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2025.05.07) 隨著國際對氫能的關注升高,全球已進入加速能源布局階段,台灣若能善用自身優勢,串聯產學研能量,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那麼氫能技術的下一步棋,不僅是能源的革新,更是產業轉型的重要契機 |
 |
工研院攜手產業克服高關稅挑戰 以數位科技助攻深度節能 (2025.04.08) 順應目前仍有部份國家持續提升能源效率與潔淨技術研發,視之為產業未來重點策略。工研院今(8)日舉辦第四屆「ITRI NET ZERO DAY打造能源效率新勢力」論壇暨特展,邀請跨領域產業專家,共同探討如何以數位科技打造完善能源效率解決方案,並接軌國際趨勢攜手產業建構氫氨產業鏈,期待克服美國對等關稅新措施挑戰 |
 |
太陽能科技重大突破 全鈣鈦礦串聯電池效率逼近30% (2025.03.31) 一項太陽能科技的重大突破,有望使太陽能更加便宜、高效且普及。根據《PV Magazine》報導,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全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
這項研究最初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其效率紀錄超越了先前同技術超過26%的紀錄 |
 |
金屬中心ISO14064-1溫室氣體盤查通過查驗舉行授證 (2025.03.14) 淨零減碳行動熱潮方興未艾,金屬中心繼2024年12月首次發行ESG永續報告書,同時導入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在2025年2月通過查驗,並於3月舉行授證儀式,此象徵金屬中心在環境永續發展向前跨一大步 |
 |
半固態電池裝車量緩步上升 預估2027年滲透率破1% (2025.02.16) 受制於使用成本、技術成熟度等因素,半固態電池雖然結合傳統液體電解質電池和固態電池的優點,但在電動車應用領域普及的速度始終不及市場預期。然而,依TrendForce最新研究,目前半固態電池已於2020年以前進入試生產階段,預計未來幾年內全球車廠將陸續增加配備半固態電池的車型,有望帶動在電動車市場的滲透率於2027年超越1% |
 |
綠能科技前瞻 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尖端科技開箱 (2025.01.13) 為加速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集創能、儲能和節能三大技術,成為臺灣綠能科技的展示重鎮。中央大學今(13)日展現「白色能源屋」的尖端科技,邀請三位學者專家分享研究成果,期許引領台灣綠能科技與產業更蓬勃發展,在零碳時代共創永續美好 |
 |
2025科技顧問會議落幕 聚焦氣候調適與低碳能源科技 (2025.01.08) 行政院2025年科技顧問會議今(8)日正式閉幕,經過7位國內外學研領袖組成的科技顧問、政府部會代表連續兩天的深度交流與討論後,由首席顧問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分就「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和「低碳能源與去碳化」兩大主題,向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提出總結報告 |
 |
崑山科大訪加拿大產學界 深化綠能與電動車技術合作 (2024.12.30) 崑山科技大學研發長兼綠能科技研究中心執行長江智偉教授於12月18日至29日率團前往加拿大,帶領電機系許豪麟助理教授、機械與能源工程博士班學生張登富等校師生團隊,訪問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並與中加生物能源中心主任暨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畢曉濤教授進行深入交流 |
 |
工研院參展TIE聚焦能源管理 以AI助攻綠能科技革命 (2024.10.17) 基於現今人工智慧(AI)產業快速發展,全球能源需求日益增長,也讓台灣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用電挑戰,更需要靈活高效能源管理。在今(17)日開幕的「2024 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永續發展館」 |
 |
2024台灣創博會即將登場 探索前瞻科技樣貌 (2024.10.09) 2024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簡稱創博會)」即將於10月17~19日於台北世貿一館登場。本展由經濟部、國科會、國防部、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數位發展部、農業部、國發會、環境部及中央研究院等11個政府機關聯合主辦 |
 |
產學攜手推動永續發展 文化大學與隆銘綠能科技簽署合作協議 (2024.09.23) 文化大學與隆銘綠能科技工程日前簽署永續發展合作協議,文化大學ESG永續創新研究中心將負責為該公司編製永續報告書,內容包括溫室氣體盤查報告、第三方驗證及撰寫相關文件 |
 |
產業園區淨零建築智慧創新 跨界技術整合應用合力減碳 (2024.09.14) 為了推動建築領域的淨零技術達到2050淨零目標,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簡稱建研所)下半年規劃三場「產業園區淨零建築智慧創新技術應用論壇」,首場近日於台中登場。建研所所長王榮進表示 |
 |
塑膠射出減碳有解 (2024.08.28) 面臨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對於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議題日益重視,甚至將衍生出「循環經濟模式」,對於傳統塑橡膠成型產業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周邊輔助自動 |
 |
臺師大產創學院與江陵集團合作發表冷融合技術成果 (2024.08.27) 因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全球氣候暖化與極端氣候肆虐,問題日益嚴重,核融合技術被公認是解決能源與環境問題的終極方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與江陵集團合作,在冷融合技術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
 |
智慧科技建構大南方產業生態系 規劃四大策略布局 (2024.08.22) 為了打造臺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國科會提出「智慧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推動方案」,規劃以擴算力、鏈場域、引人才、展應用等四大策略布局,結合沙崙科學城與周遭從嘉義到屏東的半導體S廊帶,促成「AI產業化、產業AI化」,協助百工百業數位轉型,建構大南方產業生態系 |
 |
[自動化展] 凌華聚焦AI、綠能與移動機器人 展現智能方案實力 (2024.08.21) 凌華科技(ADLINK)在今年展示其在AI、綠能科技與移動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成果,展現其轉向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能力,以及整體夥伴生態系的實力,特別是在AI技術的整合與多元方案提供的成果 |
 |
工研院攜手大南方產業 搶進功率半導體與氫應用商機 (2024.08.09) 自從3年前(2022)成立了南部產業創新策略辦公室以來,工研院今(9)日再度於台南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舉辦「壯大南方產業 邁向永續淨零產業成果聯合特展及技術論壇」,匯集20位專家的產業洞見與趨勢分析 |
 |
工研院攜手日本東芝 以虛擬電廠強化台灣電網韌性 (2024.07.17) 為滿足供電需求同時強化台灣電網韌性,工研院近日攜手日本東芝能源系統株式會社(Toshiba Energy Systems & Solutions Corporation)、台灣東芝電子零組件公司(Toshiba Electronic Components Taiwan Corporation),共同簽署策略合作夥伴協議書,雙方將共同研發及驗證虛擬電廠技術,為台灣能源市場做出貢獻 |
 |
耐能科技與飛利浦達成戰略合作 以AI加速智慧家居創新 (2024.07.10) 在全球智慧家居市場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耐能科技與飛利浦品牌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旨在以AI解決方案提升用戶體驗,加速智慧家居領域的創新與進步。飛利浦品牌將引入耐能的KL系列AI晶片,為消費者開啟智慧家居的全新篇章 |
 |
益登任命新執行長 啟動下一波創新成長 (2024.07.08) 益登科技近日舉行董事會,決議通過任命原策略長于俊潔(Jeffrey Yu)為新任執行長暨總經理,並擔任董事職務。他將帶領業務團隊深入開發多元應用,啟動下一波創新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