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2025.05.07) 隨著國際對氫能的關注升高,全球已進入加速能源布局階段,台灣若能善用自身優勢,串聯產學研能量,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那麼氫能技術的下一步棋,不僅是能源的革新,更是產業轉型的重要契機 |
 |
台達展出智慧移動解決方案 兼顧低碳智慧交通與高效充儲 (2025.04.24) 台達近日於2025年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期間,以「e-Charging Hub」為主題,展示高效電動車電控與動力系統、車用散熱,以及多元的電動四輪、二輪載具充電應用。首度亮相的兆瓦級充電解決方案(Megawatt Charging System, MCS) |
 |
車聯網協會與研華參展E-Mobility Taiwan 打造智慧交通與綠色車隊 (2025.04.24) 台灣車聯網協會攜手研華公司,近日於「E-Mobility Taiwan智慧移動展」號召車用生態系夥伴,共同展出智慧交通與綠色商用車隊創新解決方案。其中利用研華Rugged & In-vehicle Edge AI 強固型車用邊緣AI平台為核心 |
 |
產研攜手展出車電科研成果 推動AI智慧車輛產業鏈 (2025.04.23)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TARC主題館今(23)日在智慧移動展正式登場,不僅由法人單位攜手28家廠商,發表AI智慧化與電動化應用的18項創新成果。更強調技術落地與產業供應鏈的應用,展現台灣在智慧車電領域的研發量能與產業競爭力,積極推動智慧移動技術升級 |
 |
台灣首輛自製氫能電動巴士啟航 研華AI助氫谷動能升級 (2025.04.17) 為成功推動新能源智慧交通跨越新里程碑,研華公司今(17)日宣布與高雄氫谷動能公司合作,協助其自主設計與製造的台灣首輛氫能電動巴士升級,並導入研華智慧巴士AI解決方案,達到約15分鐘快速加氫、續航效能超過450公里 |
 |
台灣技術獲國際大獎肯定! 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榮獲2025愛迪生獎銀牌 (2025.04.17) 台灣智慧充電技術再度站上國際舞台!新動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新動智能)攜手工業技術研究院、充電樁業者起而行(eTreego)憑藉「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管理系統」拿下2025年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銀牌,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焦點 |
 |
電巴充能標準奠基 擴大能源新佈局 (2025.04.08) 相較於現今市場上競爭劇烈的電動乘用轎車,台灣則除了尋求電動車AIoT時代的資通訊商機,更聚焦電動巴士發展,迎合「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推動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增添AI數位及淨零轉型的動能 |
 |
2025.04(第112期)電動車充能新局 (2025.03.28) 迎合當前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的高速發展,
雖能提升電動車效能,卻也帶來能源消耗的挑戰。
並隨著電動車充電需求的不斷提升,
利用AI在電池管理、路徑規劃、充電排程和剩餘電量預測等應用,
將有助於提升能源效率和續航力 |
 |
勤崴無軌化類捷運自駕電巴採用V2V車間通訊創新技術 (2025.03.20) 日本預計於2025 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大阪萬博)部署 10 輛用 Level 4 自動駕駛巴士,在特定區域內無人駕駛接駁,展現未來智能交通效益。而新北市政府與勤崴國際於2023年10月已在淡海新市鎮成功運行LV4自動駕駛巴士,並率先打造無軌式類捷運自駕巴士,二個月載運超過3500人次 |
 |
歐美車用固態電池驗證加速 TrendForce估最快2026年量產 (2025.03.13) 當歐美等全球廠商正致力於開發大規模生產技術,加速車用固態電池性能驗證。目前Factorial Energy、QuantumScape和SES AI等新創業者開發半固態、準固態電池已進入sample交付和pilot run(小規模試產)樣品驗證階段,預估最快將於2026年逐步量產第一代產品 |
 |
智慧淨零城市雙展即將揭幕 加速AI驅動重塑百工百業 (2025.03.11) 第十二屆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CSE)即將於3月18~21日假南港展覽2館隆重登場,並以「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Digital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為主題,分別聚焦在人工智慧(AI)應用、智慧治理、深度節能、虛擬電廠、淨零永續、全球共創等關鍵領域,全面展示5G、AIIoT等資通訊技術在智慧城市、淨零城市的各種創新應用及其解決方案 |
 |
受惠物流、高階自駕需求 光達市場2029年產值估53.52億美元 (2025.01.20) 根據TrendForce最新《2025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與品牌策略》報告,目前光達(LiDAR)於工業市場支援機器人、工廠自動化和物流等應用,車用市場則包含乘用車、無人計程車(robo-taxi)等領域,預估未來光達市場產值將從2024年的11.81億美元成長至2029年的53.5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35% |
 |
國家儲能系統檢測中心開幕啟用 助提升電網韌性與產業發展 (2024.12.17)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位於新竹科學園銅鑼園區的國家儲能系統檢測中心近日開幕暨啟用。「國家儲能系統檢測中心」啟用後,將成為在台最大儲能系統安全檢測試驗室,已完成防火、燃燒、震動及環境等試驗室建置,擁有最完整檢測項目,並具備360 kW/360 kWh儲能系統安全試驗能量的規模 |
 |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2024.12.09) 電源的獲取來自於能源的開發,而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環境保護的壓力,尋找可永續經營的能源變得更加重要,這其中尤以綠色能源和再生能源的開發尤為受到矚目。 |
 |
淨零碳排運輸再下一城 工研院推動電動物流車汰換及服務商機 (2024.11.29) 順應全球淨零排放浪潮,電動物流車也成為低碳運輸的解決方案之一,工研院今(29)日攜手多家產業夥伴,包括中華汽車、威剛科技、新竹物流、嘉里大榮物流、祥億貨運、國瑞汽車、起而行綠能,展示在3.5噸電動小貨車、電動機車與充電站等多元場域應用成效 |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2024.11.11) 意法半導體中國及APeC車用SiC產品部門經理Gaetano Pignataro分享了他對碳化矽(SiC)市場的觀點、行業面臨的挑戰以及ST應對不斷增長需求的策略。 |
 |
經濟部技術司TIE亮相64項科技 發表首款自製車用固態光達 (2024.10.17)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解密科技寶藏」專區今(17)日於世貿一館「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盛大開展,共匯聚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等10個研發法人成果,精選64項突破性技術,同時發表由產研共同開發的台灣首款軟硬整合AI固態光達系統,並已與電動巴士大廠華德動能導入驗證,建立台灣自主研發自駕車的關鍵實力 |
 |
車輛中心TIE展 秀自駕車隊列創新技術 (2024.10.17)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於10月17至19日,在2024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上,展出「智慧電動車自駕隊列技術」。此技術能使多台車輛以精確的間距和高度協同的自動駕駛功能運行,特別是針對城市公共運輸與物流運輸系統,能夠提升運輸效率及節省建設成本 |
 |
東元攜手中鋼 合攻印度電巴動力市場 (2024.07.29) 東元電機繼日前宣布印度分公司TEMICO簽署合作意向書,並獲得當地電動車動力系統訂單之後,今(29)更進一步確認,將由中鋼供應自黏塗膜電磁鋼產品,於2025年Q1量產交貨,以助攻東元爭取在印度電巴動力系統市場商機 |
 |
東元南進印度在地市場 獲5.5萬套電巴動力系統訂單 (2024.07.02) 東元印度分公司TEMICO近日宣布,已成功獲得印度主要電動車製造商訂單,將提供5,000台9m/12m電動巴士直驅動力系統,以及50,000台輕型商用車動力系統共為期3年合約,計劃從2025年Q1開始量產交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