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今日頭條
科技
典故
P2P-點對點檔案交換

「P2P」,簡單地說就是peer-to-peer—「點對點連線軟體」,意即「使用端」對「使用端」(Client to Client ) 通訊技術,能讓所有的設備不用經過中央伺服器,便能直接聯通散佈資料。
IBM光學互連技術突破 資料中心能耗降低80% (2024.12.09)
為了解決資料中心能耗與運行效能的難題,IBM提出了一項新的技術來因應。該公司發表了一種全新的共封裝光學(CPO)製程,將光學元件直接與電子晶片整合在單一封裝內,使資料中心內的設備能夠以光速進行連接
美國晶片法案持續發威 多家美半導體商獲補助 (2024.12.08)
半導體產業協會 (SIA)日發布聲明,協會主席John Neuffer在聲明中表示,對美國商務部將執行的Coherent、SkyWater Technology和X-FAB的投資表示讚賞。 依據投資計畫,Coherent位於德州謝爾曼的計畫將擴大磷化銦晶圓的生產;SkyWater Technology將於明尼蘇達州提高成熟製程晶圓代工產能;X-FAB也將於德州擴大碳化矽晶圓的生產
VSMC十二吋晶圓廠於新加坡動土 預計2027年開始量產 (2024.12.05)
由世界先進積體電路(VIS)與恩智浦半導體(NXP)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VSMC(VisionPow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於2024年12月4日在新加坡淡濱尼舉行其首座十二吋晶圓廠動土典禮
成大凝聚科研力 研製全台首座岸基式擺臂波浪發電機組 (2024.12.04)
台灣波浪能源新突破!國立成功大學攜手南台灣多所大學與科研機構,成功研製全台首座國產岸基式擺臂波浪發電機組「擎浪者(WaveArm)」,標誌著台灣在海洋再生能源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
台灣半導體的全球角色與吸引力:從富士電子材料新竹五廠談起 (2024.12.03)
台灣富士電子材料日昨(2日)於新竹產業園區舉行「新竹五廠大樓開工動土典禮」,此舉再度凸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的關鍵地位,以及台灣對於國際企業的強大吸引力
咖啡渣變氫氣!韓研發團隊以咖啡成分產氫 (2024.12.02)
你能想像每天早上喝的咖啡,除了提神醒腦,未來還能成為驅動汽車的燃料嗎?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 (DGIST) 和慶北大學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項令人驚豔的技術,利用咖啡中的成分生產環保氫氣
感測器+機器人+視訊 運用實時監控助農民精準播種 (2024.12.01)
擺脫「等等看」的傳統種植方式,高科技助農民提高效率和產量! 隨著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糧食需求也日益增加。農民面臨著氣候變化、勞動力短缺等諸多挑戰,如何提高產量成為關鍵
無人機科技突破:監測海洋二氧化碳的新利器 (2024.11.27)
由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和業界合作夥伴組成的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海洋監測工具,可以更有效地測量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海洋科學》期刊上,為全球科學界提供了更先進的海洋監測技術
葉片小保鑣:新型感測器助農夫精準掌握植物健康 (2024.11.26)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和人口過剩問題,提高農業生產力已刻不容緩。為此,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款可直接貼附於葉片上的微型感測器,能輕鬆判斷植物的生長狀況,為農作物產量提升和資源管理帶來革新
COP29聚焦早期預警系統 數位科技成關鍵 (2024.11.23)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9) 的第一週議程結束,會議重點關注「全民預警」倡議,並呼籲利用通訊技術的力量保護世界各地的社區免受日益危險的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 在COP29主席國於科學、技術和創新/數位化日舉辦的一場活動中,與會者強調了利用數位科技確保早期預警準確、易於獲取且覆蓋所有人,不遺漏任何人的必要性
三星發表ALoP相機技術 讓夜拍更清晰、手機更輕薄 (2024.11.19)
日前,三星電子發表了一項新的全鏡頭稜鏡 (ALoP) 技術-手機望遠鏡頭技術,使其能夠覆蓋 3 倍至 3.5 倍的變焦倍率,而且不會產生廣角鏡頭的影像失真,同時還縮減了鏡頭的體積,讓手機可以更加輕薄
