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LD克服高常用系統的設計挑戰 (2016.05.11) 高常用性系統如伺服器、通訊閘道和基站等需要持續作業。一旦安裝後,即需透過軟體升級來增強系統功能和修復錯誤。PLD常用於支援系統內的設計更新。 |
 |
邁入5G 啟動多元想像 (2016.05.10) 儘管4G在全球市場中,尚未完全普及,但5G的討論與競逐卻早已開跑,雖然標準仍未制訂完成,從各大業者的看法中,不難發現,5G帶來的,將是有別於以往的不同想像。 |
 |
功能化零為整 5G的系統整合新思維 (2016.05.09) 5G要做的,除了延續更高的頻寬,與更快的速度之外,還將專注於更高的系統整合度,來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化零為整,就像超人一樣,集所有功能於一身。 |
 |
馬達控制軟硬體開發工具 (2016.05.05) 意法半導體的自動化和工業控制解決方案不斷增加新的功能、技術和產品,擴大意法半導體馬達控制生態系統。 |
 |
徠通自主開發線切割技術 (2016.05.03) 放電加工、線切割機種可配合開發零件及民生消費產品所需模具,甚至將帶動多軸加工應用逐漸普及,未來發展影響產業的層面既深且廣。 |
 |
工業通訊打造智慧大動脈 (2016.05.03) 工業通訊是智慧工廠的重要動脈,透過無縫的傳輸,讓不同系統的訊息可以快速流動。 |
 |
是德:面對5G 信號產生與分析工具靈活性最重要 (2016.05.03) 新一代5G可能由密集且高度整合的小細胞(small cells)網路組成,並利用數種不同的空中介面,在微波和毫米波頻段中傳輸,以支援高達10 Gbps的峰值資料速率,和不到1 ms的往返延遲 |
 |
工安設計讓機器手臂更安全 (2016.04.27) 機械手臂是智慧工廠的指標設備之一,因此未來工廠安全規範中,機械手臂將會是極重要的一環,透過內部的層層節制設計與外部巡檢防範,機械手臂安全將可更周全嚴密 |
 |
NI:5G正全面邁向系統實做 (2016.04.27) 最近多數的5G議題,都圍繞在毫米波的技術進展上。而毫米波的發展,直接牽涉到的,就是測試這個層級。針對毫米波的測試,包括是德科技、安立知與羅德史瓦茲等,都是過去發展毫米波技術的傳統大廠,因此5G議題一旦跟毫米波沾上了邊,這些大廠也都已經準備好,要大顯身手一番 |
 |
48V母線點對點降壓Small cell電源解決方案 (2016.04.22) 隨著Small cell功率密度不斷增高的要求,對Small cell電源的設計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因應Small cell對體積的苛刻要求,只有改變整個供電的架構,才有可能從根本解決體積問題 |
 |
輕鬆控制機器人 (2016.04.20) 本作品使用微處理器HT32F1765作為教具盒的運算核心,搭配藍牙模組將不同積木的電阻值傳送至嵌入式系統開發平台NUC140VE3CN,來控制輪車執行相對應的動作... |
 |
新型dsPIC33EP裝置提升數位電源供應器的迴路增益效能 (2016.04.14) Microchip dsPIC33EP ‘GS’系列數位訊號控制器引進可縮短線性差分方程式的執行時間和降低整體系統延遲的全新功能。 |
 |
人工智慧時代正式來臨! (2016.04.13) 人工智慧讓機器擁有更高的智能,甚至已經能夠擊敗人類。只不過,真正的挑戰,不在於讓電腦擁有怎樣強大的邏輯能力,而是在於讓電腦,能夠完成人類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
 |
台灣工業機器人後勢看漲 (2016.04.12) 台灣製造業過去以低廉而大量人力作為市場競爭優勢,但面對大陸廠商的強力進逼,台灣業者開始進入轉型期,在此態勢下,台灣工業機器人市場大開,商機快速浮現。 |
 |
布局多軸機器人市場 台灣需從產業應用下手 (2016.04.11) 台灣在全球自動化產業一直都有一定的角色,而隨著勞動成本的大幅上升,使得機器人的討論也愈加火熱,可以確定的是,在多軸機器人領域,台灣雖然居於劣勢,但仍可以持續耕耘 |
 |
NI:圖控式平台 讓設計就如同站上巨人肩膀 (2016.03.31) 機器人不但是未來產業發展重點之一,更因為機器人是整合性的學科,整合機械機構、電機、通訊、感測技術、視覺辨識、運動控制等多個領域,所以透過機器人教育,更能鍛鍊學生進入業界後系統整合的能力 |
 |
Keysight:儀器需跟著時代一同進化 特別是使用介面 (2016.03.29) 為了提升儀器介面的易用性與效能,並提供工程師更好的使用經驗,是德科技(Keysight)推出了新款的Keysight X系列信號分析儀,可顯著增強開發工程師設計新一代裝置的能力 |
 |
高速數位傳輸挑戰 示波器一肩扛起 (2016.03.28) 高速傳輸應用的複雜傳輸界面導致嚴重干擾問題,成為研發工程師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示波器正好是能夠滿足高速與高頻特性的測試儀器。 |
 |
工具機微軟名副其實 發那科漸進工業4.0 (2016.03.22) 面對近年來由德國主導推動的工業4.0戰略,台灣工具機產業顯得欲迎還拒,主因之一,就是數控系統猶無法自主,長期仰賴日本CNC控制器大廠發那科(FANUC)鼻息而生。 |
 |
用於設備狀態監控系統的感測技術 (2016.03.17) 狀態監控系統可於監控設備狀態退化,首要之務就是了解需要監測的各種機台類型,以及需要偵測的故障模式。許多產業的公司不只要監控關鍵旋轉機台,像是發電用的渦輪機的附屬設備如風扇、壓縮機和幫浦等也要同步監控,才能全面掌握整體營運狀態、加入確實有影響的商務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