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4506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Fractilia:隨機性變異威脅數十億美元半導體生產良率 (2025.07.18)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持續推進至最先進節點,隨機性(stochastics)變異已成為影響量產良率的最大障礙。根據Fractilia最新發表的白皮書,隨機性圖案變異導致晶圓廠每年損失高達數億美元,甚至使整個半導體產業面臨數十億美元的潛在損失
國科會秀晶創台灣與災害防救韌性成果 明年度科技預算破千億 (2025.07.16)
受到這段時間天災(颱風)、人禍(對等關稅)衝擊台灣,導致國科會今(16)日召開第16次委員會議,便優先提報3項議案,包括: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方案、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等階段性成果,以及2026年政府科技預算的先期規劃
醫衛攜手開發智慧手部衛生監測系統 整合自動化偵測與雲端運算力 (2025.07.16)
在提升醫療品質與防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HAI)方面,國衛院與部立桃園醫院日前聯合開發出一套以物聯網(IoT)為核心的「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運用多種無線感測技術,有效克服人工監控的侷限,為醫療機構邁向智慧照護與院內感染控制突破具體的技術
解鎖新一代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垂直間距微縮 (2025.07.15)
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產品目前配有超過300層堆疊氧化層和字元線層,以滿足位元儲存能力方面的需求。imec正在開發兩項可在不犧牲記憶體運作和可靠度的情況下實現垂直間距微縮的關鍵技術:氣隙整合與電荷捕捉層分離
MIT光子處理器可0.5奈秒完成AI運算 效率超越傳統晶片 (2025.07.14)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宣布開發出一款革命性的光子處理器,利用光而非電力進行運算,能在不到0.5奈秒內完成AI任務,能源效率遠超傳統電子晶片。這項技術突破發表於《Nature Photonics》期刊,為電信、科學研究及高效AI計算開啟了全新可能性,有望重新定義下一代計算架構
台積電Q2營收大漲39% AI晶片需求強勁推升成長 (2025.07.11)
台積電(TSMC)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達新台幣 9338 億元(約 319.3 億美元),年增幅高達 39%,不僅優於市場預期,更凸顯該公司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領先地位。此次亮眼成績,關鍵來自 AI 晶片需求爆發,有效彌補其他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的缺口,成為台積電成長的主要推手
量子位元的應用原理與發展 (2025.07.10)
1981年Richard Feynman提出經典電腦難以模擬量子系統的行為,因為量子態是指數級增長的。他認為要模擬自然界的量子現象,需要用量子規則來建造電腦,雖然他沒有提出 qubit,但這個想法是量子電腦理論的根基
麻省理工發表全球首款「晶片級3D列印機」打造手持式列印新未來 (2025.07.08)
迎接現今3D列印與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出現新突破!已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一種全球首款整合單一晶片上的3D列印機設計,設計,並整合在單一電腦晶片上,正式宣告全球首款「晶片級3D列印機」誕生,該晶片能發出光束照射至樹脂槽中,直接生成設計圖案
日研究團隊發現「光關閉跳躍效應」 結晶因光熱相乘而動 (2025.07.08)
日本靜岡大學、高知工科大學與東京科學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宣布發現一種新現象:當紫外光照射的結晶在加熱狀態下突然關閉光源時,結晶會產生微小跳躍運動,宛如「瞬間起跳」
韓國解密無負極全固態電池邁 以銀奈米粒子突破技術限制 (2025.07.07)
韓國電子技術研究院(KETI)宣布,與首爾大學及中央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成功揭開銀(Ag)奈米粒子在固態電解質中自發形成的機制,並利用此機制開發出能同時提升電池性能與壽命的材料技術
