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工控自動化
科技
典故
USB2.0——讓電腦與周邊設備暢通無阻

USB2.0是一種目前在PC及周邊設備被廣為應用的通用串列匯流排標準,擺脫了過去侷限於PC的相關應用領域,而更深入地應用在數位電子消費產品當中。
製造業導入ChatGPT應用最佳路徑 工研院機械所指引7大方向 (2023.05.25)
本文敘述台灣製造業數位轉型所面臨的問題,並列舉ChatGPT在工業中應用的7大方向,為企業服務和創新商業模式的未來發展提出解方。
AI做先鋒 塑膠加工設備更加高效與環保 (2023.05.25)
現階段的射出成型設備業者正透過大數據、物聯網和智慧系統等創新技術,來提高對能源使用的可見性和控制力。更進一步的還會以簡單而有效的方式進行創新。
食品加工與包裝自動化應用不進則退 (2023.05.25)
少子化、缺工導致人力短缺,加上重視食安、疫情零接觸推波助瀾,傳統食品製造業近年來也加快自動化腳步,藉此降低通膨與人力造成的成本壓力,進一步透過自動化提高產能與效率
食品包裝機導入AIoT應用 (2023.05.25)
台灣傳產食品機械業近年來先受益數位轉型趨勢興起,吸引國內外關鍵零組件大廠投入整合服務;後續又有淨零碳排、循環經濟蔚為風潮,可望由下而上趁勢轉型升級。
食品機械業上下游閉環成型 (2023.05.23)
回顧上世紀末全球化貿易發展與傳統上班族的生活型態改變,都讓原本在餐桌上的食物逐步走進超商、外送等不同物流體系與消費通路,並促進上中游供應鏈的食品加工和包裝機械隨之推陳出新
智慧科技提升辦公室、家庭和住宅的能源效率 (2023.05.23)
數位化是減少建築碳排放、節省能源並提升效率,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的關鍵因素。而物聯網的連線能力,則有助於加速建築物中自動化系統和嵌入式技術的應用。
無線技術應用的智慧工廠 (2023.05.23)
智慧製造將物聯網、數位化工廠、通訊、雲端服務等技術加以整合,而其中感測技術不但提高了工廠資訊的有用性及透明度,大量提升資料量,相對的對網路通道的效能及全面覆蓋率來達到工廠生產的透明度和效能
感測器在自主機器人中的作用 (2023.05.21)
本文探討感測器在工業機器人中的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幫助收集和分析數據以實現智能決策;並且重點介紹與感測器相關的一些準確性、功耗和成本挑戰。
ST:內部擴產與製造外包並進 全盤掌控半導體供應鏈 (2023.05.18)
技術研發和製造策略是ST達成營收目標的關鍵要素之一。透過不斷投資具有競爭力的專利技術,擴大內部產能,輔之以外包加工。這是ST在半導體策略上的致勝關鍵。
單對乙太網路步入工廠車間 (2023.04.26)
本文闡述開發10BASE-T1S(基於這一新標準的 SPE 短距離版本)發展的驅動因素,並且介紹全新乙太網路收發器的功能,如何為工業自動化、樓宇自動化和以及其他應用提供10BASE-T1S的優勢
克服再生能源不穩天性 (2023.04.26)
台灣身處孤島型電網,則除了不斷衝高裝置容量之外,還應該透過多元儲能解決方案、利用電力輔助服務交易平台,以克服再生能源不穩定天性。
運用全數位雷達提升氣象檢測及預測能力 (2023.04.26)
本文敘述如何透過下一代全數位極化相位陣列雷達系統,即時監測、更準確預測,觀測氣象具體的結構,能夠更早檢測到災害程度,及早做出預警與部署來降低風險。
加速導入感測方案握數據 (2023.04.25)
今年四月已先漲一波的工業電價,讓台灣製造業無論規模大小,勢必加速導入感測解決方案,以掌握節能關鍵數據。
為實現IIoT而生 (2023.04.25)
今天5G通訊,已經提升到是以在城鎮、工廠、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讓設備和設施之間交換訊息為目標而開發的通訊基礎設施,而目標則在實現IIoT。
驅動智慧化生產 半導體產業加速邁向工業4.0 (2023.04.25)
半導體廠如何邁向工業4.0,是一個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除了製造過程高度自動化,還需要精密控制,以保持競爭優勢。
半導體廠房自動化與數位轉型 (2023.04.25)
隨著AI數位科技提供前瞻技術,加上工業4.0的趨勢帶動,全球半導體廠房已經從「自動化」轉向「智動化」,面對嚴苛的製程挑戰,工廠智動化後可以依靠大數據分析,找出提升製程良率的關鍵點
MES強化製造現場OEE提升機台效率 (2023.04.24)
在製造生產領域當中,設備綜合效率(OEE)為用來衡量設備生產效率時的一項重要指標,而透過結合MES系統相關模組應用,可以協助儘早發現問題避免損失擴大,以及分析原因並加以改善,提升生產效率
配電網路的即時模擬環境開發 (2023.04.23)
本文敘述如何透過電、熱及交通運輸(或移動性)等領域的整合,以分散式設施和可再生能源為特點,促使工程師與研究人員尋找出方法,設計以在地風力、太陽能等能量來源等發電方式為基礎,並且穩定、有效率的能源系統
晶圓儲運自動化先行 (2023.04.21)
回顧自2019年以來,受到中美科技戰加劇、後疫時期供應鏈瓶頸,讓台積電也不得不陸續擴大在台灣及美、日等地設廠投資,並看好上下游設備與零組件、系統供應鏈榮景,又以能切入後段晶圓儲運自動化系統者優先
西門子與NVIDIA合作 打造新一代電池虛擬工廠 (2023.04.18)
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展中,西門子推出了採用 NVIDIA 技術的新一代 FREYR 電池工廠的數位模型。西門子和挪威電池製造商FREYR於周一宣布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其中兩個展示強調了此合作

  十大熱門新聞
1 宜鼎二期研發製造中心正式啟用 以AI為技術核心
2 金屬中心領航全台取得碳足跡認證 協助企業加速淨零轉型
3 台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三年十一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台幣366.47億元
4 [自動化展]宸曜科技以智造先鋒姿態 推動AI賦能自動化轉型
5 [自動化展]從EtherCAT到邊緣AI 泓格展現自動化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
6 大同智能帛琉光儲設置完工併網 跨出海外關鍵一步
7 [自動化展] The Imaging Source以創新解決方案引領工業視覺革命
8 成大凝聚科研力 研製全台首座岸基式擺臂波浪發電機組
9 葛蘭富與永進機械合作 推動台灣工具機產業永續發展
10 台達於2025漢諾威工業展展出多元AI賦能解決方案 推動智慧產業與永續能源轉型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