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eafyPod智慧植栽器 用AI幫你輕鬆照顧植物 (2025.05.12) LeafyPod智慧植栽器結合了人工智慧與自動灌溉技術,旨在協助使用者輕鬆照顧室內植物,即使是沒有園藝經驗的新手,也能輕鬆打造綠意盎然的生活空間。
LeafyPod 內建多種環境感測器,能夠即時監控植物周遭的土壤濕度、光照強度、溫度與濕度等關鍵指標 |
 |
Kirin推出電子鹽匙 以微電流提升食物鹹味 (2025.05.12) 日本麒麟控股公司(Kirin Holdings)與明治大學宮下芳明教授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一款創新的「電子鹽匙」(Electric Salt Spoon),旨在透過微弱電流刺激味蕾,提升低鈉食物的鹹味與鮮味,協助人們在減少鹽分攝取的同時,仍能享受美味餐點 |
 |
世壯運前哨戰松菸登場 國科會展運動科技階段成果 (2025.05.11) 迎接2025世壯運賽事期間,國科會與教育部體育署攜手合作的智慧場域計畫,將在天母棒球場進行全球先進的棒球鷹眼系統落地實證,以及導入台北田徑場的配速系統同步登場,向全世界展示台灣運動科技的能量 |
 |
AI健康科技落地菲律賓 科技公司打造個人化健康守護網 (2025.05.11) ALPHAWIN近日宣布與人工智慧(AI)健康科技公司syd Life AI合作,將AI技術導入菲律賓,預計在未來五年內為超過350萬民眾提供尖端生命品質平台服務。
該平台透過分析個人健康數據,提供主動式的健康建議,協助使用者做出更明智的健康決策,進而改善整體生活品質 |
 |
磁性微型機器人與超音波陣列整合 實現精準神經幹細胞分化 (2025.05.07) 根據最新《微系統與奈米工程》(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期刊的研究,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DGIST)的研究團隊成功整合磁性細胞機器人(Cellbots)與壓電微機械超音波換能器(pMUT)陣列,為神經幹細胞治療帶來革命性的進展 |
 |
進入貿澤農業資源中心一探智慧農業技術 (2025.05.07) 提供種類最齊全的半導體與電子元件™、專注於新產品導入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推出農業資源中心,提供有關農業最新創新的寶貴見解。透過感測器、無人機和AI的整合,讓農民能收集及分析大量數據 |
 |
碳有價化挑戰為機遇 (2025.05.07) 即使面臨美國總統川普二次上台後,再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提出對等關稅等一系列政策,衝擊全球經濟貿易活動與淨零碳排進度。但目前台灣產官方仍宣稱將持續導入AI技術推動深度節能政策,並銜接ESG、智慧製造 |
 |
為人工智慧 / 機器學習驅動智慧戒指的藍牙連接技術 (2025.05.06) 藍牙連接技術適用於各種設備與智慧手機進行連線互通,因而成為智慧戒指解決方案的首選。這種連線方式可以實現快速配對和配置,並可為運行於手機上的應用程式實現無縫的資料收集 |
 |
AI 智慧農業躍上國際舞台 清大國際學生團隊奪冠代表臺灣出賽 (2025.05.05) 一年一度舉辦的霍特獎(Hult Prize)被譽為「學生界諾貝爾獎」,此項競賽旨在激勵全球青年具有社會企業家精神,匯聚青年力量來解決地球面臨最嚴峻的挑戰。霍特獎近日首度於臺南舉行「2025 臺灣賽」 |
 |
用AI協助兒童聽力檢測 以深度學習姿勢辨識技術提升準確性 (2025.05.05) 「Nature」網站日前發表了一項開創性的研究,該研究透過深度學習技術,來提升兒童行為聽力測驗的可行性與精確度。
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專用設計的兒童姿勢檢測數據集,該數據集收錄了大量來自兒童行為聽力測試的珍貴影像資料,細膩地記錄了各式典型的聽力測試動作 |
 |
翻轉認知退化迷思 使用科技有助維持腦力 (2025.05.04) 多年來,專家們提出「數位失智症」的潛在風險,認為智慧型手機、電腦和其他科技產品會導致記憶力、注意力和高階認知功能緩慢衰退。然而,一份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r)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卻翻轉了這種說法,認為積極使用數位工具的老年人更有可能維持其認知健康 |
 |
亞東醫院與華碩電腦合作以智慧穿戴打造健康監測新模式 (2025.04.30) 隨著數位醫療與精準健康管理的興起,智慧穿戴裝置正快速成為現代人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亞東醫院近日宣布與華碩電腦展開合作,將華碩的智慧穿戴設備導入臨床照護、個案管理與遠距醫療應用,攜手打造以預防醫學與個人化健康管理為核心的智慧健康照護生態系,邁向全民健康促進的新里程碑 |
 |
聯發科第一季營收表現亮眼 AI與Wi-Fi 7成主要成長動能 (2025.04.30) 聯發科技今日舉行2025年第一季線上法說會,公布營運成果並展望第二季。會中指出,第一季營收成長優於原先營運目標,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AI)及Wi-Fi 7相關產品組合的結構性提升,以及優於預期的市場需求,其中包含部分因應關稅不確定性的提前拉貨需求 |
 |
TWC聯盟推動基因定序科技 打造台灣精準醫療新引擎 (2025.04.25) 面對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居高不下的盛行率,台灣正面臨沉重的健康醫療挑戰與健保負擔。為解決此一難題,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基盟生技今(25)日共同舉辦「2025精準健康論壇」,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表示,本次論壇的三大精神在於公私協力、跨域合作及鎖定疾病項目 |
 |
Wi-Fi 6物聯網設備市場潛力強勁 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2025.04.25)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物聯網設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傳統無線網絡技術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最新一代Wi-Fi 6技術的出現,為物聯網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正在重塑智慧家庭、工業自動化和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 |
 |
異業結盟助力農業轉型升級 打造健康飲食新時代 (2025.04.23) 為因應市場變革與消費趨勢,農業部農糧署日前舉辦「掌握市場變革的關鍵趨勢:健康需求帶動產業升級」專題演講,邀集產官學界專家分享最新飲食趨勢及共同探討健康飲食市場的發展潛力,並如何藉由多元生態系網絡與策略聯盟合作,挖掘健康飲食市場潛力,以提升供應鏈韌性,推動產業永續發展 |
 |
美大學教授利用奈米氣泡提升乳品廢水處理效率 (2025.04.16) 美國南達科他州立大學(Sou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食品科學系的教授,正利用一種奈米氣泡技術,來協助乳品廠處理其廢水。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食品科學與技術趨勢》(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 |
 |
20年大數據揭示潛在危機 氣候劇變恐增中風風險 (2025.04.14)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劇烈,極端天氣事件如致命寒害、熱浪頻傳,2024年更被評為史上最熱的一年。在2012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指出,綜觀1990-2010年死亡原因,中風為第二大常見死因,而氣候條件是促使中風發生的重要影響因子 |
 |
TIMTOS展工具機能量 協助終端產業創新 (2025.04.11) 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 2025)」集結逾千家廠商使用6,100個攤位,於日前畫下完美句點。 |
 |
AIoT應用對電動車續航力的挑戰與發展 (2025.04.11) AIoT雖能提升電動車效能,但也帶來能源消耗的挑戰,特別是在自動駕駛等需大量運算的系統中。然而,AIoT在電池管理、路徑規劃、充電排程和剩餘電量預測等方面的應用,仍有助於提升能源效率和續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