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重塑勞動市場致裁員潮再起 科技人才需求兩極化擴大 (2025.07.21)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已有超過 40 家全球大型企業啟動新一輪裁員行動,包括科技巨擘 Intel、Meta、Microsoft 以及能源公司 Chevron 等皆名列其中。雖然各企業對外說法不一,但調查指出,多數裁員與「AI 技術導入」、「自動化整合」及「組織結構調整」密切相關 |
 |
工研院攜手四大醫院啟動AI醫療平台 打造智慧臨床新模式 (2025.07.21) 因應醫療院所及長照機構人力短缺與高離職率的現況,工研院今(21)日攜手亞東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及奇美醫院,共同啟動「MedBobi 2.0整合平台」,推動臺灣首個以「臨床語料與AI模型訓練」為核心的智慧醫療共創平台,展現AI技術與臨床深度融合的創新應用,並開創可擴散的商業生態系 |
 |
新思科技收購Ansys 打造橫跨晶片與系統的設計王國 (2025.07.18) 新思科技(Synopsys)正式完成對模擬與分析技術領導廠商安矽思(Ansys)的併購,這項交易不僅是產業重組的重要里程碑,更預示了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產業朝向「從矽晶片到系統」(Silicon to Systems)整合的趨勢 |
 |
意法半導體推出新款車用高電流、低電壓切換式穩壓器,有效支援各類嚴苛負載 (2025.07.17)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全新 DCP0606Y 車用降壓型穩壓器,協助工程師設計尺寸精簡且效率優異的電源模組,提供最高 6A 輸出電流,最低輸出電壓可低至 0.6V |
 |
氫能車市場普及遙遙無期? Stellantis喊停氫燃料電池計畫 (2025.07.16) 汽車廠Stellantis宣布,將中止其氫燃料電池技術開發計畫。由於氫氣加氫基礎設施匱乏、高昂的資本投入,以及缺乏足夠的消費者購買誘因,Stellantis 預期在2030年前,氫動力輕型商用車的市場普及率將難以實現 |
 |
美越關稅調整揭示新風向 資策會建議台商多面向規劃與準備 (2025.07.15) 在美國總統川普TACO策略下歹戲拖棚的對等關稅稅率,如今總算陸續出爐,若無意外將延至8月開徵。資策會也在今(15)日參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舉辦「美越貿易變局下台廠因應之道」論壇時建議台廠,可就中長期供應鏈韌性、法規符合與成本控制等多面向進行規畫與準備,以因應未來更為動盪的全球環境 |
 |
花蓮綠電合作社攜手東華大學打造社區太陽光電專業力 (2025.07.15) 為強化地方在再生能源建置與維運上的實作能力,花蓮綠電學習社區合作社與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光電工程學系於7月12~13日聯合舉辦「太陽光電設置暨維運實務工作坊」,以雙軌並進的技術課程設計,針對太陽光電系統架構、操作流程與維修安全,提供完整且高度技術導向的實務培訓 |
 |
Anritsu 安立知成功驗證3GPP Rel-17 NR NTN測試 推動衛星通訊技術 (2025.07.15) Anritsu安立知宣布,其 5G NR 行動裝置測試平台 ME7834NR 已成功驗證並支援 3GPP RAN5 Release 17 所制定的新無線電 (New Radio,NR) 非地面網路 (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 測試案例。
非地面網路 (NTNs) 是指運行於地表以上的無線通訊系統,透過部署於空中或地球軌道上的平台進行訊號傳輸 |
 |
愛立信:5G用戶持續激增 FWA與SA商機看俏 (2025.07.15) 根據愛立信最新發布的《行動趨勢報告》,全球5G用戶數成長迅猛,預計今年底將突破29億大關,至2030年將達63億人次,屆時全球80%以上的行動數據流量將透過5G網路傳輸。這波成長主要受新型終端裝置如AR眼鏡,以及生成式AI應用興起所驅動,也讓上行鏈路效能與低延遲網路成為業者強化基礎建設與服務品質的核心目標 |
