 歐盟執委會日前宣布一項新的量子投資計畫,以推動歐盟在2030年前躍升為全球量子科技的領導者。這項戰略的核心,在於解決目前成員國間法規與資金上的分散問題,並將重心擺在加速量子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
 |
中華精測以車用與AI晶片測試需求雙引擎推升動能 (2025.07.03) 隨著AI與車用電子驅動全球半導體測試市場動能持續升溫,中華精測宣布2025年6月合併營收創下今年以來新高紀錄,單月合併營收達4.09億元,展現市場對高階晶片測試需求的強勁回溫力道 |
 |
歐盟發布《Quantum Europe Strategy》 目標2030年成全球量子科技領航者 (2025.07.03) 歐盟正式通過其首個整體量子科技戰略《Quantum Europe Strategy》,目標在2030年前使歐洲躍升為全球量子技術的領導者。此舉不僅回應歐盟數位自主需求,也力圖將科學成果轉化為具戰略價值的工業應用 |
 |
數位科技重塑全球貿易版圖 服務業躍升新焦點 (2025.07.02) 根據《nature》的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深入分析了數位科技創新及其溢出效應對服務業貿易能力(tradability)的影響,為主要製造業出口國轉型服務貿易,應對貿易關稅挑戰提供了重要見解 |
 |
Anritsu 安立知與 Fujikura 合作多方驗證次世代光通訊的 WC-MCF 核心串擾一致性 (2025.07.02) Anritsu 安立知與藤倉株式會社 (Fujikura Ltd.) 合作,採用多種量測方法針對弱耦合型多芯光纖 (Weakly Coupled Multi-core Optical Fibers;WC-MCF) 之核心間串擾進行比較測試,成功驗證各方法量測結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
 |
英國開發輕量化太陽能電池 創新太空能源系統 (2025.07.01) 英國羅浮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與斯旺西大學(Swansea University)宣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研發基於超薄玻璃的輕量級碲化鎘(CdTe)太陽能電池。這項技術有望徹底改變衛星和太空製造的能源系統,為蓬勃發展的全球太空產業帶來革命性變革 |
 |
DDR4現貨價格短短兩週飆漲100% 背後原因曝光 (2025.07.01) 根據資料顯示,DDR4記憶體現貨價格在6月中以來急速攀升,相較不到半個月時間價格翻了一倍。其中,主流8Gb及16Gb DDR4 3200MT/s模組現貨價從約?4–5美元,攀升至?8–10美元,甚至出現部分高達?150%的漲幅 |
 |
Microchip新一代15W輻射強化電源模組加速太空應用SWaP最佳化布局 (2025.07.01) Microchip推出新一代15W輻射強化即用型DC-DC電源轉換器SA15-28,並同步發表符合軍規MIL-STD-461的電磁干擾濾波器SF100-28,進一步擴展其太空電源解決方案陣容。該組合設計專為應對惡劣環境中的太空任務,提供靈活性高且可擴展的即用型方案 |
 |
是德科技電子量測論壇2025重磅登場 AI與6G引領未來通訊與智慧應用 (2025.07.01) 隨著AI、6G與軟體定義車輛 (SDV) 等關鍵技術加速落地,全球產業正邁向高效、智慧與永續的新時代。是德科技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今 (1) 日於台北舉辦年度盛會「是德科技電子量測論壇」,集結超過20位產官學界專家,展示近30 項創新解決方案,聚焦6G、AI與SDV等關鍵趨勢,助力業界掌握ICT基礎建設重構下的新技術與新商機 |
 |
全台首座AI PC教室啟用 斥資億元打造生成式AI實作基地 (2025.07.01) 在台灣高等教育數位轉型的浪潮下,東海大學於7月1日正式啟用全台首座「玉釵AI PC教室」,並宣布未來將投入約新台幣一億元導入AI PC與高階運算設備,包含計畫購置NVIDIA GB200伺服器,全面建構智慧校園基礎設施,目標成為台灣AI實作教學與應用創新的標竿 |
 |
宏發電聲攜Vicor打造新一代主動懸架電源系統 (2025.07.01) 高密度電源模組與 48V 供電網路賦能中階車型解鎖豪華車功能
隨著汽車電氣化浪潮加速,專注於電源管理與配電的宏發電聲與Vicor 攜手打造創新主動懸架電源系統,將過往專屬於豪華車型的懸吊科技,成功拓展至中階車款,為汽車產業樹立嶄新標竿 |
 |
快速建立現場韌體更新機制——MDFU (2025.06.30) 科技進步飛快,電子產品也持續升級,最常見的升級就是手機收到的軟體升級通知。如果要讓我們製作的設備也像手機一樣可以持續更新,跟上市場或客戶的需求,建立現場韌體更新(Bootloader)機制必不可少 |
 |
經濟壓力與AI重塑 科技大廠裁員風背後主因一次看透透 (2025.06.30) 根據最新統計,2025 年迄今全球科技業已裁減超過 100,000 名員工,其中Intel 預計裁員 21,000+,佔員工總數約 20%;Microsoft 削減超過 6,500 名員工,集中在 Xbox、雲端與銷售部門;Meta 執行約 5% 的人力精簡,大約 4,000 名;其他如 Google、Amazon、HP、Workday 等科技業者亦同步裁減,影響數千至萬人不等 |
 |
浩亭革新D-Sub連接 推拉鎖扣設計, 安裝效率倍增! (2025.06.30) 如果說浩亭以PushPull推拉式連接器而聞名,那麼推拉式D-Sub外殼就是該系列的完美補充。通常客戶需要在設備上使用多個連接器,如圓形,RJ45和D-Sub,現在浩亭可以提供一個鎖定機制 |
 |
CPO引領高速運算新時代 從設計到測試打造電光融合關鍵實力 (2025.06.27) 從矽光子晶片、混合封裝到系統佈署,光電整合仍面臨多重挑戰。本次《共同封裝光學應用與挑戰》研討會聚焦於共同封裝光學元件(CPO)技術,深入解析高頻光電訊號、封裝架構與系統驗證三大關鍵 |
 |
巨額投入vs零碎收益 AI投資的兩極現象 (2025.06.27) 美國科技巨頭Alphabet、Amazon、Meta、Microsoft在 AI 基建上的資本支出(CapEx)激增,總額達近 950 億美元,並計畫未來再投入 750 億美元 以上。這股投資狂潮並未因經濟不確定或短期財報考量而減緩,反而不斷加速 |
 |
數位工具助力台花卉產業邁向高值化、智慧化 (2025.06.27) 在氣候變遷與勞動力短缺雙重壓力下,台灣農業正透過科技驅動實現根本性轉型。農業部近日宣布,自2017年推動智慧農業以來累積194項研發成果,現已整合為13項智慧農業技術套組,對應不同場域需求,協助農民以數位工具迎戰全球市場競爭 |
 |
機械公會公告《食品機械產業標準》 強化智慧製造競爭力 (2025.06.26) 面對近期食安事件不斷,已成為消費者普遍關注議題,食品製造業者對於產銷履歷、生產品質與流程透明度的要求亦持續升高。為協助食品機械產業因應智慧製造趨勢,強化整體系統整合能力與國際競爭力 |
 |
三星發表新QLED量子點顯示技術 結合科技與藝術 (2025.06.26) 三星電子今日發表其新一代QLED量子點顯示技術,重新定義顯示器在現代生活中的角色,訴求超越單純的視覺載體,昇華為觸發創意與靈感的關鍵平台。
三星QLED系列產品以100%色域空間(Color Volume)為特色,確保了在任何亮度條件下,色彩皆能維持其飽和度與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