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AI
科技
典故
電腦病毒怎麼來的?

電腦病毒最早的概念可追溯回1959年一種叫做 「磁蕊大戰」(core war)的電子遊戲,這種遊戲的意義在於,程式是可以自我大量複製的,並可與其他程式對抗進行破壞,造成電腦軟、硬體的損毀。而後在1987年,C-Brain程式會吃盜拷者的硬碟空間,C-Brain的惡性變種就成為吃硬碟的病毒。
AI 產業的「三合一」平台融合策略與架構 (2018.08.29)
台灣擁有強勢的終端硬體技術和產品,加上自有IP的UBOT平台軟體,能夠逐漸在終端設備行業上形成一個平台效應,再搭配當今熱門的區塊鏈交易平台,形成三合一的AI產業平台融合大策略
一站式滿足人工智慧全方位服務 (2018.08.29)
研華提供具軟硬體的深度學習完整解決方案─包括負責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平台、運用知識模型於現場執行推論的推論平台、方便開發深度學習系統的軟體開發工具、已完成訓練且可直接套用的知識模型
ST:智慧車當道 MCU提供更優質行車體驗 (2018.08.28)
MCU可說是最為普及的電子元件之一,在許多應用場合都可以見到MCU的身影。通常來說,MCU由於應用特性,在設計上一定都會針對低功耗這樣的屬性來加以強化。由於市場競爭無窮盡,使得客戶需求也大幅度地增加,而如何在性能提升與功耗降低之間取得最佳值,正考驗著MCU設計人員的智慧
非關成本 行動運算目的在於滿足使用體驗的期待 (2018.08.24)
智慧型手機使用情境的快速革新,意味著前一代的裝置終將難以負載更先進的軟體程式,或者達到身歷其境的使用體驗。這同時也意味著行動創新正推動著智慧手機的世代交替
加速實現網路終端低功耗人工智慧應用 (2018.08.01)
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半導體解決方案對新一代人工智慧應用程式的運算能力至關重要。
歐姆龍與宏碁雲架構攜手推出AIOT (2018.08.01)
工業4.0訴求OT與IT系統的整合,讓設備資訊的價值進一步提升,台灣歐姆龍與宏碁雲架構攜手推出的AIoT系統,可大幅降低工業4.0的導入難度,協助台灣製造業者順利轉型。
塑膠射出成型設備開始導入人工智慧 (2018.07.30)
隨著工業4.0與人工智慧理念在全球不斷發酵,射出成型機使用者的需求已漸漸由單機演變成附加模具、週邊系統,甚至是整線或整廠規劃...,讓使用者擁有更精密的運籌計劃與有效的資源分配
AI時代的創新教育之路 (2018.07.17)
人工智慧的「快學快思」能力日益精進,面臨這麼大的挑戰,我們如何邁向未來更好的出路呢?本文提出一個學習創新的新路徑:「慢想快學」,具有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特性
從遊戲繪圖到人工智能 GPU成為AI新時代要角 (2018.07.13)
電腦繪圖是GPU發展的驅動力,繪圖應用永不滿足於運算效能,同時這也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產業規模。娛樂產業每年有十億張影像渲染的市場需求,每年有400個遊戲新作推出市場,其應用的全域照明技術有如電影特效場景一般
AIoT趨勢明顯 邊緣運算將是台灣重要契機 (2018.07.12)
AI發展初期主要由雲端運算主導,但在種種限制因素下,運算任務需要轉移至終端裝置,邊緣運算因而興起,邊緣運算適合台灣廠商的產品策略與市場條件,因此將是台灣在AI的重要發展契機
健康醫療核心技術 創新建構生態系 (2018.07.11)
由科技部創業培育專案計畫支持的多家新創團隊近期發表研發成果,展現其技術實力及市場潛力。本文探究健康、醫療與照護領域的創新技術,以期發掘產業未來趨勢及新商機
ST:智慧工廠需兼具生產效率與供應鏈靈活性 (2018.07.10)
