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刀具廠力推全價值鏈數位轉型 (2021.06.03) 由於在這波疫情逆襲亞洲之前,國際原物料、運費已先漲一波,甚至隱見通膨疑慮。台灣機械加工業之前最擔心的,便是上游鋼鐵及鋁... |
 |
平面磁懸浮輸送系統簡化敏感工件之運輸 (2021.05.18) 新型電漿處理裝置可取代先前用於輸送高敏感工件,並且不再需要安裝複雜的六軸機械手和線性電動機。 |
 |
為沖床製造應用提高績效 協易攜手Beckhoff再造雙贏 (2021.05.17) 「生產效率」是製造業的核心,協易機械導入Beckhoff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採用PC-based控制並結合EtherCAT改善系統效率,協助伺服沖床應用提高生產效率,再造雙贏的局面。 |
 |
工具機跨域整合數位資料交換格式 (2021.05.10) 2021年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再度推動成立跨產業的聯盟型組織「智慧製造SaaS雲服務聯盟」,更明示工具機產業將加速跨域整合數位資料交換格式,邁向高附加價值、多元產業應用領域 |
 |
馬達變頻器內的關鍵元件: 功率半導體 (2021.04.20) 全球工業產業消耗的能源量預期到 2040 年將成長一倍。隨著對能源成本和資源有限的意識不斷提高,未來提升驅動馬達用電效率的需求將會越來越顯著。 |
 |
全方位支援數位轉型 提供差異化具競爭力的量測方案 (2021.04.06) 台灣三豐儀器(Mitutoyo)多年來不僅持續提供軟/硬體及售前/售後服務,滿足台灣客戶精準量測需求之外,今年又迎來老友堤佳夫重新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快速回應業界這波數位轉型需求 |
 |
工具機次世代工法化繁為簡 搶攻電動車加工需求遇難呈祥 (2021.03.05) 面對目前極端氣候威脅迫在眉睫,世界各國紛紛制訂禁售燃油車時程表,促使電動車成為後疫時代製造業扭轉乾坤關鍵。 |
 |
三大台灣科技人才政策 超前部署前瞻技術 (2021.03.03) 2020年下半年,行政院力推的三大關鍵科技人才政策,備受矚目。在加大力道培育國內科技高階人才背後,是期望能超前部署前瞻技術的願景,而科技人才政策制定與企業支持和投放資源多寡密不可分 |
 |
迎戰非傳統應用領域對手 友嘉深化盤整集團資源 (2021.02.23) 未來除了沿襲過去仰賴法人科專輔導、公協會結盟等創新模式之外,也有如友嘉集團趁機盤整內部資源,引進國外子公司來台生產等方式,節約營銷成本,將成為迎戰非傳統領域對手的有力籌碼 |
 |
2021內外合力扭轉乾坤 智慧機械跨域聯盟共享商機 (2021.01.26) 揮別2020年COVID-19疫情橫行的鼠年,到了2021年初已讓台灣機械業看好2021年即將迎來扭轉乾坤的契機, |
 |
走得對比走得快更重要 逐步踏實打造智慧製造系統 (2021.01.18) 在工業4.0趨勢已成的態勢下,沒有智慧升級策略者,將被市場逐步邊緣化,釐清需求、穩健而持續的踏出每一步,才能讓自身企業保持競爭力。 |
 |
漁業轉型綠能 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啟用暨開訓 (2021.01.11) 為推動台灣轉型成為亞洲綠能發展中心,積極完備水下基礎製造、海事工程技術、人才與產業發展能量,今(1/11)位於高雄興達港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舉行工程開幕典禮暨人培中心訓練設施的開訓典禮 |
 |
成功的黏彈性流動模擬 需要完整材料流變資訊 (2020.11.09) 可靠的材料資訊和模型,是模流分析能成功進行的要素之一。要成功完成黏彈性流動模擬,除了穩定的黏彈性求解器外,具有可靠材料數據和參數的數學模型是絕對必要的 |
 |
產研分頭削減銷售前後成本 (2020.11.06) 在80年代便曾受美國VRA出口自願設限,也間接催生了精密機械研發中心,與部份工具機廠商開始轉往歐洲市場布局,如今更可望藉由同規共軌及預知保修機制降低銷售前後成本 |
 |
齒輪加工奠基 支援開發輕量化機器人 (2020.10.30) 對於所需關鍵零組件的一體化驅控模組、諧波減速機等陸續問世,奠基上游的齒輪加工產業重要性更不言而喻。 |
 |
複雜幾何不是問題 Moldex3D前處理工具一手搞定 (2020.10.29) 為了減輕前處理的負擔,Moldex3D Studio持續強化前處理技術,並提供多項前處理工具讓使用者能更有效率的進行幾何及網格的處理。 |
 |
國產鎳鈦合金材 里特完成關鍵一哩路 (2020.09.14) 現階段產業所使用高階金屬原物料皆仰賴國外進口,國內業者對材料特性掌握度不高,限制了相關產業發展的步伐。有鑑於此,金屬中心與鎳鈦發明人Dr. Frederick Wang合作,引進國外多年的技術傳承 |
 |
馬達與減速機預兆診斷技術先行 (2020.09.09) 智慧工廠裡的預兆診斷技術除了延續馬達與減速機等基礎迴轉機械、關鍵零組件、設備的壽命,避免發生意外停機風險,更重要的價值在於預測而非診斷,軟體價值更甚於 |
 |
自動化的高速列車-SuperTrak應用於醫療器械生產 (2020.09.07) K&S為了能夠根據所需將工件輸送架傳輸到不同的加工工位,使用貝加萊SuperTrak輸送系統長定子線性馬達上可獨立控制的滑塊。 |
 |
金屬加工業轉型擺脫黑手污名 (2020.09.02) 回顧90年代資通訊產業崛起之後,從事金屬加工業者仍被稱為黑手,或處於3K作業環境,為了改善勞工安全環境、吸引更多人才並提高薪資,當製造業陸續被要求轉型自動化、智慧化時,便成為關鍵指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