 |
MIT光子處理器可0.5奈秒完成AI運算 效率超越傳統晶片 (2025.07.14)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宣布開發出一款革命性的光子處理器,利用光而非電力進行運算,能在不到0.5奈秒內完成AI任務,能源效率遠超傳統電子晶片。這項技術突破發表於《Nature Photonics》期刊,為電信、科學研究及高效AI計算開啟了全新可能性,有望重新定義下一代計算架構 |
 |
不用拆也能看包裹 麻省理工用毫米波讓機器人「透視」紙箱 (2025.07.14) 根據外媒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正開發一項新的毫米波(mmWave)技術應用,有望改變倉儲物流的運作流程。這項名為mmNorm的毫米波(mmWave)成像系統,能讓倉庫機器人「透視」密封的紙箱,在不開啟包裝的情況下,精確偵測內部物品的損壞情況並重建其3D模型 |
 |
GaN FET為人形機器人伺服驅動注入高效能動力 (2025.07.14) 在人形機器人快速演進的浪潮中,伺服驅動系統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實現如人類般靈活的行動與精準控制,這類機器人往往需整合高達40組以上的伺服馬達與控制模組,遍布頭頸、軀幹、四肢與手部關節 |
 |
日本表後儲能市場持續升溫 邁入實質應用與產業競爭新階段 (2025.07.11) 日本表後儲能市場持續升溫,進入政策紅利推動下的加速成長階段。根據統計,2024 年日本家庭用儲能系統出貨量達 19.4 萬台,顯示在住宅節能需求與綠能政策雙重刺激下,日本家庭儲能需求正穩定擴張,並邁入實質應用與產業競爭的新階段 |
 |
Nexperia新款1200 V SiC 蕭特基二極體適用於高功率密集基礎設施 (2025.07.11) Nexperia宣布推出兩款1200V、20A碳化矽(SiC)蕭特基二極體—PSC20120J與PSC20120L,專為高功率密集型基礎設施設計,目標應用涵蓋AI伺服器叢集、電信設備與太陽能逆變器等對能效要求極高的電源系統 |
 |
雷射先進應用的最新趨勢與市場動態 (2025.07.11) 在全球製造業面臨淨零碳排與智慧製造雙重轉型之際,先進雷射技術正以其高精度、高效率、低能耗及非接觸式加工等顯著優勢,成為實現永續與高效生產的關鍵。 |
 |
台灣工具機聚落如何轉型生態系以求生? (2025.07.10) 經歷2024年生成式AI蓬勃發展,台灣除了有機會搭上NVIDIA供應鏈列車的半導體、資通訊零組件代工龍頭大廠的表現亮眼... |
 |
量子位元的應用原理與發展 (2025.07.10) 1981年Richard Feynman提出經典電腦難以模擬量子系統的行為,因為量子態是指數級增長的。他認為要模擬自然界的量子現象,需要用量子規則來建造電腦,雖然他沒有提出 qubit,但這個想法是量子電腦理論的根基 |
 |
台灣PCB產業資本支出趨審慎 聚焦AI應用與東南亞布局 (2025.07.09) 在全球電子景氣回穩與AI應用需求強勁帶動下,根據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9)日首次發布其調查台灣PCB產業的資本支出趨勢中顯示,雖然面臨連3年收斂的趨勢,但產值與營運表現持續攀升,顯示產業從高投資轉向高附加價值發展,產業結構正穩健轉型 |
 |
LG Innotek銅柱封裝技術突破 高效熱管理與超薄設計時代來臨 (2025.07.09) 著智慧手機、穿戴裝置及 IoT 製品追求更輕、更薄與更高效的新潮流,韓國 LG Innotek 推出一項前瞻性封裝創新:以 「銅柱」(Copper Post) 替代傳統焊球(solder ball),專為高頻 RF?SiP 與 FC?CSP 封裝設計,開啟半導體元件設計新方向 |
 |
村田製作所量產採用XBAR技術高頻濾波器 (2025.07.09) 為5G/6G與Wi-Fi 7高效通訊鋪路,村田製作所(Murata)宣布,已正式開始量產並出貨市面上率先採用XBAR技術的高頻濾波器。該產品整合其於2022年併購的美國Resonant公司所研發的XBAR濾波器技術與村田自身的濾波器設計專長,標誌著高頻濾波元件技術的一大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