工業4.0被譽為是第四次的工業革命,比起前幾次的工業革命,工業4.0的價值更偏重在於網路物理系統、通訊、物聯網以及分散式決策。其目的都在於實現分散式控制的下一級自動化、更安全的工作環境和全新的人機互動模型,並提升工業機械效能、捕捉及運用製造資料,來達到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目的
以建立供應鏈為目標 不追求AI晶片獨角獸 (2018.07.09)
在AI晶片市場上台灣已失去先機,故台灣整體的AI產業經營方向,將朝建立AI晶片生產供應鏈與AI應用服務為主。然而,台灣還是有一些AI晶片的供應商,其中以聯發科技(MediaTek)與耐能智慧(Kneron)、威盛電子(VIA)最具代表性
感測通訊走向數位化 IO-LINK奠定機聯網基礎 (2018.07.09)
感測器視機聯網的第一層,過去的類比傳輸模式已無法因應智慧製造需求,數位化的IO-LINK將成為未來重要標準。
Google AI創新研究營開跑 推動台灣AI人才培育 (2018.07.04)
近年來,物聯網(IoT)掀起一股科技浪潮,人工智慧(AI)繼而成為眾所注目的焦點,「Google智慧台灣計畫」於今年3月份啟動,Google於今(4)日宣布Google AI創新研究營正式開跑。響應科技部「AI 創新研究中心專案計畫」
從IBM Think與Facebook F8大會觀察近期AI發展趨勢 (2018.06.29)
本次IBM與Facebook的發表中,兩者皆將人工智慧開發工具集中,而大廠還提供簡化的開發環境,以及預先訓練好的API工具,期望讓更多開發者可以持續黏著在大廠提供的平台上
智慧車輛上路跑 感測元件不可少 (2018.06.27)
在AI當道的今日,各種不同的應用都可以見到人工智慧的影子,而車輛當然也不自外於這股AI的潮流之中。一般人可能認為自駕車就等於是人工智慧車輛了,這樣的說法可以成立但卻也不完全正確
AI資料平台型企業的商業模式 (2018.06.15)
以演算法作為AI企業競爭優勢的時代已成為過去,當今的AI產業逐漸進入資料來源的競賽時代了。
[COMPUTEX]常時啟動、常時連網 高通針對PC打造全新平台 (2018.06.05)
透過Computex 2018展會,美國高通公司旗下高通技術公司正式宣布與三星電子合作,聯手將具備Snapdragon X20 LTE數據機與高通AI引擎之高通Snapdragon 850行動運算平台,整合至未來的裝置中
健康醫療核心技術多樣 創新計畫打造市場先鋒 (2018.05.16)
由科技部指導、國研院科政中心執行之創業培育專案計畫於今(16)日舉辦新創成果媒合會【2018 Taiwan B.I.G. Demo】春季場。【2018 Taiwan B.I.G. Demo】是以國研院科政中心執行科技部的三大創新計畫為主題構思

  十大熱門新聞
1 IMDT採用高通技術 打造新系列EDGE AI解決方案
2 遠傳與中研院攜手開發全台首部5G AI生態聲景蒐集器
3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4 [自動化展]宸曜科技以智造先鋒姿態 推動AI賦能自動化轉型
5 Red Hat:開源AI和混合雲架構 將成為下一步AI技術發展主流趨勢
6 東擎科技iEP-6010E系列導入NVIDIA Super Mode AI效能飆升2倍
7 台科大50周年校慶,研揚科技莊永順董事長獲頒「傑出貢獻獎」
8 台達代子公司Delta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 B.V.公告 發行總額美金525,000,000元
9 AMD攜手合作夥伴擴展AI解決方案 全方位強化AI策略布局
10 ADI攜手安馳舉辦電子訊號量測競賽 扎根培育新一代電子工程人才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