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69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翻轉認知退化迷思 使用科技有助維持腦力 (2025.05.04)
多年來,專家們提出「數位失智症」的潛在風險,認為智慧型手機、電腦和其他科技產品會導致記憶力、注意力和高階認知功能緩慢衰退。然而,一份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r)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卻翻轉了這種說法,認為積極使用數位工具的老年人更有可能維持其認知健康
美大學開發「剪紙」語音過濾技術 兼顧聲音感測與隱私保護 (2025.04.22)
為了在不損害隱私的情況下實現音訊感測,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名為「剪紙」(Kirigami)的裝置端過濾器,可以在音訊感測器收集到人類語音片段後,於用於活動辨識之前將其檢測並刪除
藍牙Channel Sounding 厘米級經濟的定位革命 (2025.04.07)
藍牙Channel Sounding的意義,不僅在於技術規格的提升,更標誌著「空間感知」成為物聯網的基礎能力。當每一台設備都能精確感知彼此的位置與運動狀態,從智慧城市到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將迎來顛覆性創新
智慧科技減輕失智症照顧者負擔 穿戴裝置與應用程式成關鍵 (2025.02.04)
研究顯示,結合GPS定位和非侵入式感測器的穿戴裝置,能有效減輕照顧失智症家人的情感壓力。隨著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症病例的增加,這項科技的發展更顯得重要。 一項由德州農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Texas A&M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研究團隊進行的先導研究
推動失智分流照顧機制 科技輔具優化服務模式 (2025.01.20)
根據內政部2017年人口估計,台灣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的盛行率大約為7.94%,且比率隨年齡逐步提升。目前長照2.0的服務對象已納入50歲以上失智者,並依照個案病況規劃合適照護
工研院亮相CES 2025 顛覆醫療照護新未來 (2025.01.06)
即將揭幕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 2025)持續關注生命永續議題,今年工研院第九度踏上CES國際舞台,也以「科技守護健康,讓生活更安心!」為主題,將特別注重在「健康科技」、「智慧照護」兩大主題的跨域應用
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將於2025年完工啟用 (2024.09.16)
未來長照3.0將整合醫療、照顧、智慧科技、社會福利等多方資源,加以推動智慧醫療與精準照護服務,由國衛院與臺大共同規劃成立的「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經行政院核定興建經費22.6億元,自8月15日開工動土迄今,主體結構已近完成,近(14)日舉辦上樑祈福儀式,並規劃於2025年底完工啟用
照顧產業整合多方資源 打造銀光共生經濟 (2024.09.13)
隨著全球人口結構的轉變和趨於高齡化社會,因應高齡照護需求急速增加,資策會建立銀光科技供需鏈結服務渠道,以「照護者X被照護者X科技業者」的核心理念,促進供需兩端緊密鏈結
金屬中心捐贈板橋榮家口腔照光板暨公益義診 (2024.08.09)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口腔健康為全身健康之基石」,經由研究顯示口腔疾病會影響到個人健康狀況,甚至造成失智症。金屬中心於今(9)日攜手台灣口腔照護協會(TOCA)在板橋榮民之家舉行「口腔照光板捐贈儀式暨公益義診」活動
【新聞十日談#36】我們的AI醫療時代 (2023.12.27)
近年來,大健康產業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新興產業,並展現未來世界產業競爭力,台灣的數位醫療與精準健康也成為焦點。未來台灣將成為全球數位醫療轉型的基地?躍升
