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52763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2025.08.20)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陪伴製造產業數十年,匯聚了各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成為許多知名廠商參展的首選之地。隨著AI技術日益普及,製造業的升級需求不斷攀升,您也能在展會中發掘提升效能、優化品質、降低成本、促進永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開拓更多商業機會,共同邁向永續經營
AIx機器人--從AMR、機器狗到人形機器人--賦能百工百業 (2025.07.25)
在智慧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機器人技術正快速進化,從自主移動機器人(AMR)、靈活敏捷的機器狗,到具備人形結構與AI能力的人形機器人,不僅改變了產業的樣貌,更重新定義了人機協作的可能性
聯和索沃自動化噴漆機器人進駐賓士 提升維修效率 (2025.07.16)
中國聯和索沃國際集團近日交付一台新一代自動化精準視覺噴漆機器人,給Mercedes-Benz (賓士) 亞洲最大車身與噴漆中心,以實現更環保高效的汽車漆裝流程。 這台機器人配備聯和索沃自主開發的3D視覺識別系統,與AI動態路徑規劃技術,能自動掃描車身並最佳化噴漆作業,實現毫米級精準度
氫能車市場普及遙遙無期? Stellantis喊停氫燃料電池計畫 (2025.07.16)
汽車廠Stellantis宣布,將中止其氫燃料電池技術開發計畫。由於氫氣加氫基礎設施匱乏、高昂的資本投入,以及缺乏足夠的消費者購買誘因,Stellantis 預期在2030年前,氫動力輕型商用車的市場普及率將難以實現
原廠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擁有最多樣化的TI產品庫存 (2025.07.16)
全球最新電子元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持續供貨Texas Instruments (TI) 的新產品與解決方案。身為原廠授權代理商的貿澤具備超過69,000種TI元件可供訂購,包括超過45,000種的庫存,隨時可出貨,並提供最多樣化的TI技術產品組合,能幫助買家和工程師將產品推向市場
遠東商銀以AI與區塊鏈技術數位接軌虛擬資產ETF新模式 (2025.07.16)
在虛擬資產ETF議題持續發燒之際,傳統金融與加密產業的界線顯得日益模糊。遠東商銀(Far Eastern International Bank)成為關鍵推動者之一,透過AI、區塊鏈與金融信託機制打造傳統金融與加密產業的橋梁
醫衛攜手開發智慧手部衛生監測系統 整合自動化偵測與雲端運算力 (2025.07.16)
在提升醫療品質與防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HAI)方面,國衛院與部立桃園醫院日前聯合開發出一套以物聯網(IoT)為核心的「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運用多種無線感測技術,有效克服人工監控的侷限,為醫療機構邁向智慧照護與院內感染控制突破具體的技術
Robotaxi產業布局深化 延續中美市場角力布局 (2025.07.15)
延續Tesla在美國德州測試其自駕計程車(Robotaxi)技術成果,且有意拓展服務至舊金山灣區。依TrendForce今(15)日表示,未來美國的Robotaxi市場將由Tesla和Waymo主導,預估規模將於2035年達365億美元;同時蓬勃發展的,還有中國大陸Robotaxi產業,將因得益於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其硬體成本可望快速降低
美越關稅調整揭示新風向 資策會建議台商多面向規劃與準備 (2025.07.15)
在美國總統川普TACO策略下歹戲拖棚的對等關稅稅率,如今總算陸續出爐,若無意外將延至8月開徵。資策會也在今(15)日參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舉辦「美越貿易變局下台廠因應之道」論壇時建議台廠,可就中長期供應鏈韌性、法規符合與成本控制等多面向進行規畫與準備,以因應未來更為動盪的全球環境
英國能源轉型邁大步 EnergyPathways與Hazer聯手打造氫能設施 (2025.07.15)
英國能源轉型公司EnergyPathways近日宣布與澳洲Hazer公司簽署MOU,將攜手開發一座尖端潔淨氫能設施。這項策略合作不僅將拓展EnergyPathways旗下的MESH整合能源儲存計畫,更將引進Hazer獨家研發的氫氣生產技術,該技術已透過與美國科技巨擘KBR的聯盟獲得全球授權
SK Keyfoundry與LB Semicon成功開發直接RDL技術 (2025.07.15)
南韓8吋純晶圓代工廠SK Keyfoundry與LB Semicon攜手合作,成功完成了基於8吋晶圓的直接RDL(重分佈層)核心半導體封裝技術的可靠性測試。這項突破性進展不僅提升了車用半導體產品的競爭力,也推動了下一代半導體封裝技術的發展
