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38167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2025年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 與 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 (2025.06.25)
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 (FOOD TAIPEI MEGA SHOWS)匯集「台北國際食品展 (FOOD TAIPEI)」、「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 (FOODTECH TAIPEI)」、「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 (BIO/PHARMATECH TAIWAN)」、「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 (TAIPEI PACK)」及「臺灣國際飯店暨餐飲設備用品展 (TAIWAN HORECA)」,5展同期於南港展覽1、2館展出
【Computex】信驊科技新一代晶片與巡檢相機 將驅動AI多元應用 (2025.05.21)
信驊科技今(21)日於甫登場的COMPUTEX 2025,除了發表新一代AST1800晶片,可望簡化未來伺服器設計與提升效能,並與旗下酷博樂以Eyes of AI為主軸,亮相下一代搭載新款晶片的Cupola360智慧巡檢相機RX2000
推動長期照護創新行動計畫 培育長照3.0健康AI人才 (2025.05.21)
因應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的重大挑戰,文化大學近日與台灣長照人才品管學會合作,共同推動「長期照護創新行動計畫」,致力培育符合長照3.0趨勢的健康AI專業人才。該計畫結合學術與實務資源,打造融合人文素養與科技應用的長照教育新模式,藉由AI與智慧輔具導入,發展個人化、預防導向的照護模式,提升服務品質
封裝技術推升AI運算效能 Deca與IBM合作打造北美MFIT生產基地 (2025.05.21)
在 2025 年的 COMPUTEX 展場,從 GPU、伺服器到 AI PC,無不圍繞著「運算力」展開激烈競爭。但越來越多產業觀察者注意到:推動這場效能革命的,不再只是晶片本身,而是背後的封裝技術
國科會擘劃次世代通訊產業 2027年自有衛星通訊將升空測試 (2025.05.21)
國科會今日舉行第15次委員會會後媒體說明會,會中聚焦台灣未來科技發展關鍵領域,提出「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草案」、「農業科技園區發展」,以及「智慧醫療成果與展望」等,擘劃未來台灣在通訊、農業及醫療科技領域的佈局
台積電攜手東華理工學院啟動半導體學程 培育新世代專才 (2025.05.21)
隨著全球半導體技術快速演進,國際競爭日趨熱烈,國立東華大學理工學院攜手台積電(TSMC),正式參與「台積電半導體學程」人才培育計畫,為東部地區的半導體教育注入新能量
【COMPUTEX】麗臺科技攜手新創團隊 以NVIDIA 技術推動數位孿生與AI應用 (2025.05.21)
COMPUTEX 2025盛大開幕,麗臺科技(Leadtek)重磅展出擁有強大算力的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和桌上型 AI 超級電腦NVIDIA DGX Spark。同時攜手多家新創團隊打造沉浸式展區,以AI創新應用,讓觀眾體驗NVIDIA Omniverse與AIDMS AI開發管理系統如何將 AI 從概念快速轉化為可實踐、可擴展的產業解決方案
[Computex] 明基佳世達展AI綜效 23家企業協作代理9大跨域應用 (2025.05.20)
明基佳世達集團今年以「AI WOW」為主題,再度參與2025年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共匯聚集團旗下23家企業的技術能量,以雙倍展位呈現「聯合艦隊綜效」的堅實實力,聚焦9大應用場域的智慧解決方案
[Computex] 經濟部開發攜手聯發科技、中華電信 加速AI無痛升級 (2025.05.20)
經濟部於今(20)日為COMPUTEX期間成立的科技研發主題館開幕,並匯聚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設研院等4大法人及網通廠商,展示30項創新技術與產業成果。 其中在B5G/6G領域
[Computex] USB的新角色:從數據傳輸到通用供電介面的搖身一變 (2025.05.20)
當今年輕的一代要找供電介面的時候,他們也許只會尋找USB Type-C的孔位,因為這可能是未來全球通用的供電介面。這個曾經主要用於數據傳輸的USB介面,正經歷一場顯著的轉變,要化身為全球電子設備的通用供電標準,甚至連USB介面開發協會都沒預期到會有這樣的發展
[Computex] Arm加速驅動AI從雲端到邊緣進化 (2025.05.20)