良率低落元兇?四大表面形貌量測手法 如何選? (2025.07.07)
選錯量測分析手法,可能讓你產品良率下滑、製程誤判、重工延宕,甚至導致整批報廢。隨著AI晶片、CoWoS、HPC等先進製程快速推進,每個關鍵工序都依賴高精度的表面形貌量測
興大和成大聯手打造全球首見懸浮式鐵電二維電晶體 (2025.07.04)
突破材料限制開啟建構晶片新局面。在國科會自然司、尖端晶體材料開發及製作計畫與A世代前瞻半導體專案計畫,以及教育部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劃的大力支持下,由中興大學與成功大學共組的研究團隊
大阪市立大學研發簡化量子糾纏熵計算公式 助量子物理研究進入新階段 (2025.07.03)
大阪市立大學(現為大阪公立大學)物理學研究團隊於2025年1月在《Physical Review B》期刊發表一項創新性成果:針對強關聯電子系統設計出一套全新的簡化量子糾纏熵(entanglement entropy)計算公式,有效提升複雜量子系統的模擬效率與理解深度
AI驅動記憶體革新 台積電與三星引領儲存技術搶攻兆元商機 (2025.06.29)
全球新興記憶體與儲存技術市場正快速擴張,而台積電、三星、美光、英特爾等半導體巨頭正與專業IP供應商合作,積極推動先進非揮發性記憶體解決方案的商業化。 過去兩年
德國萊比錫大學開發分子組裝新技術 突破奈米電子與感測元件瓶頸 (2025.06.24)
根據外媒報導,德國萊比錫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創新方法,成功將氣態、帶電的分子碎片選擇性組裝成複雜新分子,並沉積於材料表面。這項突破性技術為現代奈米電子學與感測器技術開闢嶄新應用前景,並有望拓展至催化研究及醫療應用
大阪市立大學簡化量子糾纏計算 推動量子材料與高能物理解析 (2025.06.23)
大阪市立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團隊由西川裕規講師與吉岡智紀博士率領於 2025 年初在《Physical Review B》發表論文,創製出一套全新簡化量子糾纏熵(entanglement entropy)的計算公式,專注於“強關聯電子系統”中的局部糾纏現象,為理解量子材料與高能物理結構提供更高效的理論工具
美國麻州大學分校開發類視網膜晶片 大幅提升電腦視覺效率 (2025.06.19)
美國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成功開發出新型矽基硬體,能在類比域中同步進行視覺資料的捕捉與處理
英國突破GaN電晶體技術 為6G通訊開創新視野 (2025.06.16)
根據外媒報導,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超晶格櫛形場效電晶體」(Superlattice Castellated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SLCFETs),透過創新的氮化鎵(GaN)材料中的「閂鎖效應」(latch effect)
突破「繞射極限」台灣新技術讓光學顯微鏡看清奈米級神經世界 (2025.06.11)
傳統光學顯微鏡受限於「繞射極限」,難以窺探奈米尺度的微觀世界,而電子顯微鏡又無法觀察活體樣品。一項由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陳壁彰研究員團隊主導的突破性技術,成功將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推向奈米級別,為神經科學研究開啟嶄新篇章
生物感測應用的關鍵元件與技術 (2025.06.11)
生物感測器是一種能偵測生物或化學反應並產生相應訊號分析的元件,正迅速革新醫療診斷、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等多個領域。本文將深入探討生物感測器的主要核心元件、感測器技術的多元發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安勤新款超薄無風扇系統提供高低處理器配置選項
2 Anritsu 安立知推出 Dual-SIM 裝置緊急通話連線測試功能 全面支援日本電信業者雙卡裝置
3 Littelfuse新款KSC PF密封輕觸開關強化灌封設計
4 Nordic Semiconductor 與中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蜂巢式物聯網模組,實現可靠、節能的應用
5 即時控制×模組化佈線,泓格科技推出ECAT-2028C精準輸出打造高速、彈性的生產線
6 村田針對工業設備開發數位三軸MEMS加速度感測器
7 建興儲存推出影像錄影專用SATA SSD 實現穩定持續的寫入效能
8 安勤薄型無風扇嵌入式系統EPC-ASL採用模組化架構設計
9 浩亭革新D-Sub連接 推拉鎖扣設計, 安裝效率倍增!
10 Littelfuse新款固態繼電器CPC2501M整合用於可視門鈴的鈴聲旁路功能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