醫生實測:ChatGPT在診斷疾病方面更勝一籌 (2024.11.18)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有一項小型研究發現,ChatGPT在評估病歷方面可能勝過人類醫生,即使這些醫生也在使用ChatGPT來幫助他們分析病例。 報導指出,波士頓的一位醫生Adam Rodman原本預計,使用ChatGPT幫助醫生診斷疾病
用生成式AI教機器狗跑酷 讓機器人表現更上一層樓 (2024.11.17)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 (MIT CSAIL)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套名為 LucidSim 的新系統,利用生成式 AI 模型和物理模擬器,創造出更貼近現實世界的虛擬訓練場,成功訓練機器狗進行跑酷活動
英國科學家利用AI模擬癌症病人試驗 加速新療法開發 (2024.11.14)
根據BBC報導,英國曼徹斯特的科學家們正在利用AI技術革新癌症治療方法,他們開發出一種可以模擬放射治療臨床試驗的AI模型。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有望加速新療法的開發,並為患者提供更精準、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芝加哥大學開發新水凝膠半導體材料 (2024.11.13)
芝加哥大學普里茲克分子工程學院(PME)最近開發出一種嶄新的水凝膠半導體材料,有望改變腦機介面、生物傳感器和心律調節器等醫療設備的設計。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並由該學院助理教授王思宏帶領的團隊完成,解決了半導體與生物組織界面不兼容的問題
英飛凌2024會計年度營收利潤雙增 預期2025年市場疲軟 (2024.11.12)
英飛凌科技今日發布2024會計年度第四季 (2024年7-9月) 及全年度營運成果。儘管營收和利潤均有所增長,但公司預期2025會計年度市場將呈現疲軟態勢。 英飛凌指出,其2024會計年度第四季表現亮眼,營收達39.19億歐元,部門利潤為8.32億歐元,利潤率達21.2%
逢甲大學科研火箭再次升空 全型火箭試射成功 (2024.11.11)
逢甲大學第二支科研火箭升空!今(11)日06時01分於屏東旭海的國科會「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逢甲大學成功發射該校第二支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SHSR-Aero2」,火箭平均推力1250N(牛頓),燃燒12秒,總衝約15000 Ns(牛頓秒),總飛行時間約75秒,高度6.4公里,符合測試目標
末代川普回鍋 中經院示警須留意供應鏈二次移轉 (2024.11.08)
因應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競爭劇烈,最後由川普勝出,為全球經貿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身為國家重要智庫的中華經濟研究院,也緊急於今(8)日上午舉行「牽動美中台貿易及產業、科技發展的美國總統大選」研討會,由重量級學者解析川普勝選後,對美中台三方科技貿易與產業的影響
國科會核准92億元投資案,聚焦綠能、生技和半導體產業 (2024.11.07)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召開第 20 次科學園區審議會,核准 11 件投資案,總金額達 92.705 億元,涵蓋精密機械、通訊、光電、生物技術、積體電路和其他園區事業等領域。此外,還有 2 件增資案,合計增資約 22.65 億元
鋁料再生趨勢看好 金屬中心APEC論壇9大經濟體齊聚 (2024.11.06)
為了強化金屬循環科技,加速推動區域內金屬產業的永續轉型,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及APEC創新政策夥伴會議PPSTI(Policy Partnership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小組支持下

  十大熱門新聞
1 元太聯手奇景 推出新一代彩色電子紙時序控制晶片
2 盧超群:以科技提高生產力 明年半導體景氣謹慎樂觀並逐步成長
3 工研院攜手嘉聯益、資策會 推動低碳節能PCB軟板
4 igus斥資逾億打造 中科新廠暨亞洲技術研發中心動土
5 博世收購江森及日立暖通空調業務 居家舒適科技業務可望倍增
6 超高亮度Micro-LED突破綠光瓶頸 開啟顯示技術新紀元
7 工研院建首座AI測試實驗室 提供語言模型可信任評測服務
8 工研院:製造業趁勢AI年成長6.47% 半導體產值首破5兆
9 科學家成功開發晶圓級單晶二維半導體合成法
10 台電與EPRI合簽MOU 將從3大面向共推淨零轉型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