在COMPUTEX 2025 展會上,Arm 資深副總裁暨終端產品事業部總經理 Chris Bergey,以「雲端至邊緣:共築在 Arm 架構上的人工智慧發展」為題發表主題演講。Bergey 表示,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世界,Arm 與其合作夥伴持續在硬體與軟體層面推動創新,打造高效率、可擴展的運算平台
台積電領軍進駐 屏東打造半導體供應鏈專區 (2025.05.20)
國科會聯手屏東縣政府與台積電,共同推動在屏東科學園區設立「半導體供應鏈專區」,由台積電領銜並結合其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此舉為南臺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新里程碑
億仕登精密系統斥資千萬設廠 搶攻台灣精密製造市場 (2025.05.20)
新加坡億仕登控股集團(ISDN Holdings Group)看好台灣半導體、雷射光電與電動車等高精密產業的未來發展,於2024年在台成立子公司億仕登精密系統(ISDN Precision System),投資在台生產線性馬達、高精密龍門平台及客製化機電整合設計服務
[Computex] 研華攜手高通 加速推動AIoT邊緣智慧創新 (2025.05.19)
研華公司今(19)日於Computex展會前夕宣布,將與高通技術公司展開合作,攜手推動以AI驅動的物聯網(I oT)應用發展。藉由此次合作,研華將成為高通 IoT 生態系中的重要合作夥伴,進一步深入整合高通的尖端技術,於研華邊緣運算與AI平台,加速智慧解決方案於多元產業的落地應用
[COMPUTEX] 施耐德電機展AI-Ready解方 應對高密度算力挑戰 (2025.05.19)
當生成式 AI 正重塑全球運算基礎設施,隨著高功耗伺服器大量部署,讓資料中心在電力、散熱與永續營運上面臨全新挑戰。施耐德電機今(19)日於COMPUTEX 2025集結旗下多款 AI-Ready資料中心端到端解決方案
[Computex] 英特爾在台成立40週年 發表新款GPU產品 (2025.05.19)
英特爾於2025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發表一系列為專業使用者和開發者設計的新一代顯示晶片和AI加速器,包括:新的Intel Arc Pro B系列顯示晶片、Intel Gaudi 3 AI加速器、Intel AI Assistant Builder
新型高靈敏度低成本氫氣偵測技術亮相 性能顯著超越現有產品 (2025.05.19)
沙烏地阿拉伯一個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款具備高度靈敏度且成本效益的新型氫氣偵測裝置,實驗結果顯示,其性能表現優於目前市面上的商業氫氣偵測器。 綠氫作為一種透過再生能源電解水產生的能源載體,燃燒後僅生成水蒸氣和能量,因此被視為極具潛力的「潔淨」化石燃料替代方案
印度研究人員開發環保新技術 把廢水轉化為有價能源 (2025.05.19)
印度那加蘭大學(Nagaland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近日成功開發出一項創新的環保技術,能將廢水轉化為多種有價值的資源,包括潔淨的水、植物所需的養分、生質燃料以及沼氣
TMTS 2026回歸台中展演生態系 共創智慧製造新格局 (2025.05.18)
因「TMTS 2026台灣國際工具機展」即將於2026年3月25~28日盛大回歸台中辦理,主辦單位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近日特別舉辦展覽說明會,針對展覽整體規劃、生態系展出機制、新展館空間及報名程序進行完整介紹,並特別邀請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張?源出席,展現產官攜手推動產業升級與國際化的決心
烏克蘭新創公司運用AI無人機影像技術 打造精準2D/3D地形圖 (2025.05.18)
烏克蘭公司Farsight Vision運用人工智慧與無人機技術,成功開發出一套能將無人機影像資料轉換為高精度2D及3D地形圖的系統。 Farsight Vision的核心技術在於利用AI演算法自動化處理無人機所拍攝的照片與影片數據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ROHM推出高功率密度新型SiC模組 助力車載充電器OBC實現小型化
2 KSC XA輕觸開關提供聲音柔和的輕觸回饋,增強用戶體驗
3 Microchip推出面向邊緣人工智慧應用的新型高密度電源模組MCPF1412
4 Microchip發佈PIC16F17576 微控制器系列,簡化類比感測器設計
5 首款採用 DO-214AB 緊湊型封裝的 2kA 保護晶閘管
6 ROHM推出支援負電壓和高電壓的高精度電流檢測放大器
7 Bourns IsoMOV 混合保護器榮獲 IEC 61051-2 符合性認證, 並列入 UL 1449 認證名單
8 Microchip推出MEC175xB系列,為嵌入式控制器引入硬體量子抗性
9 意法半導體推出工業級加速計 其整合了邊緣 AI 與超低功耗技術,適用於免維護智慧感測應用
10 ST 推出內建唯一識別碼的新款序列式 EEPROM 對應產品辨識、追蹤與永續設計需求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