產官研醫攜手實踐智慧醫養生態系 數位及AI分工加值創新 (2023.12.20)
根據日商環球訊息(GII)報告,全球數位健康市場規模2022年達到3,530億美元,2028年將突破一兆美元,複合年均成長率達到19.4%。經由群策群力的跨域資源整合,加上先進科技的輔助力道,正推動台灣數位健康生態系持續加值創新
全球首創動作偵測織物導線 聚陽攜手晶翔打造醫材級智慧感測服飾 (2023.10.12)
經濟部12日在「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簡稱創博會)發表全球首創的「精準動作偵測服飾」,這款服飾內含由紡織所研發全球首創第一條具醫材等級的彈性織物導程線(導線)
利用人工智慧和快速反應腦電圖改進譫妄檢測 (2023.08.23)
研究人員利用NVIDIA GPU和人工智慧(AI)更早、更準確地檢測重症加護病房(ICU)患者的譫妄狀態,有望在重症監護領域取得突破。
工研院發表全球趨勢與2035臺灣樣貌 防災無死角最受民眾關注 (2023.06.01)
工研院今(1)日舉辦「全球趨勢與2035臺灣樣貌發表」,發表「2035臺灣樣貌調查結果」,觀察臺灣民眾在從諸多未來情境中選出其較期待發生者時所展現出來的價值選擇。 調查結果顯示,民眾票選未來2035臺灣前三大之「期待」情境依序為:防災無死角、打敗疾病、照顧很Easy
以科技助長照 三合一移位床可節省患者搬移的人力和時間 (2023.05.05)
根據統計,護理人員和照顧者的肌肉骨骼傷害盛行率高達65%至95%,最常見的受傷部位為腰部、背部、肩膀,其次是頭頸部。而目前台灣的家庭照護者以中高齡為主,利用科技輔具得以減輕照護者的負擔
以深度學習和Spine Tool評估阿茲海默症治療標的 (2022.12.21)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被視為造成失智最常見的原因,以深度學習和基於MATLAB影像處理應用的Spine Tool,可以協助將計算流程自動化,進而評估阿茲海默症治療標的
南亞光電推出仿日照智能平板燈 不干擾人體生理時鐘 (2022.12.08)
現今智慧照明突破人體須仰賴陽光普照的光源需求,南亞光電的照明系統解決方案中的仿日照智能平板燈,為一套可模擬日光軌跡變化的全頻譜照明系統,可針對不同的應用場域設定不同的照明參數
工研院與蓋德合作研發智慧穿戴精準監測 首次於彰醫測試驗證 (2022.11.02)
隨著COVID-19疫情態勢推動零接觸商機興起,加速醫療智慧型穿戴裝置應用及提升精準監控效能,工研院與蓋德科技合作研發「800Z智慧健康手錶系統」,導入人工智慧(AI)分析系統進行台灣醫療認證程序,首次在衛福部彰化醫院進行測試驗證,未來醫護人員可透過及早監測即時提供個人化診斷與醫囑
南山人壽與工研院攜手發布《延長健康壽命白皮書》提三大倡議 (2022.10.06)
在人口急速老化及少子化趨勢之下,如何成功老化與延長健康壽命都很重要,南山人壽洞悉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將會面臨的醫療及長照需求,今(6)日攜手工研院發布《延長健康壽命白皮書》,提出如何延長健康壽命的三大倡議;並宣布推出升級版的「長照服務地圖2
智慧照護趨於聯網應用 安全防護樂齡到老 (2022.09.28)
現今高齡智慧照護已成為重要議題,不論是預防疾病、健康照護或醫療服務,趨向以人為本,以家庭和社區為核心基礎,並匯聚不同的專業及技術互補強化功能,以因應多元需求,並以AIoT聯網交織成密實的守護安全網絡


     [1]  2  3  4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ROHM推出高功率密度新型SiC模組 助力車載充電器OBC實現小型化
2 KSC XA輕觸開關提供聲音柔和的輕觸回饋,增強用戶體驗
3 Microchip推出面向邊緣人工智慧應用的新型高密度電源模組MCPF1412
4 首款採用 DO-214AB 緊湊型封裝的 2kA 保護晶閘管
5 Microchip發佈PIC16F17576 微控制器系列,簡化類比感測器設計
6 ROHM推出支援負電壓和高電壓的高精度電流檢測放大器
7 Bourns IsoMOV 混合保護器榮獲 IEC 61051-2 符合性認證, 並列入 UL 1449 認證名單
8 Microchip推出MEC175xB系列,為嵌入式控制器引入硬體量子抗性
9 意法半導體推出工業級加速計 其整合了邊緣 AI 與超低功耗技術,適用於免維護智慧感測應用
10 ST 推出內建唯一識別碼的新款序列式 EEPROM 對應產品辨識、追蹤與永續設計需求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