花蓮綠電合作社攜手東華大學打造社區太陽光電專業力 (2025.07.15)
為強化地方在再生能源建置與維運上的實作能力,花蓮綠電學習社區合作社與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光電工程學系於7月12~13日聯合舉辦「太陽光電設置暨維運實務工作坊」,以雙軌並進的技術課程設計,針對太陽光電系統架構、操作流程與維修安全,提供完整且高度技術導向的實務培訓
Anritsu 安立知成功驗證3GPP Rel-17 NR NTN測試 推動衛星通訊技術 (2025.07.15)
Anritsu安立知宣布,其 5G NR 行動裝置測試平台 ME7834NR 已成功驗證並支援 3GPP RAN5 Release 17 所制定的新無線電 (New Radio,NR) 非地面網路 (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 測試案例。 非地面網路 (NTNs) 是指運行於地表以上的無線通訊系統,透過部署於空中或地球軌道上的平台進行訊號傳輸
逢甲大學開發AI道路檢測創新系統於全國AI智動化競賽奪冠 (2025.07.15)
逢甲大學資訊工程與自動控制工程學系跨域團隊於第十四屆「全國大專院校AI智動化設備創作獎」中展現開發的創新作品—RoadScan Pro:結構評估解決方案,榮獲冠軍殊榮,並獲頒新台幣25萬元獎金
愛立信:5G用戶持續激增 FWA與SA商機看俏 (2025.07.15)
根據愛立信最新發布的《行動趨勢報告》,全球5G用戶數成長迅猛,預計今年底將突破29億大關,至2030年將達63億人次,屆時全球80%以上的行動數據流量將透過5G網路傳輸。這波成長主要受新型終端裝置如AR眼鏡,以及生成式AI應用興起所驅動,也讓上行鏈路效能與低延遲網路成為業者強化基礎建設與服務品質的核心目標
AI推升PCIe高速傳輸需求 台灣及亞洲區首家官方認證實驗室落腳艾飛思 (2025.07.15)
近年來,生成式AI、高運算資料中心及雲端伺服器加速發展,其架構設計愈發複雜,然而,PCIe介面可以讓整個資料中心裡的晶片運算、記憶體、儲存等其資料數據串接為一體,PCIe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高速訊號傳輸介面之一
解鎖新一代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垂直間距微縮 (2025.07.15)
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產品目前配有超過300層堆疊氧化層和字元線層,以滿足位元儲存能力方面的需求。imec正在開發兩項可在不犧牲記憶體運作和可靠度的情況下實現垂直間距微縮的關鍵技術:氣隙整合與電荷捕捉層分離
Synopsys以350億美元收購Ansys 最後一哩路獲有條件批准 (2025.07.14)
在Synopsys企圖以350億美元(約新台幣1.02兆)收購Ansys,並獲得美國、歐盟和英國當局合併許可後,代表市場已將中國大陸標記為該交易案的「最後一哩路」障礙。但因為近期在美國取消對中EDA禁令後,今(14)日卻突傳出該交易案已獲得中方有條件同意,將進而鞏固Synopsys在EDA晶片設計軟體領域的主導地位
加州理工學院團隊發現能於常溫展現超導特性的二維材料 (2025.07.14)
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物理學家團隊宣布發現一種能在常溫下展現超導特性的二維材料,打破傳統超導需要極低溫的限制。此突破性成果發表於《Nature Physics》期刊,可能為電力傳輸、磁浮技術與量子計算帶來革命性變革
MIT光子處理器可0.5奈秒完成AI運算 效率超越傳統晶片 (2025.07.14)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宣布開發出一款革命性的光子處理器,利用光而非電力進行運算,能在不到0.5奈秒內完成AI任務,能源效率遠超傳統電子晶片。這項技術突破發表於《Nature Photonics》期刊,為電信、科學研究及高效AI計算開啟了全新可能性,有望重新定義下一代計算架構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意法半導體推出模組化 IO-Link 開發套件 簡化工業自動化裝置節點的開發
2 Microchip 推出具備業界最佳PWM 解析度和 ADC 速度的數位訊號控制器
3 建興儲存推出影像錄影專用SATA SSD 實現穩定持續的寫入效能
4 Littelfuse新款KSC PF密封輕觸開關強化灌封設計
5 安勤新款超薄無風扇系統提供高低處理器配置選項
6 Nordic Semiconductor 與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蜂巢式物聯網模組,實現可靠、節能的應用
7 映泰EdgeComp MS-N97 邊緣運算系統符合智慧零售應用
8 村田針對工業設備開發數位三軸MEMS加速度感測器
9 即時控制×模組化佈線,泓格科技推出ECAT-2028C精準輸出打造高速、彈性的生產線
10 浩亭革新D-Sub連接 推拉鎖扣設計, 安裝效率倍增!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